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信

✍ dations ◷ 2025-02-24 01:00:45 #林孝信
林孝信(1944年4月3日-2015年12月20日),生于日治台湾台北州台北市。台湾《科学月刊》创办人,曾参与保钓运动,因此列名黑名单。专长领域:物理学史与哲学,数学史与哲学,科学教育,通识教育,政治经济学,媒体分析等。林孝信生于台北,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家人带着他移居彰化,以躲避空袭。在6岁时,其父母带着全家移居宜兰,先后毕业于宜兰中学初中部及建国中学高中部,随即考上台大物理系就读,毕业赴美留学1970年1月1日,林孝信以“科学报国”、“让科学在故乡生根”为诉求,召集一群台湾留学生合办《科学月刊》,创刊的宗旨是“普及科学、介绍新知、启发民智、培养科学态度”。1970年底,林孝信参与保钓运动,因为拒绝中华民国政府要求“保钓减温”,名列黑名单,护照被没收、失去中华民国国籍,被迫放弃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候选人资格,在美国居留至1984年。保钓运动后,林孝信从自然科学转入政治、经济、历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专长为通识教育、政治经济学、科学史与哲学。1997年,林孝信重回台湾,致力于推广通识教育。曾任社团法人社区大学全国促进会常务理事、国立清华大学兼任讲师、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世新大学客座教授、弘光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中华民国通识教育学会理事等。而林孝信回台湾时携带了大量保钓运动相关文件,已全数捐赠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2015年12月20日,林孝信因肝癌在台南市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逝世,享寿71岁。其妻陈美霞在告别式上形容林孝信常常一天当三天用,安慰众人这样的工作方式代表着其实他在人等于活了213年,可以安稳离世。身后也获中华民国政府明令褒扬。名言:“知识是用来造福人群的,而不是让人望而生畏、让人用来压迫人的。”

相关

  •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英语:biotaxonomy)通常直接称分类学(英语:taxonomy;法语:taxonomie;西班牙语:taxonomía),是一门研究生物类群间的异同程度,阐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 同物异名异名(英语:synonyms)或称同物异名,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表示用来指称同一分类单元(taxon)的不同命名,此用词在动物学与植物学上的用法不甚相同。在动物命名上,异名是指用来表示同一个分
  • 发声态发声态(英语:phonation)指发声时声门活动的状态。最常见的两种发声态,是清声(喉开态)和浊声(常态浊声),其差异在于声带是否振动,清声不振动,而浊声振动。带清声的音,叫清音;带浊声的音,叫
  • 西里尔字母U+0400至U+04FF U+0500至U+052F(补充) U+2DE0至U+2DFF(扩展A) U+A640至U+A69F(扩展B)西里尔字母(俄语:Кирилли́ческий алфави́т或Кири́ллица,转写:Ki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英语: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缩写为FDA)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直辖的联邦政府机构,其主要职能为负责对美国国内生产及进口的食品、膳食补充
  • 芬克效应芬克效应(英语:Fink effect)氧化亚氮气体又称笑气,现用作外科和牙科的麻醉剂。麻醉结束后,大量氧化亚氮从病人体内扩散到他的肺泡比其它气体由肺泡扩散出来的速度快,这样,可使肺泡
  • 微型计算机一般来说,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作为CPU的计算机。这类计算机的另一个普遍特征就是占用很少的物理空间。桌面计算机、游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种类众多的手持设备
  • 彭宁离子阱彭宁离子阱是一个可以储存带电粒子的装置,它使用均匀轴向磁场和不均匀四极电场束缚离子。特别适合于精确测量离子和稳定的亚原子粒子的特性。为了测量电子磁矩,人们利用这种装
  • 七里香七里香可以指:
  • 恐马恐马属(学名:Dinohippus;来自希腊语,原意即“可怕的马”)是一属已经灭绝的草食性马科生物。它们生活在中新世亥姆菲尔阶(英语:Hemphillian)到上新世赞克尔阶(英语:Zanclean)之间的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