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神

✍ dations ◷ 2025-11-26 14:02:07 #伽蓝神

伽蓝神,又称为伽蓝菩萨,是佛寺(伽蓝)的守护神,相当于道教的“境主神”,也是佛教护法。专责保卫寺院辖区,以及四众弟子。

伽蓝菩萨系原本指记载于《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的十八位护法伽蓝圣众:“护僧伽蓝神斯有十八人各各有别名。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巧妙。五名叹美。六名广妙。七名雷音。八名狮音。九名妙美。十名梵响。十一名人音。十二名佛奴。十三名叹德。十四名广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彻听。十七名彻视。十八名遍观”等十八名护法天神。

后来祗园精舍的三位功臣──拘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梵名:Prasenajit,巴利名:Pasenadi)、祗陀太子,及给孤独长者(Anathapindik,又名Sudatta〔须达多〕,意为“善授”)因为捐赠“祗树给孤独园”给释迦牟尼佛,于是也被列入伽蓝圣众之列,使伽蓝圣众增至二十一位。

中国唐宋时,禅宗道场已有供奉伽蓝菩萨的风俗。《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又云:“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即是分任守护也。”时至今日,佛教道场每日的早晚课诵中,都会诵《伽蓝赞》:“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以感恩伽蓝菩萨护法的功德。也有人会把伽蓝菩萨印在佛教书籍的末页,以此希望得到护法的护持。

然而,今天的中国佛教道场大都会将伽蓝菩萨塑造成关羽的造型,而非原本的二十一位伽蓝圣众。

查佛经并没有以关羽为伽蓝菩萨的记载,隋代以前,本来也无这种习俗。其由来,传说跟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有关。

传说智者大师在荆州的玉泉山寻觅建寺地点,晚上在山中入定时,关羽显现,愿助智者大师建寺。寺成之后,关羽又依止智者大师皈依受戒,成为佛弟子,并发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天台宗的寺院开始供奉关羽。

然而,以关羽一人取代原来的二十一位伽蓝菩萨,似非智者大师的本意。查《智者大师别传》卷四对此事的记载:“其夕云开月朗,见二人,并诸部从,威严如王,长者美髯而丰厚,少者冠帽而秀发,来前致敬!师问何来?曰予乃蜀前将军关羽,指少者曰:吾子平也。汉末纷乱,九州瓜裂,曹操不仁,孙权自保,予义臣蜀汉,期复帝室,时事相违,有志不遂,死有余烈。”“师即秉炉,授以五戒。”这些记载,都没提到智者大师要以关羽一人代替原来的二十一位伽蓝圣众。

不过,自天台宗寺院开了供奉关羽的先例后,各宗寺院争相效法,渐渐地,关羽被捧成伽蓝菩萨,跟韦驮菩萨并称,成为中国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在彩绘或塑造的《全堂佛像》可看到站立在韦驮菩萨像右边的关羽像),在佛道融合的庙宇中若设有三宝殿或观音殿,普遍殿前安有一左一右立姿的韦驮与关羽像。

后来更有把关羽的祭典日──农历五月十三日或者六月廿四日──当成伽蓝菩萨的圣诞。有部分佛寺还专门为此举行佛事以示纪念。更有甚者,少数佛寺还为关羽建了“关帝殿”(或称“伏魔殿”)。

跟一般其他宗教崇拜关羽的造法不同的地方是,作为伽蓝神的关羽必为立姿(独殿供奉则采坐姿),且习惯上造像上会多了一条绶带,无风自飘地绕着神像;但是绶带也并非必然,例如中台禅寺的关公塑像即无绶带。

汉地佛寺以关羽为伽蓝神,系一种佛教融合中国文化的现象,由汉族神祇守护佛寺,可见民间文化输往佛教、或是佛教欲接引(或谓拉拢)民间信仰之情形。佛教寺院尚有其他的伽蓝神:

相关

  • 艾奥瓦坐标:41°52′41″N 93°05′52″W / 41.8780025°N 93.097702°W / 41.8780025; -93.097702艾奥瓦州(英语:State of Iowa)是位于美国中西部大平原的一个州,首府为得梅因。20世纪
  • 武士阶级政权武家政权指的是日本历史上从平安时代后期至江户时代,由武家栋梁(日语:武家の棟梁)(军事贵族(日语:軍事貴族))为首的、能够实效支配地方社会的武士阶级,即所谓的“武家”所掌握的中央政
  • 五月太阳五月太阳(西班牙语:Sol de Mayo)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国徽之一,出现在两国的国旗上。这图案可追溯至1810年五月革命,但其根源可能早于革命出现。1818年阿根廷国旗上的五月太阳1830年
  • 白粉病白粉病(英文:Powdery mildew)为一种植物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是由不同种类的白粉病原菌所引起,植物受其感染之后,其叶片及枝条上会产生白色粉末状的斑点,因此白粉病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植
  • 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114号,座落在潘杨湖畔,是一所专门培养初中师资的全日制师范高等学校。学校于2000年6月并入河南大学。1908年4月,在北宋紫禁城南信陵
  • 彼得一世 (奥尔登堡)彼得·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Peter Friedrich Ludwig,1755年1月17日-1829年5月21日),1823年至1829年为奥尔登堡公爵,称彼得一世。就任公爵前为吕贝克助理主教和奥尔登堡摄政王。彼
  • 何良俊何良俊(1506年-1573年),字元朗,号柘湖。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正德元年(1506年)出生。与弟何良传皆有俊才之名气。嘉靖十一年(1532年),岁贡入国学,因用功过度,又屡试不中,四十岁左右患精神疾
  • 林秉汉林秉汉,又名兆奎,字伯昭,福建漳州府长泰县善化里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改浙江道御史,按粤东,值中使采珠,所在骚扰。秉汉疏列七宜罢,言极剀切
  • 化学游离法化学游离是一种用于质谱分析的电离技术。并于1966 年首次被Burnaby Munson 和 Frank H. Field提出 。化学游离法属于分子化学中气态离子的应用之一。反应的气体分子(例如:甲烷或氨气)经由电离形成反应离子,用于质谱分析。化学电离法的常见应用包含以下:阴性化学游离(NCI)、电荷交换化学电离、大气压力化学游离(APCI)和大气压力光学游离(APPI)。而化学电离法普遍应用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结构的定性与定量以及应用于生化分析中。其中,待分析样本必须是蒸气的形式,如果是在液态或固态的情
  • 小川真由美小川真由美(日语:小川 眞由美/おがわ まゆみ ,1939年12月11日-),原名写法为小川 真由美,女,日本演员。曾获得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电影旬报十佳奖最佳女配角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