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调节

✍ dations ◷ 2024-12-23 00:01:55 #人体稳态,动物生理学,传热,医用数学

体温调节(thermoregulation),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和外在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和器官活动的改变使人体体温维持恒定的过程。

人体的体温是恒定的,其内在温度约维持在37℃左右,也就是所谓核心温度(core body temperature),通常指人体的直肠温度,位于人体的内部中心,绕着脏器,其外围就是体壁与皮肤。

体温若高到41~42℃(如:剧烈运动、发烧)时,体内许多蛋白质分子(尤以酵素分子对生命非常重要)会很快地分解,而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却需要在恒定的温度下才能顺利地进行,酵素是代谢过程的重要催化剂,没有了酵素,细胞也就无法进行代谢作用。

内温动物(旧称恒温动物),通常是指鸟类和哺乳类,它们的下视丘内有体温调节中枢,具有自行调节体温的功能,通常体表具有良好的保温构造,例如:羽毛、毛发。

内温动物在天气炎热或激烈运动时,皮肤的血管会扩张,使血液量增加,加速体热在体表散失,食欲也同时减少,以减少热量产生。有时,内温动物的汗腺分泌量增加促使体热快速散失。另外,呼气、排泄及排遗也可散失一部分的体热。

内温动物在天气寒冷时,皮肤的血管会收缩,使血液量减少,抑制体热在体表散失的速度,食欲也同时增加,配合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的量增加,加速细胞的呼吸作用,以加速热量产生。有时,内温动物的肌肉会不自主地颤抖,皮肤表层产生“鸡皮疙瘩”,以增加体热。

外温动物(旧称变温动物),通常是指鱼类、两生类和爬虫类等动物,由于缺乏体温调节中枢,无法自行调节体温,因此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改变而有明显的变动。

外温动物在环境温度大幅改变时,会更换栖息地或休眠的外在行为协助体温不至于变化过大,例如:天气炽热时,它们会躲在阴凉处避免体温过高;天气寒冷时,它们会外出晒太阳,以获取热量。

植物的体温过高时,叶绿素会被破坏而成白色,即“叶片白化”。因此植物也须进行体温调节。

植物可借由蒸散作用将过多的体热带走,叶片的角质层可以反射阳光,以减少热的吸收。

相关

  • 罗汉松罗汉松(学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是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的一种,又名罗汉杉、长青罗汉杉、土杉、金钱松、仙柏、罗汉柏、江南柏。常绿乔木,可高达18米,通常会修剪以保持低矮,
  • 氯化铝氯化铝,或三氯化铝,化学式为AlCl3,是氯和铝的化合物。氯化铝熔点、沸点都很低,且会升华,为有离子性的共价化合物。熔化的氯化铝不易导电,和大多数含卤素离子的盐类(如氯化钠)不同。A
  • 俄罗斯卢布卢布(俄语:рубль,rublʹ;复数рубли́,rubli;符号:₽;ISO代码:RUB)是俄罗斯联邦的法定货币,由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发行。它也是阿布哈兹、南奥塞梯、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
  • 蒂塞利乌斯阿尔内·威廉·考林·蒂塞利乌斯(瑞典语:Arne Wilhelm Kaurin Tiselius,1902年8月10日-1971年10月29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瑞典化学家,194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71年逝世于乌普萨拉
  • 住房问题中国住房问题与中国的土地问题交织在一起,而自198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由农村移居城市。至2010年代,六成人口居住于城市之中。在这一背景下,住房问题成为
  • 地质学时间表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通常在地质学和考古学中使用。地质年代共分为六个时间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是宙/元(eon)、代(era)、纪(period)、世(epoch)、期(age)、时 (chron
  • RGB三原色光模式(RGB color model),又称RGB颜色模型或红绿蓝颜色模型,是一种加色模型,将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的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以合成产生各种色彩光。RGB颜色模型的
  • 敕书敕书今简作敕(异体字简称:敕、敕、饬)是君主制国家的一种文件。敕书是中国皇帝行文予朝臣的诏书(敕书是诏书的一种,敕书不等于诏书)。敕书在南北朝起才专指皇帝写给臣僚的诏书,其实
  • 排卵期排卵(英语:Ovulation)是女性卵巢内的卵泡破裂,释放次级卵母细胞的过程,这个卵母细胞会离开卵巢,由输卵管进入子宫,是女性月经周期的一部分。在排卵后的黄体期,卵子准备好可以和精子
  • 城步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城步县)是湖南省邵阳市下辖的自治县,是中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湖南西南边陲、邵阳市西南部,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城步县辖区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总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