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局

✍ dations ◷ 2025-04-25 13:33:53 #太医局
太医局为中国古代的医疗机构。太医局在秦朝、汉朝时归于少府所管辖,至晋朝时属于宗正所管,而八王之乱后,晋政府南迁,太医局则转为由门下省统领,到了北齐时又于太常之下。 最后在唐太宗在位时期设立了二十四衙门—十二监、八局、四司,太医局属于八局之一。 设有令、丞各二人,史四人,主药八人,药童二十四人,医监四人,医正八人,药园师二人,药园生八人,掌固四人。宋朝太医局始于北宋淳化3年,立于隋唐太医署的基础上而创设,于庆历4年开始招收学生并传授医学知识,到了嘉佑5年损益古制后定员120名,元丰改制后增额至300名神宗熙宁九年,太医局设提举、判局加强对其管理,又科置教授加强教学工作。太医局之中,太医令掌管了各种药物治疗的方法,丞则是属于实作部门;丞其下掌管有4个部门: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 4个部门皆有博士进行教学,而任用人才使用国子监之法,医正以及医工每治疗一个病患就会留下纪录,以痊愈了多少人作为考绩标准。 另外也有药园师种植草药采收作为药材的原料。辽代也设有太医局,但其主要是管理医疗政务,功能上与宋代太医局以教育为主有所区别。政书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二二 卫尉寺 太医院

相关

  • 扁盘动物门黏丝盘虫(Trichoplax adhaerens)是1883年由德国生物学家Franz Eilhard Schulze (1840-1921)在奥地利Graz大学的水族馆发现的。目前在扁盘动物门中仅确认此一种,一般称丝盘虫即
  • 有孔虫类见内文有孔虫门(学名:Foraminifera),为变形虫状原生生物的大分类。它们拥有的网状假足及幼细线状细胞质会分散及融合而形成动态的网,它们会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室的外壳,部分在结构上
  • 苏门达腊猩猩 (iP. abelii)苏门达腊猩猩(学名:Pongo abelii)是更为稀有且体型较小的红猩猩,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是当地的特有种。雄性苏门达腊猩猩可以长到4.6呎高及200磅重;雌性的体型更小,平均只有
  • 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波兰语:Tadeus Reichstein,1897年7月20日-1996年8月1日),波兰出生的瑞士化学家。由于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他与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
  • 兰金温标兰氏度(兰金,Rankine)是一个热力学温度单位。可以理解为是以绝对零度为计算起点的华氏温度。由英国工程师及物理学家威廉·约翰·麦夸恩·兰金在1859年提出,因而得名。现在已经
  • 微流控微流控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技术,尤其特指亚微米结构的技术。 特别的,微意味着以下的特性:微流控利用对于微尺度下流体的控制,是一个包括了工程学,物理学,化学,微加工
  • 非快速动眼睡眠非快速动眼睡眠(英语:non-rapid eye movements)是指没有快速动眼运动的睡眠。在这段睡眠期间,大脑的活动下降到最低,使得人体能够得到完全的舒缓。不同于快速动眼睡眠,在这段期间
  • 斯蒂芬·库夫勒斯蒂芬·威廉·库夫勒(匈牙利语:Stephen William Kuffler,1913年8月24日-1980年10月11日),生于匈牙利塔普,匈牙利籍-美籍神经生理学家,被公认为“现代神经科学之父”。1966年,库夫勒
  • 几何原本《几何原本》(古希腊语:Στοιχεῖα,Stoicheia)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一部数学著作,共13卷。这本著作是现代数学的基础,据估计在西方是仅次于《圣经》的出版版本最多
  • 抗组胺剂抗组胺药(法语:Antihistaminique,英语:Antihistamine,德语:Antihistaminikum),通常指H1-受体拮抗剂,是一种,透过对体内H1-受体(组胺受体之一种)的作用,减少组胺对这些受体产生效应,从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