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本人
✍ dations ◷ 2025-08-19 04:58:24 #日本人
日本人(日语:日本人/にほんじん/にっぽんじん Nihonjin / Nipponjin ?)是指拥有日本国籍者或日本列岛的各民族与族群。日本主体民族为大和民族,其他组成民族包括韩民族、满族、蒙古族、汉族和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族,此外还包括阿伊努人、琉球人,和其他南岛的原住民。阿伊努人是北海道及库页岛一带的土著,琉球人则是在冲绳群岛上的土著。如今,国籍上的日本人与民族上的日本人基本倾向于相同,但有时“日本人”一词专指“大和民族”。目前在日本列岛发现的最古老的古人类遗骨,大约属于2万年前至3万年前的冰河期时代。一般认为绳文人最早于冰河期时代到达日本列岛。自从1996年开始中日两国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医学专家联合组成的中日人骨共同调查团队所做的考古研究发现,在数十万年前来自东北亚大陆的原始人类迁徙至日本列岛。日本遗传学家神泽秀明(Hideaki Kanzawa)于2019年的一项研究,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研究员神泽秀明等人5月13日发布研究成果称,通过对绳文人的全基因组进行解析,推断出绳文人大约在3.8万年-1.8万年前从大陆的集团分离并来到日本。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等机构共同从位于北海道的礼文岛的船舶遗迹中发掘出生活在约3800年-3500年前绳文时代后期的女性遗骸,研究团队从该绳文人女性牙齿中提取DNA进行了解析。早期的日本人与朝鲜半岛的住民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与紧密的连系,如日本的倭国与朝鲜半岛的百济王室的联姻关系。日本在古坟时代的大王的古坟,有着被称为前方后圆坟的特殊建筑型式。而朝鲜半岛南方也有为数不少的类似的前方后圆坟。商朝遗臣箕子曾在朝鲜半岛上建立了“箕氏侯国”。战国时大量燕国人、齐国人和越国人逃到箕氏侯国。前3世纪至15公纪间,大量中原人移居朝鲜半岛,这以后直到清朝时,每当中国北方出现战乱和灾害,也陆续有中原人向朝鲜半岛迁徙,后来又从那里到了日本列岛。在上世纪初,曾有人类学家论证日本人的祖先是上古民族图兰人,图兰人来自中亚阿姆河以北,他们其中一支向东移居日本列岛,成为日本人的祖先,这一说法在战前得到了日本领导阶级的支持和和应。Michael F. Hammer在2005年的报告指出,259名在日本居住的男性的测试样本里:34.7%为单倍型类群D,另外还有O-P31 (31.7%)、O-M122 (20.1%)、C-M8 (5.4%)、C-M217 (3.1%)、NO (2.3%) 和N (1.5%)。 以此推断,就父系DNA而言,拥有单倍型类群O父系基因的部分日本人,和汉族、越南人、韩国人相似,但单倍型类群D的存在使日本人在血缘上有别于东亚其他人种,而更接近于藏族。现有对于日本人与朝鲜族的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有个别基因类似,如高比例的单倍型类群O-M176及一定比例的单倍型类群C-M130。而单倍型类群O-M176在中国大陆的南北方都是不常见的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在提取测试样本时,研究员难免受主观意志左右,在测试未开始前便筛选掉他们认为不属于日本人的样本,或故意将焦点集中在某一特定族群,变相忽略掉其他他们认为不属于日本人的族群,以致测试结果呈现偏差。
相关
- 喉囊肿喉囊肿(laryngeal cysts)是指囊肿发生在喉部、或更频繁使用的声门上之位置,诸如“会厌谷囊肿(epiglottic vallecula cyst)”发生在会厌旁谷(英语:Vallecula)里的现象。通常喉囊肿
- 降解分解反应(decomposition reaction)是化学反应的常见类型之一,是指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元素或化合物的反应。例如:水在通电的情况下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氯酸钾
- 罗伯特·科赫海因里希·赫尔曼·罗伯特·科赫(德语: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1843年12月11日-1910年5月27日),德国医师兼微生物学家,为细菌学始祖之一,与路易·巴斯德共享盛名。1905年,因结
- 拟病毒拟病毒(Virusoid)也称为类病毒,它是一种环状单链RNA。它的侵染对象是植物病毒。被侵染的植物病毒被称为辅助病毒,拟病毒必须通过辅助病毒才能复制。单独的辅助病毒或拟病毒都不
- 免疫豁免免疫豁免(英语:Immune privilege)在免疫学中是指由于解剖和免疫屏障的存在,有些自身抗原位于免疫豁免部位,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不能接触到它们。如果屏障遭到破坏,自身抗原暴露,就能
-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英语:Atherosclerosis)是一种是粥样斑块(英语:Atheroma)沉积在血管壁并造成动脉狭窄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严重时视其影响的动脉所在,可能造成冠状
-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疫苗(英语:Polio vaccines)又称小儿麻痹疫苗。是一种用来对抗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的疫苗,世界上主要通用类型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所研发出来的
- 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是带有胆碱头基的磷脂。磷脂酰胆碱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通过机械加工或己烷萃取等方法可从蛋黄、大豆等来源中提取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属于卵磷脂的一种。二棕榈
- 抵抗力免疫(英语: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
- 电网频率家用电源规格会按地区而有不同,但一般来说,电压值通常在100V到240V之间,而最常见的频率值是50Hz和60Hz。部分国家的境外属地的数据与其母国差异很大,因此另外列出而不和母国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