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 (台湾)

✍ dations ◷ 2025-07-02 06:14:38 #台湾文学组织,台湾传统诗社

南社 (台湾)于1906年(明治39年)由连横、陈渭川邀集谢石秋、赵锺麒、邹小奇、杨宜绿于台南厅(今台南市)创立,开元寺与固园为最常聚会的场所。

南社创立初始不设社长,为一松散的组织,后社员增加,始具规模,至1909年(明治42年)选出第一任社长蔡国琳,此后,依序由赵云石、黄欣、吴子宏担任社长,社员作品多刊载于《台南新报》。平日有例会小集,而春秋佳日会集会举行击钵吟与诗钟竞作,也经常与其他吟社时相唱和,并积极参与全台或地方性的联吟大会。

1930年(昭和5年),南社社友多半老成凋零,社务运作产生危机;由台南五诗社主办的全岛诗人大会因南社内讧、社长赵锺麒束手无策,致使会议无法召开。1937年(昭和12年)七七事变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南社活动几乎停止。战后,全台南诗社于1951年并入“延平诗社”,南社走入历史。

相关

  • 内分泌系统人体内部有维持恒定现象的功能,因此有赖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来共同运作。内分泌系统(Endocrine)是负责调控动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正常运作的两大控制系统之一,由分泌激素(荷尔
  • 赤藓酮糖D-赤藓酮糖(英语:Erythrulose)分类上属于丁糖与酮糖,其醛糖形式是赤藓糖。是在某些细菌作用下,由赤藓糖醇氧化而得。对碱敏感。可溶于水及乙醇。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
  • 卫生福利部所属医院卫生福利部所属医疗机构,为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所管理的医疗机构,原为台湾省政府卫生处所属之各地省立医院,1999年7月1日精省后改隶行政院卫生署医院管理委员会(今卫生福利部附属
  • 维特效应自杀模仿,定义为一个参照一个知名的自杀方式或特定人物的自杀方式所进行的自杀行为,别称“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名称来自歌德所著的《少年维特的烦恼》。Thomas E. Joiner
  • 台中四省中台中四省中为公元2000年前台中市境内四所省立高中的合称,由于以往“省办高中,县市办初中”政策,高中数量甚少,旧时台中县市内公立高中仅有7所,因此能够录取的学生皆为当时的一时
  • 红皇后假说红皇后假说 (英语:Red Queen hypothesis),一种关于生物协同进化的假说,由演化生物学家Leigh Van Valen(英语:Leigh Van Valen)于1973年提出。其中心为物种间为了抢夺资源,必须不停歇
  • 三碘化氮三碘化氮,或称碘化氮,是化学式为NI3的无机化合物。它是对接触极其敏感的爆炸物,少量即可引发爆炸而发出噼啪声,伴随有紫色碘蒸汽的生成。NI3可与NH3等生成一系列的加合物,结构复
  •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原中文系的基础上于2002年7月挂牌成立,是学校重点扶持的新兴学院之一,原名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现名更改于2015年6月。学院现任院长为刘泽民教授,
  • 戴维·卡登戴维·李·卡登(David L. Carden)出生于印第安纳,是一名美国律师,同时也是前美国驻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特命全权大使。其任命由贝拉克·奥巴马总统于2010年11月提名,由美国参
  • 北部高棉语北部高棉语,又称素林高棉语(高棉语:ខ្មែរសុរិន្ទ ),是泰国北高棉人说的一种高棉语方言,使用范围于泰国素林府、四色菊府、武里南府、黎逸府,以及北高棉人迁入的其邻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