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灵

✍ dations ◷ 2025-05-18 09:23:22 #电现象,闪电,太空等离子

精灵(英语:Sprites)是一种发生在积雨云以上的大范围放电现象,由雷暴云和地面之间的正地闪所致。

精灵发橙红色光,会在夜空中以各种形状闪烁地出现。精灵在对流层以上海拔约50至90公里处形成,往往成群出现。有关精灵的报告可以追溯至1886年以前,但要直到1989年7月6日,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才首次拍摄到精灵的照片。至今人们已拍摄到数以万计的精灵照片或影片。

精灵不应与闪电混淆,因为精灵是一种冷等离子体现象,缺乏闪电的高温。事实上,相比闪电,组成精灵的等离子体更接近于荧光灯内的放电物质。

早在1730年,就有记载雷暴雨以上的短暂发光现象的间接证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查尔斯·汤姆森·里斯·威尔逊曾在1925年提出,根据理论,上层大气可以发生电击穿现象。1956年,他目睹了一次很有可能是精灵的现象。1989年7月6日,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用低光摄影机,偶然地拍到了精灵的第一张照片。由于这种现象难以捕捉、转瞬即逝,所以人们在不久后便开始称之为“精灵”。自1989年起,人们已从地面、飞机和太空拍摄到数以万计的精灵。

有记录的精灵出现地点有: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中部(扎伊尔)、澳洲、日本海及亚洲等。一般相信,大规模雷暴系统中都会出现精灵。

利用超高速相机和图像增强器,可分辨出精灵的形状。精灵可根据形状可分为三类:

精灵的上部分呈橙红色,下方悬挂着蓝色的卷须状物,在出现前可能先有红色的晕。精灵是由下方雷暴云和地面之间产生的正地闪所引致的,出现时间在几个毫秒左右,比平流层底部放电现象更长。精灵一般在两个以上成群出现,跨越海拔50至90公里的区间,上下皆有长长的延伸物。

从每秒1万帧的高速相机所拍摄到的精灵照片可见,精灵实际上是由一团直径几十米的等离子球所组成,它们在大约海拔80公里处形成,再以光速10%的速度向下移动,几毫秒后又有另一组等离子球向上移动。精灵与下方的正地闪之间的横向距离可达50公里,延时约几毫秒,在罕见情况下可达100毫秒。

从地球拍摄精灵需有特殊条件:在大型雷暴系统的150至500公里以外需有毫无阻挡的视线,云和地面间必须出现正地闪,拍摄器材要对红光十分敏感,且夜空必须漆黑无光。

精灵出现之前约1毫秒,有时会先短暂出现晕的现象。晕呈圆盘形,宽50公里,厚10公里,中心点位于下方闪电之上的70公里处。其物理原理和精灵一样,但由于电解程度太弱,无法产生高速流动的物质。由于外观和持续时间相近,所以晕有时会和中高层大气极低频率辐射放电现象(又称淘气精灵)混淆。

2000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研究指出,精灵晕往往会和普通闪电(负地闪)一起出现,并不像含柱状结构的精灵那样罕见。2004年东北大学科学家所做的研究发现,精灵出现的同时也会发生甚低频发光现象,这意味着云以内的放电也可以产生精灵。

一些发生在雷暴云以上别无解释的高空飞行器意外,有可能是精灵所致。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1989年6月6日从德克萨斯州帕勒斯坦释放的一只平流层气球在飞过格雷厄姆(英语:Graham, Texas)一个雷暴上空时,于海拔37公里处不受控制地卸下了载荷。数月后的调查结果认为,从云层向上走的“一道闪电”是此次事故的起因。不过,人们事后才把起因归咎于精灵,因为“精灵”一词在事故当时还没有开始使用。

相关

  • 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是周皮的部分组织,也称为树皮形成层,存在于许多维管束植物中。木栓形成层属于侧生分生组织,它在根和茎次级生长后取代了表皮的保护功能。他可以在木本和一些草本双子
  • 观察观察或观测(英语:Observation)是从一次来源主动获取信息的活动。生物使用感官(例如人类的五官)来观察。在科学中,观察也可以是使用仪器来记录数据。该术语还可以指在科学活动期间
  • 戴维·芒福德戴维·布赖恩特·芒福德(David Bryant Mumford,1937年6月11日-),又译大卫·曼福德,美国数学家。在哈佛大学,他上奥斯卡·扎里斯基的课时,引起了对代数几何学的兴趣。芒福德曾研究模
  • 化学机制化学中,反应机理用来描述某一化学变化所经由的全部基元反应。虽然整个化学变化所发生的物质转变可能很明显,但为了探明这一过程的反应机理,常常需要实验来验证。机理详细描述了
  • 噬菌体展示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将编码“诱饵”的 DNA 片段插入噬菌体基因组,并使之与噬菌体外壳蛋白编码基因或其他结构基因相融合,然后用该重组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菌,复制形成大量
  • 大学列表本列表包括韩国各个大学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韩国的“大学校”(朝鲜语:대학교/大學校)是指现代汉语所指的综合大学,而“大学”(朝鲜语:대학/大學)是指独立的学院、专门大学(朝鲜语:대한
  • 戴旭戴旭(1964年9月30日-),河南省民权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自主择业退役,现任民营企业华信能源旗下的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战略分析师(化名:龙韬)。《环球时报》军事评论员,以在媒体
  • 碧江区碧江区,中国贵州省铜仁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沅水支流辰水的上游,毗邻湖南省,渝怀铁路穿越市境。隋朝置静人县。唐朝初属辰州,并设万安县,天宝年间改设常丰县。元朝置铜人大小长
  • 戈特霍尔德·埃弗拉伊姆·莱辛戈特霍尔德·埃弗拉伊姆·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年1月22日生于德国卡门茨—1781年2月15日卒于德国布伦瑞克)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之一,他的
  • T-4行动T-4行动(德语:Aktion T4)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针对纳粹德国曾执行的、系统地杀害患有身体残疾或心理、精神疾病患者的“安乐死”计划所使用的称呼。在此计划中,有数以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