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曹安邦
✍ dations ◷ 2025-10-20 17:38:02 #曹安邦
曹安邦(英语:Paul O. P. Ts'o,1929年7月17日-2009年12月2日),中华民国生物学家,专长于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以及癌症诊断与治疗。曹安邦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先后于1949年获得岭南大学理学士、1951年获得密歇根州立大学硕士以及1955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之后曹安邦长年在美国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曾经担任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员和资深研究员(1955-1962)、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1962-1967)、教授(1967-1996)和生物物理组主任(1973-1992) 。1972年7月时,他获选成为第九届中央研究院院士生命科学组成员。2009年12月2日曹安邦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逝世,享年81岁。
相关
- 单克隆抗体药物单克隆抗体治疗是一种使用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的免疫治疗,这个抗体可以单一且特异地(英语:monospecific antibody)结合某些细胞或蛋白质。这类治疗的主要目的在
- 核仁核仁(nucleolus,复数形式为 nucleoli)是真核细胞细胞核中的一种结构,通过电子显微镜乃至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核中的核仁呈均匀的球状。核仁是核糖体RNA(rRNA)转录及加工、核
- 核糖酶核酶(英语:ribozyme,又译核糖酶),又称核酸类酶、酶RNA、类酶RNA,是具有催化特定生物化学反应的功能的RNA分子,类似于蛋白质中的酶。在核酶的发现之前,酶,其被定义为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Fe(Csub5/subHsub4/subP(Csub6/subHsub5/su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常简写为“dppf”,是一种常用取代膦,也是有机金属化学中的常用配体。dppf在其骨架中含有一个铁原子并与另两个桥联二苯基膦密切相连,如 1,1-双(二苯基膦)
- apoptosis细胞凋亡(英语:apoptosis,源自希腊语:απόπτωσις,有“堕落、死亡”之意),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对于细胞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施的。细胞凋亡一般由生理或
- 重男轻女重男轻女是一种认为男女不平等的观念,认为男性各方面皆较女性重要,导致女性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经常因为要迁就男性而牺牲。这种观念常见于父权社会,常伴随着男尊女卑和性别
- 武汉市 (1949–1954)武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撤销的直辖市。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5月武汉战役期间,解放军于16和17日接管武汉三镇。22日,成立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依
- 张穆张穆(1805年-1849年),名瀛暹,字诵风,一字硕州,号石舟,山西平定人。祖父张佩芳,官寿州、泗州知州,曾纂修《歙县志》、《黄山志》。父张敦颐官殿试收掌官。生于嘉庆十年(1805年),十一岁丧母
- 山上花园水道博物馆坐标:23°06′05″N 120°21′34″E / 23.1014350°N 120.3594043°E / 23.1014350; 120.3594043原台南水道,为日治时期大正元年(1912年)兴建的自来水供应设施,提供台南市街、安
- 丰臣秀赖丰臣秀赖(1593年8月29日-1615年6月4日),丰臣秀吉之子,侧室淀殿(淀夫人)所生,幼名拾丸。娶德川秀忠之女千姬为妻,但和侧室之间生有国松与天秀尼,官至从一位右大臣,丰臣政权的第三代家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