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内战的转捩点
✍ dations ◷ 2025-08-10 18:19:51 #美国内战的转捩点
对于美国内战的转捩点,各家观点极不一致。美国内战中最常被引用为决定性事件者或为葛底斯堡战役,但另有其他同具价值的选择。转捩点观念为,经此事件后,大多数的观察家会认为其后的事态发展无可避免。例如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般以中途岛战役为太平洋战场战事之转捩点,因日本帝国的作战态势自此役之后由战略攻势转为战略守势;而萨拉托加战役广被认为是美国革命的转捩点。有一种明显是后见之明看法为,探讨其结局并总结前此发生之事件。当代人对于评断事件转捩点多缺乏自信。美国内战中,诸多由史家所提列的转捩点,在发生当时并不为时人所识。例如说,葛底斯堡战役结束后,当时各方的军民观察家们皆认为这是一场大会战;但北方人并不知道,到战争结束之前仍需两年血流成河的日子。而南方的士气未受重创,许多人认为罗伯特·李将军仅是暂时受挫,他会再从无能的联邦军将领手中赢得更多的胜利。美国内战中有许多值得争议的转捩点。以下依发生日期罗列各种可能性,各条各款中仅列出正面论点。聯盟國军经一番炮击后占领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萨姆特堡为和与战之间的转捩点。可以想见的是,若这道关卡未曾突破,南方州将自联邦一点一滴的松脱,而亚伯拉罕·林肯总统无法提振足够的民意支持并发动国际压力迫使南方回归。然而在萨姆特堡事件发生后,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已无可避免。苦涩的错失伟业论(Lost Cause)之拥护者认为此事件为败战之关键,因北方所拥有的压倒性工业力量与人力优势自此一举宣泄。然而,若是南方赢得胜利,萨姆特堡事件或许成为另一面的转捩点,因林肯总统的召集75,000志愿军为促成后来四州加入聯盟國之主因。第一次布尔河战役为内战中第一场大型的陆上战斗。此役之前,北方自信满满,认为可以迅速而轻易的粉碎叛乱,直捣聯盟國首都─弗吉尼亚的里士满。欧文·麦克道尔这场难以启齿的溃败使北方省悟到自己过度乐观。震惊之余,北方体认到这场战争将较先前之预期为时更久、更血腥,因而强化自我的判断。林肯总统几乎立即签署法案加征500,000名兵员,役期至战争结束为止。1861年,美国国会迅速通过1861年充公法案,解放参与叛乱的奴隶主们所属的奴隶们,这是第一次试图将战争定义为终结奴隶制度的作为。聯盟國若先见及此,便可牺牲少数兵力以削弱联邦政府的决心,并自其手中悄悄遁去,而布尔河大捷打破了这个希望。(林肯以布尔河之败为由指派不适任的乔治·B·麦克莱伦统率联邦政府各军,聯盟國确曾因而小占优势,但为时短暂。)1861年中,南方11州已脱离联邦,但仍有四个蓄奴州仍留在联邦之内,即密苏里、肯塔基、马里兰及特拉华。肯塔基被认为最可能是第12个脱离联邦的州,其州议会宣布对此争议保持中立,此为轻微偏向聯盟國一方之立场。失去肯塔基对联邦而言会是场剧变,因肯塔基控制田纳西河与俄亥俄河,且自其位置可进袭联邦生死所系的俄亥俄等州。林肯曾写道:“我认为输掉了肯塔基就近于全盘皆输。”在吉迪恩·约翰逊·皮洛占领肯塔基哥伦布(回应尤利塞斯·格兰特先前之占领密苏里的贝尔蒙特,与之隔着密西西比河遥遥相望)后,聯盟國的利奥尼达斯·波尔克将军于1861年9月3日自田纳西向北延伸其防线,沿坎伯兰山口移动,并占领肯塔基州之东南一隅。此举违反该州中立地位,令州民大为光火。该州州议会于是推翻州长之否决,请求联邦给予协助。肯塔基因而不再是聯盟國军可安全活动之所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波尔克将军的行动并非受命于聯盟國政府。于是,聯盟國就此意外地处于极度的战略劣势下。实际上,联邦军早期在西线战区上的胜利(截至1863年以前,唯一的陆上捷报)与波尔克将军的莽撞直接相关。攻陷亨利堡与多纳尔森堡,且招降后者的聯盟國守军,为联邦开始在西线战场节节胜利的第一场大捷。尤利塞斯·格兰特于1862年2月16日在两地获胜,并因而打通田纳西与坎伯兰河作为联邦军南侵田纳西州、密西西比州、与最终进入佐治亚的补给管道。格兰特将军自此役展开绵绵不断,直至战争结束的连续攻势,仅夏洛战役一战除外。失去这些河川为聯盟國在战略上的重大挫败,开启了西线战区的败战终局。1862年9月17日,安蒂特姆战役,为美国史上最血腥的一日。即使将波托马克军团与小得多的北弗吉尼亚军团双方的策略性撤退都考虑在内,此役仍标示著李将军北侵的极限。他的目标之一为诱使蓄奴的马里兰州加入聯盟國,或至少自该州征募大量的兵员。李将军未能完成此志,亦未能因而利用北方的惧战心理施压达成停战协定。但在战略上,麦克莱伦的这一场胜利刚好足以成为林肯为发布《解放宣言》的正当理由;否则,发布宣言看起来就会像是情急无奈的作法。此宣言在美国的历史与种族关系上影响深远,当下则有效的阻止大英帝国承认美利坚聯盟國政府。英方当时的舆情为强烈反对蓄奴,不能容许国家加入奴隶制度争议明显一方参战。因之断绝聯盟國打破联邦海军的窒息式封锁,长期进行作战的一丝希望。当时聯盟國虽然仍有可能得到法国的援助,但始终无法通行。