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纪事本末

✍ dations ◷ 2025-02-23 14:27:14 #纪事本末体,中国通史性历史著作

《通鉴纪事本末》,南宋袁枢所撰,凡四十二卷。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共1300多年。文字全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只是撰写方式改易。取《通鉴》所记之事,区别门目,分类编排。专以记事为主,每一事详书始末,并自为标题,共记239事,另附录66事。开“纪事本末体”之先河。为了方便阅读,分为战国至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部分。

袁枢本无著书之意,惟读《通鉴》时,感到每件史事分散开,首尾难以稽考,为方便研读,便“因司马光《资治通鉴》,区别门目,以类排纂,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因此,南宋孝宗干道九年(1176年)成书于严州郡学。

此书与《通鉴》一样,具有强烈的正统立场。虽主要是抄录原文,但他所加的239个标题,采用了“平”、“据”、“灭”、“叛”、“乱”、“篡”等各式的褒贬词汇,充分表现他抱持着浓厚的正统观念。如两汉时,以刘氏为正统,褒扬汉室,力贬对汉室不利的事。

他只希望重整《通鉴》的结构,及方便读者检索和阅读,并不打算改动原文。因此,此书的内容都是抄录《通鉴》原文,他只是加上标题,不擅加一字。

由于《通鉴》记“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史事,而此书与其为本,所以内容也自然以政治和军事为主,其它事一概不录。在239个主题中,绝大部分是关于政治和军事,关于经济的则只有唐的《奸臣聚敛》和《两税之弊》,文化方面更是完全欠缺。

此书重视乱世历史,如两汉时只有43个标题,但魏晋时竟有103个标题,几乎占全书标题数量的一半,可见袁枢侧重分裂时期历史的意向。而以朝代论,则注意“兴”、“衰”史。因此,此书中各朝代的分量都是“两头大,中间小”,与《通鉴》“穷探治乱之迹”的宗旨一致。

朱熹另据《资治通鉴》编《通鉴纲目》,以蜀汉为正统。

《通鉴纪事本末》史学地位崇高。袁枢编此书,旨在使君主容易阅读,发扬司马光《通鉴》“有资于治道”的精神,同时代的吕祖谦亦称他:“掇其体之大者,区别终始,使司马公之微旨,自是可考。躬其难而遗学者易。”因此,宋孝宗阅读后,也赐给太子及统帅,更赞曰:“治道尽在是矣!”

“纪事本末体”的创立,对于重大事件有明确的标题,又依时间先后叙述,内容扼要,免去纪传体的重复及编年体的支离破碎,省去读者检索的时间,对史料的整辑排比更有不少功劳。因此,此体裁与“纪传体”、“编年体”鼎足而三,成为后世史家不可偏废的成法。

朱熹称此书:“其部居门,始终离合之间,又皆曲有微意。”、“错综温公(司马光)之书,乃国语之流”而《四库全书总目》更言:“经纬明晰,节目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遂使纪传、编年贯通为一,前古之所未有也。”梁启超纵使不欣赏他,但却言“善抄书者,可以为史学”,他认为“纪事本末体”最优,最符合其所谓“新史学”的理想。因此,他的史学地位,不在于发现新史料,也不在史识的高明,而在开创新的编写史书方法。

自“纪事本末体”创立之后,后人不断仿作。在南宋至明清为止,比较著名又流传后世的纪事本末史著就不下几十部,成为一个独立的史学体系,期间更发展为“朝代纪事本末”与“专史纪事本末”两类。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和清来保《平定金川方略》皆为两者的例子。

但纪事本末也有不少缺点。钱穆指出:

总结,此书的面世,是中国历史编纂上的创举,开创了与纪传体、编年体鼎足而三的纪事本末体。因此,此书有着重要的史学地位。

相关

  • 交通交通指所有透过器具(火车、汽车、摩托车、船、飞机等)、或仅靠人力进行的人流、客流和货流的交流运输,但广义解释也包含邮递、电信等人际资讯方面的交流。该词的现代释义取自于
  •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德语:Albrecht Dürer,1471年5月21日-1528年4月6日)德国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及艺术理论家。他在二十多岁时高水准的木刻版
  • 乌梢蛇乌梢蛇(学名:Zaocys dhumnades)又名過山刀,是蛇亚目游蛇科乌梢蛇属下的一种无毒蛇类,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 山河狸科山河狸(学名:Aplodontia rufa)是一种生活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山地的啮齿类动物,山河狸科(Aplodontiidae)中现存唯一的一种,可能是最原始的一种啮齿动物。山河狸喜欢凉爽潮湿的环境,善
  • 大陆军大陆军(英语:Continental Army)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英属北美殖民地军事力量,于1775年6月14日根据第二次大陆议会的决议建立,使美国独立运动有了革命武力对抗英国军队。在整个战争
  • 赫伯特·斯潘塞·加塞赫伯特·斯潘塞·加塞(Herbert Spencer Gasser,1888年7月5日-1963年5月11日)是一位美国生理学家,于1944年因为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01年:贝
  • 朝鲜劳动党出版社朝鲜劳动党出版社是北朝鲜执政党朝鲜劳动党辖下的出版社。该出版社专门负责出版劳动党指导下的党史外,还有金日成和金正日的著作,以及有关主体思想的书籍。这出版社的总部在首
  • 夏克刀登夏克刀登(1898年-1960年),四川德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X诗社X诗社,也被称为X集团、X小组,是指1963年,几位北京的热爱文学的青年(包括一些高干子弟)组织的一个文学社团,互相交流作品、感想,X表示很多含义,包括未知数、十字架、十字街头,乃至“探
  • 陈蕴博陈蕴博(1935年1月-),上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材料及材料加工领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