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美型男

✍ dations ◷ 2025-10-20 04:49:37 #男性,人类形象,成见,新词,性取向和社会,双性性格

都会美型男(),亦称都市美型男,按照英国记者马克·辛普森(Mark Simpson,以下称作辛普森)所说是指:那些拥有强烈的美感触觉并且会花大量的时间及金钱在他的外表及生活方式上任意性倾向的都市男性。21世纪初,这个词也被广泛的应用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上,泛指注重外表的都市男性。

辛普森在完成了他一本关于现代男性特征的书《Male Impersonators: Men Performing Masculinity》后在独立报的文章中发明并界定了metrosexual这一术语的意义。这个词出自辛普森在1994年11月15日发表于独立报的一篇文章,标题为《Here come the mirror men》,该文章主要讲述新都会男性的特征。

都会美型男的英文原名Metrosexual是个混成词,由Metropolitan(大都市)和heterosexual(异性恋)所组合而成;另外,sexual或sexuality也可以被解释为“性别的”或“性征”。

都会美型男被认为是颠覆了传统上对男性的观念及期望。他们对外表以及生活享受的重视反映在日常生活上,诸如上美容院、健身房、关注时尚保养等,这些在过去通常被视为是“不够阳刚”,甚至是娘娘腔的表现。调查研究也显示,男性的事业成就和身份地位已经不如以往般那么重要;而最重要的改变是,男性对女性特质的排斥感渐渐减少,也开始接受以往被界定为女性专利的事物。

随着社会价值的开放,尤其是像电视节目粉红救兵、同志亦凡人、威尔与格蕾丝等的影响,传统上的男性角色定义已经有所改变。这些改变促使了都市美型男的出现,也使他们在这样的社会观念下更勇于接受自己。辛普森在他其中一篇文章《Metrosexual? That rings a bell...》解释到,男同性恋为都市美型男提供了模范。

都市美型男强大的消费能力和意愿促使许多商家开始关注这个有发展潜质的市场。他们也代表了男性在服饰、美容、保养、健身等方面的消费习惯。许多服装、护肤品、以至美容院都开发了针对男性使用的商品及服务,就是看准了男性市场的发展前景。日本的伊势丹甚至在新宿开了一间专门提供男性商品和服务的Isetan Men's。

许多明星也都被认为是都市美型男的典范或代表,例如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澳洲游泳运动员伊恩·詹姆斯·索普以及美国男演员布莱德·彼特。

相关

  • 法文法语(français),中文也称法文,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高卢-罗曼语支。法语和所有罗曼语族语言一样,都是从罗马帝国的拉丁语衍生的,法语从高卢地区(特别是北高卢)的拉丁语口语所演进
  • 沙皇沙皇(俄语:царь)是部分斯拉夫君主采用的头衔,此字源于罗马时期的拉丁语称号“凯撒”,在中世纪时被视为与“皇帝”一词拥有类同的地位,即与罗马皇帝一样,受他国皇帝或宗教领袖(如
  • 变分学变分法是处理泛函的数学领域,和处理函数的普通微积分相对。譬如,这样的泛函可以通过未知函数的积分和它的导数来构造。变分法最终寻求的是极值函数:它们使得泛函取得极大或极小
  • 4月3周又2天《4个月3星期零2天》(罗马尼亚语:4 luni, 3 săptămâni şi 2 zile),2007年罗马尼亚的一部电影,由克里斯蒂安·蒙久编写并执导。该片曾在2007年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金棕榈
  • 杨清顺杨清顺(1978年4月3日-),台湾花式台球运动选手,出生于高雄市。他于1990年代至2000年代间多次获得国际性重要花式台球比赛的冠军。他也与赵丰邦等同时期的花式台球选手,不但创建台湾
  • 黄明和黄明和(1940年3月1日-),中华民国(台湾)医师及政治人物,曾以无党籍身份当选为第一届第五、六次增额立法委员,及第四届立法委员。秀传医院创办人。
  • Γ函数在数学中, Γ {\displaystyle \Gamma \,} ,满足 ,有于是,对任何正整数 其中γ是欧拉-马歇罗尼常量。注意到在 Γ
  • 2018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2018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8年3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 俞广仁俞广仁(Bishop Edgar Anton Häring, O.F.M. 1894年5月11日-1971年7月25日),天主教朔州教区主教(1927年7月15日-1971年7月25日),德国方济各会会士。1894年5月11日,俞广仁出生在德国
  • 伊曼纽·孟德尔伊曼纽·孟德尔(德语:Emanuel Mendel,1839年10月28日-1907年6月23日)是一位德国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学家,曾引进天仙子胺作为阿兹海默症药物的成分,这是一种从澳洲原生植物杜比西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