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性

✍ dations ◷ 2025-05-09 20:47:39 #稀缺性

稀缺性(英语:Scarcity),又称为稀少性、缺乏,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意思是个人或社会的资源,不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稀缺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的出现不取决于需求或资源本身的多少,而是两者之间的比较。当资源少于需求,稀缺性便会出现。若以供需模型来分析,当一件物品价格为零时,且供应量少于需求量,则该物品存在稀缺性的问题。换而言之,我们使用这个词来描述某一种东西时,表明了它供不应求。

稀缺性对个人乃至社会来说,都是无可避免的。对于有些人,金钱是稀缺的;对于有些人,爱情、友情是稀缺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上看,地球上的许多资源是稀缺的,比如水、石油。

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必须作出选择,选取价值较高的选项,放弃价值较低的选项。在放弃了的选项中,拥有最高价值的一个,称为机会成本。在市场中,这成本就是价格。

在多于一人的社会中,稀缺性意味着竞争。面对有限的资源,不是所有人的欲望都能得到满足。因此,社会必须透过竞争的方式,来决定谁得谁失。这种竞争,可以是价格竞争,即价高者得;亦可以是非价格竞争,例如排队、抽签、武力等。

存在稀缺性问题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相反,没有稀缺性问题的,则称为“免费物品”。

经济学家莱诺·罗宾(英语:Lionel Robbins)为“经济学”下的定义是:“一门探讨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满足生活要求而衍生的人类行为的科学”。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并进行分配,以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率。在稀缺性的存在下,找出最有效利用资源的方法,就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经济学必须面对和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英语:Economic problem):“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相关

  • 俚语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且较口语的词句。《新五代史·卷三十二·死节传·王彦章传》中记载,“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俚语亦作里语、俚言。又叫方言,土话
  • 工奴《包身工》,中国现代作家夏衍所著的报告文学作品,写于1935年。《包身工》一文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的待遇,以及带工老板等人对他们残忍的压榨。
  • 中心语短语的中心词(英语:head 或 nucleus),也称中心语,指的是决定短语的语法范畴的词,是一个短语的中心部分。 短语的其他成分与中心词在语法或语义上有着某些联系。如名词短语(英语:noun
  • 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是动物的一类/门,由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等外骨骼动物组成被称为节肢动物门(学名:Arthropoda)的分类单位。为动物界中所属物种最多的一门, 已被人类命名的昆虫类就有超
  • 歧义谬误歧义谬误是由于语言歧义导致无效推理的现象,是一种言词谬误。歧义是一个字词或语句可理解为多种意思的现象。歧义容易造成误解与误会,比如某甲用某语句想表达 A 意思,某乙却理
  • 雅典宪章《雅典宪章》(法语:Charte d'Athènes),是法国-瑞士知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于1933年提出,并在1943年正式出版的一份有关于城市规划的文件。该宪章是基于勒·柯布西耶的1935年出版
  • 紫之上紫之上(日语:紫の上/むらさきのうえ〔むらさきのうへ〕 Murasaki no ue),又译紫姬、紫夫人,是日本平安时代作家紫式部所著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中的人物,她是整本书除光源氏外的
  • 兴登堡号飞船兴登堡号飞艇(LZ 129 Hindenburg),航空器注册编号为D-LZ 129,是一艘德国的大型载客硬式飞艇和兴登堡级飞艇的主导舰船。该系列是世界上最长的飞行器,并且是体积最大的飞艇型号。
  • 大河小说大河小说,又称系列小说,是小说的一个类型。大河小说之名称来自法语Roman-Fleuve的意译。广义上,大河小说指多部有共同的主题、人物或环境,但又各自独立的长篇小说。小说的各部分
  • 蜗牛数字蜗牛数字,全称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运营数字文化娱乐内容的科技公司,业务涵盖电子游戏、移动通信、虚拟科技等领域,于2000年10月在苏州由石海创立。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