安蒂特姆战役,连同另外两场意外失败的行动─布拉克斯顿·布拉格入侵肯塔基以及厄尔·范多恩进袭密西西比科林斯─为聯盟國在多个战区进行策略性协同作战的唯一一次表现。1863年7月4日,维克斯堡战役结束,聯盟國于密西西比河上的要塞,维克斯堡,向格兰特将军投降;前一日,乔治·米德少将于葛底斯堡战役大败李将军。这两次战事为最常被引为战争转捩点者。维克斯堡陷落后,聯盟國几乎因此而分成两半,也失去了对密西西比河的控制,无从自德克萨斯与阿肯色东运战争物资。林肯曾说过:“看看这些家伙占据了多大一片地,而维克斯堡就是进门的钥匙!直到这支钥匙落袋为安以前,这场战争是打不完的……我们就算拿下联盟北边所有的港口,他们仍可据维克斯堡顽抗。”30,000名随城投降的守军也是聯盟國重大的损失。葛底斯堡战役为李将军首次输掉的大型战斗。李将军的二次北侵受挫,北弗吉尼亚军团伤亡惨重。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将皮克特冲锋所在地─墓园岭(Cemetery Ridge)上的灌木林─标为聯盟國的“最高水位标记”(High Water Mark)。自此之后,李将军再也没有发起战略性攻势。虽说充满攻击性的联邦新任总司令(格兰特将军)仍需两年的作战,波托马克军团取得主动并最终于阿波马托克斯法院受降事后看来已无可避免。战史学者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认为格兰特于查塔努加战役打败布拉格所部为大战转捩点。因其将聯盟國逼向大西洋岸,并为威廉·特库姆塞·舍曼将军的亚特兰大战役及其舍曼大行军开道。有些论点认为联邦军成功合围亚特兰大为转捩点,因该市对南方来说,生死交关。此胜提振北方的士气并帮助林肯连任,而其军事上的结果为瘫痪聯盟國的交通动脉的心脏地带,该市几乎全毁。1864年美国总统大选为聯盟國可获正面结果的最后时间点。推出前将军麦克莱伦作为林肯对手的民主党,其党纲赞同与聯盟國和平解决。(虽然麦克莱伦本人不赞同此一党纲,但南方无疑会将他的胜当作战略胜利。)对于任何相信英勇无畏的南军仍有可能奇迹式获胜者,以及希望北军泄气而放弃追击者,林肯的连任为棺材上的最后一根钉。联邦于获得最后胜利前不会手软。
相关
- 吉尔伯特·赖尔吉尔伯特·赖尔(英语:Gilbert Ryle,1900年8月19日-1976年10月6日)是一名英国哲学家,是英国日常语言哲学中牛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心的概念》被认为是日常语言学派的重要著
- 胎儿酒精谱系障碍胎儿酒精谱系障碍(Fetal alcohol spectrum disorders,简称FASDs)又称胎儿酒精症候群,是母亲在妊娠期间酗酒对胎儿所造成的先天异常。症状包含外观异常、身材矮小、体重过轻、小
- 国家宗教国教或官方宗教、官方信仰,是指由国家确立的特定宗教。拥有国教的国家并非一定为神权国家,也不代表国教受到政府控制。国家或政府在当代社会中对公民施加国教影响的程度差别很
- 萝莉控萝莉控(日语:ロリコン),与幼女控不同,源自日语萝莉塔情结(lolita complex)的缩约。但意义不完全一致,是指对萝莉有特别爱好之人。萝莉指的是身材娇小可爱的,且心存有善女性,萝莉控一词
- 大稻埕霞海城隍庙坐标:25°03′20.13″N 121°30′36.26″E / 25.0555917°N 121.5100722°E / 25.0555917; 121.5100722台北霞海城隍庙,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迪化街,是台北市的直辖市定古迹。
- 黄玉黄玉(英语:topaz),也称呼为黄宝石、托帕石,为含有铝和氟的硅酸盐矿物是11月的诞生石,由火成岩结晶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散发出的含氟蒸气所形成。分布于巴西、墨西哥、萨克森、苏格兰
- 芸薹属芸薹属(学名:Brassica)是一个十字花科下的属。此属的植物包括了多种重要的农业及园艺作物,包括了包心菜和芥菜等常见的蔬菜。此属物种原生于亚洲的温带地区、环地中海地区及西欧
- 派遣前往利比亚当地向日葵行动(德语:Unternehmen Sonnenblum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德意志非洲军)部署至北非战场的一场军事行动,当英国在罗盘行动中发动攻势歼灭了意大利第10集团军之后,这
- 岛屿湾岛屿湾(英语:Bay of Isles)是位于南佐治亚的海湾,宽14公里,在1775年由詹姆斯·库克率领的英国探险队发现。此湾因附近有多座岛屿而得名。坐标:54°2′S 37°20′W / 54.033°S 37.
- 瓜达卢普岛29°02′06″N 118°16′37″W / 29.03500°N 118.27694°W / 29.03500; -118.27694坐标:29°02′06″N 118°16′37″W / 29.03500°N 118.27694°W / 29.03500; -118.27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