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策·普列舍仁

✍ dations ◷ 2025-11-19 18:19:54 #1800年出生,1849年逝世,浪漫主义诗人,斯洛文尼亚作家,十四行诗诗人

弗兰策·普列舍仁(France Prešeren;1800年12月3日-1849年2月8日)是一位斯洛文尼亚诗人。他的诗歌热烈真挚,感情强烈但绝不是单纯的多愁善感,使他成为斯洛文尼亚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

弗兰策·普列舍仁被认为是斯洛文尼亚诗歌界的领头人,他不仅在国内或部分地区受到赞誉,并且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普列舍仁是欧洲最优秀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弗兰策·普列舍仁出生于斯洛文尼亚乌尔巴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母亲希望他成为一名牧师,但他却从未加入神职。他在维也纳上的大学,先后学习哲学和法律。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他在卢布尔雅那的一家律师事务所谋到一个助理的职位,但始终没有成为独立的律师。

他用业余时间写诗。他在尤莉亚·普利米奇那里遭遇的爱情挫折,以及他的好友,诗人马蒂亚·卓卜的去世,直接促成他创作了最著名的作品《十四行诗集》(),自然,这部作品中的许多诗句都充满了甜蜜与苦涩交织的激情。《十四行诗集》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写成,即上一首诗的最后一句为下一首诗的第一句,全集十四首诗由此缠结成一个感情的“诗环”,每一首诗都不能独立于另一首存在。十四首诗各自的第一句组成一首新的十四行诗,这十四句每句的第一个字母组成两个词“Primicovi Julji”,意为“致尤莉亚·普利米奇”。普列舍仁的诗《祝酒辞》()中的第七节自1991年来被采用为斯洛文尼亚的国歌。他的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他还用德语写了很多作品。他的一些诗作首次在报上发表时被同时印成斯洛文尼亚语和德语,足见其诗歌天赋。

1849年2月8日,弗兰策·普列舍仁死于斯洛文尼亚克兰奇(Kranj)。2月8日现在被称为“普列舍仁日”,是斯洛文尼亚的国家文化节日。斯洛文尼亚的1000托拉尔纸币上印有普列舍仁的像。卢布尔雅那的普列舍仁广场上有一座诗人的塑像,他久久地凝视着广场另一端高悬墙上的尤莉亚的浮雕。

在一些较老的文献里,特别是斯洛文尼亚为奥地利所统治时期,引用的是他德语化的名字“Franz Prescheren”。

相关

  • 民系汉族民系指的根据语言、文化以及地域特征而划分的汉族支派(支系),除了汉族外,世界上其他民族内部也有不同支系。在20世纪以前,对汉族内部差异性的研究极少。直到1930年,客家学者罗
  • 伯尔尼伯恩(伯恩德语:Bärn;德语:Bern;法语:Berne;意大利语:Berna;罗曼什语:Berna)位于瑞士西半部领土中央偏北之处,为仅次于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和洛桑的第五大城,是伯恩州首府,亦是该国实际
  • 莱尼蕨门莱尼蕨(学名:Rhynia),又名雷尼蕨、赖尼蕨,是一属已灭绝的原始陆生维管植物,是在约四亿年前的泥盆纪地层中所发现的一种化石蕨类。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原始的蕨类,只有茎,而没有根与叶,高
  • 钴胺素维生素B12(Vitamin B12)为B族维生素之一,是一类含钴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是以钴离子为中心的咕啉环和5,6-二甲基苯并咪唑为碱基组成的核苷酸。化学式为C63H88O14N14PCo,分
  • 亨利·詹姆斯亨利·詹姆斯,OM(Henry James,1843年4月15日-1916年2月28日),英国以及美国的作家。他出身于纽约的上层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老亨利·詹姆斯是著名学者,兄长威廉·詹姆斯是知名的哲学家
  • 云南巡抚云南巡抚,明称巡抚云南兼建昌、毕节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兼督川、贵粮饷,为明朝中后期到清朝设立的一个巡抚职位。
  • 尤马尤马 (英语:Yuma;莫哈维语:Kwichaan Nyava)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座城市,位于该州西南部、希拉河与科罗拉多河汇合处以西,邻近加州和墨西哥。是尤马县县治。2000年人口77,515 人,2005
  • 亚裔配额亚裔配额是种族配额(英语:Racial quota)的一种,自1980年起存在至今,反映了美国国内教育机构或职场中有意限制亚裔人数的现象。尽管以常春藤盟校为首的美国高等学府并不承认所谓的
  • 象山县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象山县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浙江省东部,东海之滨。面积1382.18平方千米,人口54.17万。邮政编码315700。县人民政府驻丹东街道后堂街21号。象
  •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生理过程都产生影响,包括生长和发育(英语:Human development (biology)),代谢,体温,和心率。与甲状腺素(四碘甲腺原氨酸)类似,但生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