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 dations ◷ 2025-09-27 17:50:13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ICESCR)又称“A公约”,是第2200A (XXI)号决议,它承诺其缔约方致力于向非自治领土和托管领土和个人授予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包括劳动权和健康权、受教育权和适当生活水平权。是联合国通过的国际人权公约,包括序言及五个部分,共31条。它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着共同的序言及关于人民自决权的规定,是国际人权宪章体系的第二个文件。公约(及其任择议定书(英语: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与《世界人权宣言》(UDHR)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一起,包括后者的第一(英语:First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和第二(英语:Second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都是任择议定书是国际人权公约的一部分。该公约由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英语:Committee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监督。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后,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开始起草国际人权公约。1950年,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审议人权委员会提交的仅保护个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公约草案。大会认为这一公约草案不全面,没有包括《世界人权宣言》的全部内容,未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予以保护,要求人权委员会对草案进行补充和修正。鉴于公民和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难以共用一套监督机构,1952年,第六届联合国大会决定由人权委员会起草两个人权公约,一个包括公民和政治权利,另一个包括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1954年,人权委员会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草案》(同时提交的还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草案》)提交第九届联合国大会审议。1966年12月16日,第二十一届联合国大会第2200A号决议通过,并开放各国签字、批准和加入。1976年1月3日生效.。截至2018年9月,《盟约》共有169个缔约方。包括美国在内的另外四个国家已经签署但尚未批准该公约。

相关

  •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通常合称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
  • 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瘤(英语:germ cell tumor,缩写GCT),是一个病发于生殖细胞的肿瘤。生殖细胞瘤可能是恶性或良性肿瘤,它通常病发于生殖腺(卵巢或睾丸),是因为胚胎在发育时期的天生缺陷所导致的
  • 选型交配选型交配(英文:Assortative mating)是交配行为模式的一种,即为选择和自己相近的配偶行进行繁殖,近亲交配是其中一种特殊情况。选型交配可以根据体型大小、颜色、年龄等。产生选型
  • 非人化非人化(英语:Dehumanization),又称去人化或去人性化,是一种反人类罪行,其行为可以描述为否定他人为人类,经常随之而来的是对其他人的残酷,以及对他人痛苦的不怜忟。一个实际的定义是
  • 同型二聚体在生物化学中,双聚体为由两个分子组合而成的高分子配合物,常以非共价键键结。像是蛋白质或是核酸皆为高分子。是一种蛋白质四级结构。 同源双聚体,可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组合而成(
  • 国家 (消歧义)国家,可能是以下几个名词的汉译:此外,国家还可以指:
  • 距今距今(英语:Before Present,简称:BP),是一种用于考古学上的年代的标记法,用于表示放射性碳十四定年法所估测出之绝对年代。自1954年开始,学者初次制定一个以公元1950年为所有放射性碳
  • 胡安·斐南迪兹板块胡安·斐南迪兹板块(Juan Fernandez Plate)是太平洋的小型板块,位于纳斯卡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三向联结构造(triple junction),以顺时针方向移动,智利的胡安·费尔
  • 1182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15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