杜鹃花菌根

✍ dations ◷ 2025-04-04 22:18:44 #子囊菌门,杜鹃花科,真菌形态学与解剖学,土壤生物学,共生

杜鹃花菌根是一类和杜鹃花科植物共生的内生菌根真菌,杜鹃花科植物通常生活在北方针叶林、沼泽和石楠荒原等酸性贫脊的土壤,因此这种共生关系对杜鹃花科植物适应环境十分重要。经过分子钟技术推定这种共生关系大约起源于1.4亿年前。

杜鹃花科植物的是浅根性植物,根系分布很浅,根部没有根毛但有极细的发根(英语:hair root)能让杜鹃花菌根共生,菌根疏松的包附在根部的表皮细胞上后穿入皮层并在细胞间产生菌丝圈来将细胞紧紧包附,且通常只包裹住单个细胞,但并不穿入细胞膜。菌丝圈通常只能持续几周,不久后便会崩坏分解。

菌丝圈是真菌和植物用来交换养分的场所,菌根提供来自土壤的养分而植物提供光合作用的糖类。杜鹃花菌根具有产生酵素来分解复杂有机物的能力,这让一些菌根具有腐生能力,能取得有机上的营养,例如氮,这些矿物元素在杜鹃花科植物生长的环境是十分缺乏的。

目前对杜鹃花菌根主要的生理功能研究在于所分离下来的型态鉴定,原属于囊菌刚的柔膜菌目,但现在归类在 。除了外,目前可以培养子囊菌类的杜鹃花菌根有 (似), , 和 。DNA定序分析揭露了杜鹃花根系的真菌族群多样性,但有可能包含其他非菌根真菌、腐生菌或寄生菌。

除了子囊菌类外,亦有一些担子菌类锈革孔菌目的杜鹃花菌根,但无法培养

杜鹃花科植物广泛分布在全世界(除了南极洲以外),因此与其共生的菌根也广泛分部在全世界。然而,有少数杜鹃花科植物并没有和杜鹃花菌根共生,而是形成其他种类的菌根,包含manzanita ()、madrone ()和Monotropoidiae。 这些菌根的分布范围仍然不确定,因为找寻这些真菌的共生植物并不容易,例如 在南北半球都有分布,但目前并没有细分,目前有研究发现此类菌根有些的专一性不高,因此推测有些菌根据有较大的寄主范围。

杜鹃花菌根和多种作物及观赏植物产生共生关系,包含蓝莓、小红莓和杜鹃花属植物,能增加植物吸收营养的能力。

相关

  • 七国时代七国时代(英语:Heptarchy)是指5世纪至9世纪居住在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历史时代。七国包括肯特、诺森布里亚、东盎格利亚、麦西亚、埃塞克斯、萨塞克斯和威塞克斯。公元5
  • 亚历山德罗·伏特电池 甲烷 伏特 电势物理学亚历山德罗·朱塞佩·安东尼奥·阿纳斯塔西奥·伏打(意大利语: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1745年2月18日-1827年3月5日),意大利物理
  • 人口集中地区人口集中地区是日本国势调查中设定的统计意义上的地区。其英文名称为“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简称“DID”。其定义为市区町村区域内,人口密度在4000人/km2以上(平成2年
  • 彭佳屿彭佳屿,又名草莱屿、大峙山屿,当地渔民也称之为大屿,是台湾附属岛屿之一,也是台湾北方三岛中唯一有派员驻在的岛屿,行政上隶属于中华民国基隆市中正区管辖。彭佳屿距离台湾北部基
  • 半岛战争法兰西第一帝国215,000--375,000军队和平民死亡 25,000 游击队阵亡1810年12月--1814年5月: 35,630 死亡180,000--240,000 死亡半岛战争(1808年-1814年),西班牙称其为“独立战争
  • 蒲鲁士蒲鲁士(英语:William Nesbitt Brewster;1864年-1918年),号叟堂,美以美会在华传教士。1864年,蒲鲁士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888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毕业,获得神学博士学位。1889年,受美以
  • 七谷教堂坐标:39°01′59″N 125°40′30″E / 39.033°N 125.675°E / 39.033; 125.675 七谷教堂(朝鲜语:칠골교회/칠골敎會 Ch'ilgolgyohoe)位于朝鲜平壤市万景台区七谷洞的“光复大街
  • 第十二届马来西亚大选阿都拉·巴达威 国民阵线阿都拉·巴达威 国民阵线马来西亚第12届全国大选在2008年3月8日举行,是国会下议院及十二州(不包括砂拉越)立法议会的选举。根据马来西亚选举法,全国大选
  • 并发计算并发计算(英语:Concurrent computing,或译为并发处理、共时计算),是一种程序计算的形式,在系统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计算在同时运作,计算结果可能同时发生。用来实现并发系统(Concurre
  • 弱势群体弱势群体(英文:socially vulnerable groups),又称弱势社群或弱势族群,指的是社会上生活困难的弱者群体。例如低收入户者、双失青年、独居长者、性工作者、失业工人、上访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