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乙二醇
✍ dations ◷ 2025-08-26 06:30:20 #聚乙二醇
聚乙二醇(PEG),也称为聚环氧乙烷(PEO)或聚氧乙烯(POE),是指环氧乙烷的寡聚物或聚合物。这三个名称现今一般为同义词,但历史上聚乙二醇往往是指分子质量低于20,000 g/mol的低聚物和聚合物,PEO是指分子量超过20,000的聚合物,POE则可指任何分子质量的聚合物。PEO以及POE根据分子量的不同,可为液体或低熔点固体。由于链长的影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往往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黏度)及不同的应用,但大部分的聚乙二醇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低分子量的聚乙二醇通常指较纯的寡聚体,较具单分散性;高纯度的聚乙二醇具有结晶性,因此可用X-光决定其晶体结构。由于纯化和分离寡聚体聚乙二醇较为困难,因此价格通常是多分散聚乙二醇的10-1000倍。相对分子质量在700-900之间者为半固体。相对分子质量1000及以上者为浅白色蜡状固体或絮片状石蜡或流动性粉末。混溶于水,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醇、酮、氯仿、甘油酯和芳香烃等,不溶于乙醚和正己烷。它与疏水性分子结合后的产物可用作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随着分子量的提高,其水溶性、蒸汽压、吸水性和有机溶剂的溶解度等相应下降,而凝固点、相对密度、闪点和黏度则相应提高。对热稳定,与许多化学品不起作用,不水解。由乙二醇缩聚或由环氧乙烷与水加聚而得。聚乙二醇可以用于修饰药物蛋白,以保护药物分子延长其作用半衰期。聚乙二醇可作为细胞融合剂。它可引起邻近的细胞膜的黏合,继而使细胞融合成为一个细胞。聚乙二醇也可作为渗透作用型泻药使用。常见使用分子量3350的粉剂,每日使用17g溶于水后口服,以治疗便秘。此外聚乙二醇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常用于糖果、巧克力制品包衣,用量参考GB 2760-2011。在食品中可用于作为被膜剂。亦可用于分散剂、载体溶剂、黏结剂、增塑剂、涂层剂、润滑剂、香味助剂。PEG400最适合做软胶囊。由于PEG400为液体,它具有与各种溶液的广泛相容性,是很好的溶剂和增稠剂,被广泛用于液体制剂,如口服液等。当植物油不适合做活性物配料载体时,PEG则是首选材料。这主要由于PEG稳定,不易变质。此外还可以同高分子量的(PEG)相混合而且其混合物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和良好的与相容性。PEG4000、PEG6000、PEG8000用于片剂、胶囊剂、薄膜衣、药丸、栓剂等。由于在制片的过程中,PEG的可塑性和它可提高片剂释放药物的能力,高分子量的PEG(PE4000、PE6000、PEG8000)作为制造片剂的胶黏剂是很有用途的。PEG可使片剂的表面有光泽而且平滑,同时不易受损坏。此外,少量的高分子量的PEG(PEG4000、PEG6000、PEG8000),可以防止糖衣片剂之间粘接合与瓶子之间粘接。
相关
- 贫血贫血(英语:anemia, anaemia,拉丁语:anæmia)通常定义为血液中红血球或血红素总数量下降的情形;也可以被定义为血液携带氧气能力下降的情况。当贫血慢性发作时,其症状往往不明显,可能
- 线粒体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大多数真核细胞或
- 高洋高洋可以指下列人物:
- 面肌痉挛半面痉挛或称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表现为面部一侧不规律,非自主的肌肉收缩反应。 面部肌肉受面部神经(第七脑神经)控制,面部神经起始于脑干终
- 电生理检查在神经科学,电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细胞或组织的电学特性的科学,主要研究神经元的电学特性,尤其是动作电位包括细胞膜电势变化与跨膜电流的调节。它涉及在多种尺度上从单个离子
- 三名法在分类学上,三名法(英语:Trinomial nomenclature)指针对低于种的分类单位所采用的命名方式。动物学和植物学中的三名法有差异。对于动物来说,只有一个物种以下的分类层级──亚种
- 16S 核糖体RNA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简称16S rRNA,是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30S亚基的组成部分。16S rRNA的长度约为1,542 nt。卡尔·乌斯和乔治·福克斯是率先在系统发育中使用的16S
- 重油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黏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热值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其成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另外含有部分的(约0.1
- 有羽毛恐龙有羽毛恐龙(Feathered dinosaurs)具有毛状衍生物和羽毛可能是兽脚类恐龙甚至是整个恐龙类比较普遍的一个特征。一般情况下羽毛的痕迹比较难被发现,到目前为止,相对于已发现的恐
- 土著原住民,旧称土著,是指某地方较早定居的族群,皆源自外来者(尤其是入侵者)对本地人(或族群)的称谓,原意指当地居民、原居民,但多具有土番、番人、土人等落后的贬意,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