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赫伯特·乔治·威尔士
✍ dations ◷ 2025-04-03 19:18:23 #赫伯特·乔治·威尔士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英语:Herbert George Wells,1866年9月21日-1946年8月13日),通称H·G·威尔斯(H. G. Wells),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创作的科幻小说对该领域影响深远,如“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反乌托邦”等都是20世纪科幻小说中的主流话题,科幻作家布里安·阿尔迪斯(Brian Aldiss)将威尔斯称作“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威尔斯1866年出生于肯特郡的布朗利一个贫寒的家庭。父母都做过仆人。父亲约瑟夫曾经是职业板球运动员,后来经营一家五金店铺。母亲尼尔则一直给有钱人家做仆人。1880年,由于父亲的店铺倒闭,威尔斯只好辍学到温泽的一家布店做学徒。但是他在这里的工作没有获得店主的满意,1个月以后他就不得已而离开,到萨默塞特郡当了很短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来还在苏塞克斯郡的一个小镇上给一个药剂师当助手。1881年4月,他又来到朴次茅斯的一个布店作了两年学徒。令人无法忍受的学徒生活迫使他最终离去,在苏塞克斯郡的一家文法学校得到一个助教职位。1884年他得到助学金(每星期一个基尼),进入了英国皇家科学院的前身堪津顿科学师范学校。他在这里学习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和生物学。其中他的生物学老师是著名的进化论科学家托马斯·赫胥黎,他后来的科幻小说写作受赫胥黎的进化论思想影响很大。1890年他以动物学的优异成绩获得了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理学学士学位。从1891年到1893年在伦敦大学函授学院教授生物学。从1891年开始,威尔斯为一些报刊撰写文章。1893年患上了肺出血,休养期间,开始写作短篇小说、散文和评论,同时也开始了科普创作,例如在《百万年的人》(The Man of the Year Million)中他大胆设想在自然选择影响下未来人类的形象,巨大的眼睛,细长的手。随后《全国观察家》发表了威尔斯关于时间旅行的设想的连载文章,后来在1895年把这些文章改为《时间机器》的小说发行。此书的出版引起轰动,也奠定了他作为科幻小说作家的声誉。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莫洛博士岛》、《隐身人》、《世界大战》、《神的食物》等科幻小说,还写了大量的论文和长篇小说。20世纪以后,除了科幻小说以外,威尔斯还从幽默小说《爱情和鲁雅轩》开始,创作了一系列以《托诺-邦盖(英语:Tono-Bungay)》为代表的反映英国中下层社会的写实小说,但是知名度不如他所写的科幻小说。少年时学徒的经历,使威尔斯形成了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并且始终贯穿于他的一生。他接受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他自称“从学生时代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科幻小说创作,也是他试图通过教育和科学技术改造社会的一种尝试和努力。但是他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而是热衷于改良主义,他称自己是一个“保守的社会主义者”。他不赞成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但是认为有必要消灭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无政府状态。1903年,威尔斯成为标榜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团体费边社社员。对于费边社温和的、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他仍然认为有些过于激进。而他对年轻成员的影响和个人领袖欲的膨胀,使他和费边社的领导成员肖伯纳等发生不合,最后退出了这个组织。他的长篇小说《安·维尼罗卡(英语:Ann Veronica)》和《新马基雅弗利(英语:The New Machiavelli)》反映的就是他在这段时期的生活经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用了1年时间完成了100多万字的《世界史纲》,这本著作展现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一面。威尔斯还在1920年和1934年访问苏联,受到了列宁和斯大林的接见。他虽然不大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仍然作了比较真实的报道。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1920年代以后,威尔斯转向政论性小说创作,借科幻小说的形式,来宣传他的改革理想,但整体上被认为缺乏艺术特色。他晚年的作品转向了灵魂、宗教、道德等方面。1946年威尔斯在伦敦去世。威尔斯善于把科学知识通俗化,并通过小说将其突出出来,正是这种才能使他的科幻小说深受读者欢迎。他的科幻小说常常具有讽刺性,而显现威尔斯一贯的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意识,而且这也成为了威尔斯独特的写作风格。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以软科幻为主,主要描写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以及这些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政治冲突也就成为了他的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的作品也展现了未来科技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在他的作品中科技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便利,也同时产生反作用,他认为科学并不一定是人类的伙伴。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外星人入侵,社会暴政、战争、人种变异、太阳消亡。威尔斯的创作方法对当时及后世英国和世界科学幻想小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他的《当睡者醒来时(英语:The Sleeper Awakes)》开创了科幻小说中重要的一支血脉:“反乌托邦”小说。后来俄罗斯(苏联)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英国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还有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都继承了这一传统。他在许多小说中对“大脑袋”的外星人的描述成了科幻小说中历来对外星人的“标准形象”。他的科幻小说也遭到了一些科幻小说家的批评,他们认为应该把更多的信念放在人类的灵魂和精神之上。威尔斯曾被提名1921年、1932年、1935年和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2009年9月,Google网站特意在其首页标志换上飞碟图案及一组指向《世界大战》中外星人登陆地点的经纬度座标,以纪念威尔士143岁冥诞。
相关
- 贝赛特氏症贝赛特氏症(Behçet / Behçet's disease),或称贝歇氏病 (Behçet's syndrome)、白赛病 (Morbus Behçet)、贝赛特氏症候群 (Behçet-Adamantiades syndrome),或贝赛特氏综合症,
- 原电池br /smallspan style=font-weight:normal;/span<原电池(英语:Primary cell),又称一次电池,是化学电池的一种,以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而提供电力。一次电池只可放电一次,当内里的化学物质全部起了化学作用后便不能再能提供电能,也不能将
- 约翰福音《约翰福音》(希腊语:Κατὰ Ἰωάννην;天主教汉译作《若望福音》),是《新约圣经》正典的第四部福音,共21章,是四福音书中最迟写成。本书中记载的耶稣言行有许多未记录在其
- 智慧齿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
- 日蚀日食(英语:Solar eclipse),又称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属于食的一种,只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
- 古br /新br /世古新世(英语:Paleocene)是地质时代中古近纪(英语:Paleogene)的第一个主要时期,大约开始于6550万年前,终于5600万年前,介于中生代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strichtian)与始新世(Eocene)
- 中华民国国家标准中华民国国家标准(英语: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缩写CNS)是中华民国实施的国家标准,旧名中国国家标准(英语: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s,缩写CNS),1935年由经济
- 梅肯县梅肯县(Macon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西部的一个县。面积1,051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4,074人,2005年人口为13,745人。县治欧格绍普 (Oglethorpe)
- 民视新闻民视新闻台(英语:FTV News Channel)是民间全民电视公司旗下的新闻频道。于1997年5月5日开播,开播时间比民视无线台还早。民视新闻台最早定频在有线电视第4频道,2003年开始采用非
- 留学生留学,旧称留洋,一般是指一个人出国或出境接受各类教育,时间可以为短期或长期(从几个星期到几年)。这些人被称为“留学生”。 另外,美国等国家组织的一类海外短期的交换学生计划,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