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

✍ dations ◷ 2025-05-17 06:36:21 #布施
布施(梵语:Dāna),或写作佈施(布为佈的古字),又称为檀那、布施波罗蜜。源自婆罗门教传统,古印度人相信布施穷困会获福无量,每逢节庆王室都会行布施。佛教认同布施行为,并将其列入菩萨六度之一,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式。以福利施与人,以财施、法施、无畏施为主,也就是施与财物、饮食乃至佛法为本义。意即为了帮助一切众生,将自己所拥有的财物或法给予众生。菩萨道的修行,从实践“布施”开始,“布施”之实践除了可以去除“悭贪”习性外,还能长养慈悲心,并且累积修道所需的福德资粮。布施被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共同列入菩萨行波罗密之一。布施的繁体“佈施”古字就写作“布施”。布为散布,施为施舍,字面意义为散布钱财、施舍贫困,后被佛教借用翻译。在巴利三藏增支部5:36《适时布施经》(Kāladāna Sutta)当中,提到布施对象:客人、旅客、病人、受饥荒者、持戒者。相应部1:42《施何经》(Kiṃdada Sutta)当中也提及布施范围:食物、衣服、交通工具、灯烛、知识、佛法等。布施波罗蜜(dān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舍思,是愿舍弃自己本身和所拥有的身外物给他人的舍思。(思的巴利文是cetanā,是一个心所法,业力即是由它产生。)一、它的相是舍弃。二、作用是消灭对布施之物的执著。三、现起是呈现在修行者心中的不执著,或是获得财富与投生至善界。四、近因是可供布施之物,因为只有它存在时,布施才可能发生。修布施和修四念处不同,修四念处进步时会更清楚觉知当下五蕴的无常、苦、无我三共相,修布施时应该发愿不应该思惟五蕴的无常、苦、无我三共相。当施者发愿欲成为快乐的人或天神时,其布施是下等的;发愿证悟弟子菩提或辟支菩提时,其布施是为中等;发愿欲证得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觉时,其布施是为上等。菩萨是为一切智布施。 所有的菩萨都会为一切智布施妻子 ,《本生经》记载释迦牟尼前世还是菩萨未成佛时思考一切智比妻子儿女更重要然后将妻子儿女布施给化为婆罗门的帝释。当有人向菩萨讨他的孩子、妻子、奴仆等时,菩萨首先会向他的孩子、妻子等解释所建议的布施,只有在他们同意时,菩萨才把这些乐于帮他圆满波罗蜜的人送给他人。但是若知道向他讨取的是非人(例如夜叉、阿修罗等),那菩萨就不会行此布施。同样地,菩萨绝不会把国家送给为人民带来危害与痛苦的人,而只送给会正当地保护人民的有德之士。《律藏‧附随篇》里提及五种一般人认为有功德的布施,但是事实上却是有害而无功德之恶施。它们是:一、布施酒与麻醉品;二、办戏场;三、提供妓女给想要享受性交之人;四、把公牛放进母牛群中去交配;五、画或布施春宫图。在大乘佛经中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及无畏布施,其中以法布施最殊胜、无畏布施最高上。虽然法布施最为殊胜,但还是应以财布施为基础,财布施可以量力而为,但若一毛不拔者,表示此人“悭贪”习性仍然深重,虽有能力行法布施,还是得回头补修财布施,“布施度”方有圆满之可能。无畏布施代表已舍弃一切、无执著、无我了。佛教对布施的分类也比较多,如内物施和外物施,亲手施和非亲手施,有罪施和无罪施,如法施和不如法施,欢喜施和中舍施,智相应施和智不相应施,轮转依止施和非轮转依止施,个人施和僧团施,饮食施、衣物施、住所施或医药施。修养自性,布施善德,称为种福田。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谓佛法僧。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畜牲、恶鬼等。如来世尊兼具“报恩田与功德田”二种田。行布施前,需要有前行发心,即明了要把自己所有的东西给其他众生的目的,乃是为了令自他一切有情众生皆能于未来成佛的缘故,因而发菩提心。真正行布施时,即正行的时候,必须要没有人我执与法我执。也就是在没有“我”及“我的”是真实存在的心念下行布施。世人行施心希果报,是为着相;菩萨行施了达三轮(施者、受者、所施物)体空(虚妄),能不住于相、不希果报名闻等而行施者。”可以而结行是指在行布施之后,为了令自他一切有情众生皆能于未来成佛,而将此布施的功德回向发愿给一切众生。具足此三法的布施才称为布施波罗蜜。一般而言,将财物施舍给贫困的人时,若行布施前没有发菩提心,布施时没有顺便引导众生迈向佛道,行布施后也没有将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样虽然也有大利益,但不能成为成佛之因,所以不称为布施波罗蜜。佛经中常说布施的果报就是未来世得到富裕,如《佛说罪福报应经》中云:“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 经中也常提到作不同的布施会得到不同的果报,譬如供花或施衣的果报是会长得端正庄严。布施饮食的果报是身体强壮有力气。 另外月灯三昧经云布施十种利益: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道之初门。菩萨行能此者,则获十种利益也:佛陀于过去世,为利益惠施众生故,甚至做到以身布施〈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无论众生跟佛要什么,佛都能施予众生。出家众主要行无畏布施、法施。在经典中,佛并没有要出家众行广大的财物布施。 在家众主要行财布施,将钱财或物品布施给众生,或用以供养三宝,譬如到寺院去奉献香火钱或直接以金钱衣物供养法师等,佛家以施主称之,又称名檀那主、檀越主。

