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导弹

✍ dations ◷ 2025-08-10 19:00:24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或反坦克制导武器是一种被专门用来袭击并摧毁坦克或者其它装甲战斗车辆的制导导弹。坦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在战场之后,各种反坦克武器相继出笼,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与初期,主要的反坦克武器是反坦克炮,步兵可以使用的反坦克武器如反坦克步枪或者是手榴弹在穿甲效果上有限,或者是必须在近距离使用。反坦克地雷的使用限制也不少。使得步兵缺乏有效反装甲武器,而必须仰赖高炮口初速的反坦克炮才有办法抵销威胁。直到反坦克高爆弹出现之后,可由步兵携行的反坦克武器的研发才出现一道曙光。反坦克火箭以及反坦克榴弹提供步兵一种轻便,但是贯穿力可以威胁坦克的新武器,可是,他们在远距离使用上,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关系而影响命中率。到了朝鲜战争时期,反坦克火箭和轻型无后座力炮成为反装甲武器的另外一种主流,可是要解决解决有效距离的问题,需要引进其他的技术,改善反坦克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的偏差。解决的方式就是在火箭上融合可以修正飞行路径的制导系统,使得反坦克火箭可以消除或者是降低天候与环境产生的误差。第一种进入服役的反坦克导弹是法国于1955年推出,根据德国在二战时期设计的鲁尔X-4导弹(英语:Ruhrstahl X-4)为蓝本的SS.10反坦克导弹(英语:SS.10);由于微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攸关制导系统成败,因此在反坦克武器的研发上西方国家较苏联居先。但苏联在SS.10服役后也急起直追,在1958年研发出3M6熊蜂反坦克导弹(AT-1);让反坦克导弹真正受世人瞩目则是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陆军主动对以色列发动全面性反攻,面对高素质的以色列装甲部队,埃及军队使用了由苏联援助的AT-3反坦克导弹伏击了以色列举世闻名的装甲武力,重创以色列陆军,使得反坦克导弹声名大噪。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使用手动指挥至瞄准线制导(Manual Command to Line of Sight,MCLOS),首先由操作员以目视寻找目标,在确认要攻击的目标之后发射导弹,导弹飞行过程中需要操作员使用类似于操纵杆的设备来操舵导弹击中目标。其短处为操作人员必须受过很好的训练并且必须在导弹飞行时间里保持待在能持续观察目标的位置。这使得操作人员在操纵导弹时很容易遭到攻击。第一代的导弹如苏联AT-3火泥箱(Sagger)反坦克导弹和法国SS-10与SS-11导弹。第二代反坦克导弹针对前一代需要由操作员同时追踪目标与控制导弹,导致工作量过高的缺点进行改良。改良的方向是采用半自动指挥至瞄准线制导(Semi-Automatic Command to Line of Sight,SACLOS)来减轻操作的负担。操作员使用瞄准器标定目标之后,只要持续维持目标在瞄准线上,控制系统会根据发射装置,导弹以及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自动将修正讯号传送到导弹上,当导弹进入操作员的瞄准线范围之后,会继续保持直到命中为止`,这一类的导弹也要求操作员在导弹飞行过程中保持相对静止。这种制导方是类似乘波导引型态。第二代导弹较有名的包括美国的BGM-71陶式导弹与法国米兰反坦克导弹(Milan)。当前主流的反坦克导弹约于1980年代后逐渐出现,被称为第三代的反坦克导弹改良点为主动制导设计(“发射后不管”),制导手段包括使用光电成像、毫米波雷达(主要为W波段(英语:W band))等;待指定攻击目标后射手即可撤离,增加反甲组安全性;不过主动制导寻标器也存在较容易受目标的主动电子干扰给阻碍的缺点。美国的标枪导弹、德国的PARS 3 LR、以色列的长钉式导弹、中国的红箭-12、印度的毒蛇导弹以及瑞典的MBT LAW定义上属于第三代的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导弹武器的大小涵盖单兵肩射式、需要小队运输及开火的三脚架组装式以及架设在战车和战斗机上的导弹系统。

相关

  • 伽凡尼电池伽伐尼电池(Galvanic cell)或称伏打电池(Voltaic cell)是能提供电能的电化电池,伽伐尼电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为电能。此名称为了纪念路易吉·伽伐尼或亚历山大·伏打。
  • 验血血液检查(英语:Blood test),是指通过采血以获得受检者的血液,并利用其进行临床检查以获取受检者的健康状况。主要通过医检师进行检验。血液检查主要用于判断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的身
  • 直觉主义逻辑直觉主义逻辑或构造性逻辑是最初由阿兰德·海廷开发的为鲁伊兹·布劳威尔的数学直觉主义计划提供形式基础的符号逻辑。这个系统保持跨越生成导出命题的变换的证实性而不是真
  • 平行平行是一个几何学术语。在平面几何中,永远不会相交的多条直线,或者多个平面彼此互相平行。在欧几里得几何中,由平行公设,一个平面上的直线外指定一个点,就能指定出一条与它平行的
  • 哈金斯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英语:Charles Brenton Huggins,1901年9月22日-1997年1月12日),出生于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美国医学家与生理学家,主要研究前列腺癌。他发展以赫尔蒙控制癌细
  • 万力虎钳,又称万力、台钳,是一个将工作物夹住方便加工的工具,工作物本身在加工时还可以改变施加的压力和固定。虎钳应用的是螺旋机制。水平式虎钳,固定在工作桌上,无法随时取下,用螺栓
  •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是清华大学下属的交叉信息科学研究实体,由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教授领衔。其前身是同样由姚期智教授领导的,后成为交叉信息研究院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计算
  • 孟买大学孟买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Mumbai,亦作University of Bombay、Bombay University;马拉地语:मुंबई विद्यापीठ ) 是最早的三所印度邦立大学之一,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
  • 吕伊内公爵查尔斯·德·阿尔贝(后封为吕伊内公爵,法语:Charles d'Albert, Duc de Luynes,1575年8月5日-1621年12月15日),法王路易十三亲政后提拔的首席大臣,直到他在1621年权势最高峰死去之前,
  • 大火地岛大火地岛(西班牙语:Isla Grande de Tierra del Fuego)是火地群岛的主岛,位于南半球的大西洋西南沿岸,临近南极海,与南美大陆隔着麦哲伦海峡,整体面积达47992平方公里。1881年,智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