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边缘政策
✍ dations ◷ 2025-04-25 14:25:16 #边缘政策
边缘政策(英语:Brinkmanship)是指在冷战时期用来形容一个近乎要发动战争的情况,也就是到达战争边缘,从而说服对方屈服的一种战略术语。边缘政策是一种被视为有效的政策,因为它能确保任何一方的冲突,例如核战争,都可以相互保证毁灭的前提下进行,充当着以"核"来威慑双方保持克制的"接收端"。可是在冷战时期,这项政策最终还是恶化了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边缘政策这项术语是由时任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率先引用的,主要是指透过军事来把事情推往战争的边缘,以说服其他国家服从我方的政治要求。在1952年,杜勒斯在《生活杂志》接受访问时把边缘政策定义为"把事情推到它的边缘而没有演化为战争的能力是必要的艺术。" 在冷战时期,边缘政策被美国政府充分地利用来追使苏联让步,尤其在军事和政治上具为显著。在冷战的观点中,被西方社会(美国为主)和苏联所使用,使对方阵营退缩的恐惧战术和恐吓策略都涉及着边缘政策的概念。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往往都把险情推到最危险的极限,从而在国际政治和外交政策问题上迫使对方让步。不过,在行使这个政策的过程中只要一有不慎,双方都面临着灾难性的后果。作为核武器的拥有国,在以核武器为皇牌的前提下,这两大阵营武装上的冲突很容易会演化为核战争,因为核的威胁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难以控制的。因此双方也因顾虑核战争和大规模报复(英语:Massive retaliation)对自身的威胁,只好用更多的力量作出反应,间接演变成核军备竞赛这种投放大量资源去增加核武的数量和质量的行动。这种战术的原则是双方都主张不会向对方屈服,然而双方都知道最终总要有一方要稍作让步,因为如果双方都坚持决不让步,所带来的结果对双方都不会带来好处,但问题是双方都担心率先屈服的是否会视为较弱的一方。虽然如此,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双方都宣称他们会维护自己的人民,邻国或其盟国的利益,所以实行边缘政策的风险也降低了一定的程度。基于要任何一方让步会十分困难,为求避免相互保证毁灭(MAD)的实行,唯一办法就是双方达成妥协。
相关
- 工作流程工作流(Workflow),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工作流建模,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表达并对
- Council of Europe欧洲委员会(英语:Council of Europe,法语:Conseil de l'Europe)是由爱尔兰、比利时、丹麦、法国、荷兰、卢森堡、挪威、瑞典、意大利和英国通过1949年5月5日在伦敦签订《欧洲委员
- 全民健保全民健康保险,一般简称为“全民健保”或“健保”,是一种强制性保险的福利政策,法源是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所实施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为增进全体国民健康,中华民国于19
- 小贾斯汀贾斯汀·德鲁·比伯(英语:Justin Drew Bieber,/ˈbiːbər/;1994年3月1日-),是一名加拿大歌手及词曲作家。2008年,他在YouTube上翻唱歌曲的影片被星探发掘后与RBMG唱片(英语:RBMG Reco
- 囡囡女儿,是家庭中的成员,由父母所生的子女中的女性孩子,当然女儿也可能是继女,即是配偶与前妻、前夫或其他人所生的女儿。一些父权社会中,女儿(尤其是已婚的)没有继承权,在出嫁后会被视
- 循环性精神病循环性情感症(Cyclothymia)是情感障碍之一、躁郁症的一种形式。在极性病谱中有定义此症。具体而言,此疾患属于较轻微形式的第二型双极性疾患,伴随着时常在欢欣鼓舞与低落沮丧之
- 仲夏仲夏节是夏至来临时的庆祝活动,在北欧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仲夏节在挪威、丹麦、芬兰及瑞典都是公众假期。仲夏节是欧洲北部地区居民的重要传统节庆活动,在东欧、中欧、英国、爱
- 脑部大出血颅内出血(ICH)是头部颅骨内出血。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血液或血块压迫到脑神经造成脑神经坏死。颅内出血包含:脑室内出血(英语:intraventricular bleed)和脑实质性出血(英语:intraparenc
- 林妈利林妈利(1938年5月30日-),是一位台湾医师。她长期任职于马偕医院,并任教于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与台北医学大学医学院,同时也是马偕纪念医院医学研究部输血医学暨分子人类学研究室教
- 克恩克恩县(英语:Kern County)是一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央谷地南部的县份。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克恩县共有人口839,631人,其中白人占61.6%、非裔美国人占6.02%、亚裔美国人占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