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

✍ dations ◷ 2025-07-19 01:16:05 #风帆
帆,或称颿、风帆或船帆,是指帆船桅杆上利用风力的布篷。而使用风帆作为动力的船只则称为帆船。帆船可能不止一面船帆,船帆也并非仅仅顺风时才可以推进船只。通过船帆角度的变换,在逆风中帆船也可前进。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并未收录“帆”,其北宋大徐本·马部:“颿,馬疾步也。從馬風聲。臣鉉等曰:舟船之颿,本用此字。今別作帆,非是。符嚴切。”《康熙字典》注:“《崔豹·古今注》曹子貞馬名驚颿,言疾如帆也。” 又,南梁《玉篇》:“颿,扶泛、扶嚴二切。馬疾步也,風吹船進也。”但《释名·卷七·释船》:“帆,泛也。隨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汎汎然也。”显示于东汉末年成书时已有帆字;清代段注本:“今有帆字,船上幔使風者也。自杜注左傳已用此字,不必借颿。”指出西晋杜预注解《左传》时即已用帆字。可见大徐本校注“本用此字”(颿),实为魏晋南北朝以来附会马名“惊帆”所衍生之通假字。另,在诗词著作中,常以“帆”、“风帆”象征帆船。文字演变:汎(泛)→帆(颿)历史上可追溯的最早的关于帆的记载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制造的帆船。而早至前200年左右,中国汉朝《南州异物志》也有对帆的记载。船帆通常要求织物质量轻、耐久度高。而对湿润状况下的抗撕裂性能、耐霉变性能也都有很高要求。船帆早期多使用帆布,而现代多使用纤度在20-300丹尼尔之间的人造纤维织物,如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船帆主要可分为横帆和纵帆两大类,横帆与船体垂直方向悬挂,常见于19世纪的大型商用帆船;纵帆与船体平行方向悬挂,易于操作。纵帆又可分为:横帆纵帆中的三角帆蒸汽机发明以前,帆是大型船舶不可或缺的动力装置。 15世纪,西方帆船开始向远洋船舶方向发展,船帆数量、面积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大面积的风帆也使船舶在风暴中极易倾覆,遭到灭顶之灾。历经改造,飞剪式帆船脱颖而出,其最快航速可达20节。而进入工业时代后,蒸汽机诞生、轮船发明,在悬殊的实力对比之下,帆船逐渐退出远洋运输,日渐没落。帆在体育运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帆船和帆板是夏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帆在人类文化中多有象征意义。如在中国文化中有顺利之意涵,比如成语“一帆风顺”、李白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

相关

  • 新霉素新霉素(neomycin)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949年微生物学家Selman Waksman和他的学生Hubert Lechevalier在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中分离获得。新霉素大多用于局部给药
  • Tc4d5 5s22, 8, 18, 13, 2蒸气压((推断))第一:702 kJ·mol−1 第二:1470 kJ·mol−1 第三:2850 kJ·mol主条目:锝的同位素锝(拼音:dé,注音:ㄊㄚˇ,粤拼:dak1,台湾称
  • Boston Globe《波士顿环球报》(英语:The Boston Globe,有时会缩写为“环球报(The Globe)”)是总部设于麻省波士顿的一间美国报章机构,由查尔斯‧泰勒(英语:Charles H. Taylor (publisher))于1872年
  • 夺格离格(英语:ablative case,缩写: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 *{font-variant:norm
  • 鸣条之战鸣条之战是约公元前1559年,商汤在鸣条(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之西,一说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与夏军进行的一场决战,战争导致夏朝灭亡,商汤建立了商朝。夏朝统治了400多年,到夏桀履癸统
  •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英语: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是根据1800年《联合法案》建立的主权国家,该法案合并了大不列颠王国及爱尔兰王国。英国资助了在
  • 自组装自组装(英语:Self-assembly,或译自我组装)是用来形容一无序系统在没有外部的干预下,由个别部件间之互动(如吸引和排斥,或自发生成化学键),而组成一个有组织的结构之过程。近年自组装
  • 加拿大城市列表加拿大城市列表如下: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个社区人口超过5000人,可建制为市。一旦市已建制,即使此后人口下降至少于5000人,建制仍然维持。
  • 三峡坐标:24°56′04″N 121°22′08″E / 24.9343387°N 121.368905°E / 24.9343387; 121.368905三峡区,原名为三角涌(罗马拼音Sann-kak-íng)为台湾新北市的市辖区之一,位于台北盆
  • 寒热辨证寒热辨证,中医术语,系八纲辨证(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为中医辨证学的基本纲领)的具体内容之一。八纲辨证的特点在于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整体性、确定性与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