相关

  • 子宫环宫内节育器(英文名:Intra-uterine device,简称IUD),俗称子宫环、节育环、避孕环。是置于子宫内的避孕装置,因最早装置为圆形,也称为子宫环、节育环、避孕环。现今一般为T形,由医生或
  • 边音边音(英语:lateral consonant,古汉语:半舌音)是发音方法的一种。发音时,口腔的气流通路的中间被阻塞,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过。中古汉语的来母,普通话的l都是边音。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
  • 旅行文学旅行文学,或称纪行,是文学体裁,属于散文。一般而言,旅行文学是旅人的旅游记录,所录包括途中见闻、政治、社会、风土、景物云云,亦表达思想感情。
  • 高尔夫球高尔夫,又称高球,高尔夫球,歌尔夫球,高而富球,俗称小白球,是一种室外体育运动。个人或团体球员以高尔夫球杆将一颗小球打进球洞,使用杆数较少者获胜。大部分的比赛有九洞或十八洞。
  • 快速动眼期快速动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是动物睡眠的一个阶段,又称快速动眼睡眠。在此阶段时眼球会快速移动,同时身体肌肉放松。快速眼动睡眠也被称作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 PS
  • 爱尔福特爱尔福特(德语:Erfurt),又译埃尔福特,是德国中部的一个城市。它是图林根州的首府,并是一个有196,500人口的制造业中心。爱尔福特东北100公里是莱比锡,向西113公里是卡塞尔和向西北1
  • 男孩别哭《男孩不哭》(英语:Boys Don't Cry)是一部1999年的美国独立电影,导演是Kimberly Peirce,剧本由导演和Andy Bienen共同撰写。这部电影是根据布兰登·蒂纳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的,布兰
  • 四色视觉四色视觉(英语:Tetrachromacy)是指生物体拥有四种独立的感光通道,或指眼球中有四种感色的视锥细胞(较人类多出感应紫外线的锥状细胞),大部分鸟类具有此种特征。一般人类所绘制出的
  • 葛根汤葛根汤记于伤寒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属解表剂。有发汗解毒,升津舒筋之功用。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
  • 国际军事法庭军事法庭(英语:Court-martial,简称CM),亦可译为军事法院、军法审判、军法裁判、军法会议、军法处置等,是依照军法(英语:Military justice)审判关于军队等军事组织的犯罪或者在军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