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伪狂犬病
✍ dations ◷ 2025-09-18 09:37:16 #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英语:Pseudorabies)是发生于猪的病毒病,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伪狂犬病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也称奥耶斯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发生于牛而称“疯痒病”(mad itch)。在完成猪瘟净化的地区,伪狂犬病被认为是对经济影响最大的猪病毒病。包括牛、绵羊、山羊、猫、狗和浣熊等其它家畜和野生哺乳动物,都是易感动物。这一疾病在这些宿主上通常是致命的。猪的伪狂犬病已经有基因工程苗可以用于防制。伪狂犬病病毒被作为模型广泛用于溶胞素疱疹病毒感染的基本过程和阐明疱疹病毒科亲神经性(英语:neurotropism)分子机制的研究。虽然伪狂犬病("pseudorabies")的原意为“伪狂犬病”或“类似狂犬病”,伪狂犬病与狂犬病毒并没有关系,而是属于疱疹病毒。1813年,在美国出现疑似伪狂犬病的最早报道。这些报道描述了牛发生极度瘙痒的病例,并称为“疯痒病”(mad itch)。1902年,匈牙利兽医奥耶斯基(英语:Aladár Aujeszky)从狗、牛和猫上分离到伪狂犬病病毒并表明这一病毒可以在猪和兔子上表现出相同的疾病。伪狂犬病(pseudorabies)的名称是由于其在兔子上表现出与狂犬病相似的症状。伪狂犬病病毒潜伏在受感染猪的唾液和鼻腔分泌物中并通过口鼻传播。病毒的雾化和通过污染物传播的情况也有发生。伪狂犬病病毒可以在潮湿空气中存活4小时并传播2公里。另外,伪狂犬病病毒可以在井水中存活长达7小时,在绿草、土壤和排泄物中存活2天,在污染的饲料里存活3天,在垫草中存活4天。伪狂犬病病毒可以通过ELISA检测来诊断。目前已经有猪用的疫苗(ATCvet代码:QI09AA01灭活苗,QI09AD01活苗,以及其它制剂)。在美国和英国都有净化程序。2004年,美国宣布在商品猪群中净化伪狂犬病,但野生猪群中仍然存在伪狂犬病。感染伪狂犬病的猪通常不会表现出症状,但伪狂犬病病毒会导致流产、仔猪的高死亡率以及仔猪和成年猪的咳嗽、喷嚏、高烧、便秘、精神不振、抽搐、转圈和流涎过度。低于1月龄的仔猪死亡率接近100%,而1月龄至6月龄的猪死亡率低于10%。怀孕母猪可能会吸收胎儿、分娩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小仔猪。牛的症状表现为极度瘙痒并带来神经症状和死亡。狗的症状包括极度瘙痒、下颚和喉部无力、咆哮并出现死亡。感染伪狂犬病的猫会快速死亡且不会出现症状这些受到感染的动物通常只能存活2-3天。在美国,通常由野猪(Sus scrofa)接触并传播病毒。仔猪的死亡率最高。怀孕母猪感染疾病后经常会流产。另外健康的成年公猪通常是潜在的携带者,它们会携带并传播病毒且不会表现出症状或突然不能使用。猪(包括家猪和野猪)通常是这一病毒的贮存宿主。虽然病毒也会感染其它物种,但通常死亡率高。伪狂犬病在包括美洲黑熊、佛罗里达山豹、浣熊、郊狼以及白尾鹿在内的其它哺乳动物发生的情况也有报道。在多数病例中均为或疑似与猪或猪产品接触有关。欧洲在驯养的毛皮类动物(貂或狐狸)暴发疾病与饲养病猪制成的产品有关。一些其它的物种可以通过试验感染。人类并非潜在的宿主。伪狂犬病为高传染性。在大多数病例中,疾病通过鼻与鼻接触传播。由于伪狂犬病大量存在于鼻腔和口腔区域,鼻与鼻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类型。虽然对伪狂犬病病毒的急性感染并没有专门的治疗方法,使用疫苗可以缓和特定年龄猪的临床症状。通常建议对猪场的所有猪注射基因重组苗。对母猪和1-7日龄的仔猪进行滴鼻免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肌内注射有助于减缓病毒危害并改善存活率。基因重组苗会在注射位点和区域的淋巴结复制。疫苗毒会低剂量潜伏,使得黏液传播到其它猪的可能性达到最小。在基因缺失苗中,会有TK基因(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缺失。因此病毒不能在神经细胞中感染和复制。建议种猪群每季度免疫1次,而仔猪在母源抗体水平消退后免疫。常规免疫能很好地控制这一疾病。通过饲料和肌肉注射进行同步抗生素治疗可以控制继发的细菌感染。伪狂犬病病毒是用于神经生物学的有力工具,可以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回路。伪狂犬病病毒的Bartha株是1961年研发的弱毒株,并作为退化的跨神经突触示踪法(英语:neuronal tracer)。 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通过神经突传输到一个神经细胞体,在那里复制并通过细胞质和树突树传播。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能够越过突触间隙进入唯一连接突触的神经元的神经突,因此以退化形式传播病毒。使用暂时研究和/或Bartha株基因工程株,可以识别到感兴趣神经网络的第二、第三甚至更高等级的神经元。
相关
- KK00-K14 口腔、涎腺和颌疾病K20-K31 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K35-K38 阑尾疾病K40-K46 疝K50-K52 非感染性肠炎和结肠炎K55-K63 肠的其他疾病K65-K67 腹膜疾病K70-K77 肝疾病
- 醋酸铅2.55 g/cm3(三水合物)75 °C(三水合物分解)乙酸铅,又称醋酸铅,是一种白色晶体状化合物,带甜味。将铅黄(一氧化铅)和乙酸反应可以制备乙酸铅。和其他铅化合物一样,乙酸铅也有很大毒性
- 鲁世德阿布·瓦利德·穆罕默德·伊本·阿马德·伊本·鲁世德(阿拉伯语:أبو الوليد محمد ابن احمد ابن رشد,1126年-1198年12月10日),又译为阿威罗伊、亚维侯
- 配位化学配位化合物(英语:coordination complex),简称配合物,又称为络合物、络鹽、复合物,包含由中心原子或离子与几个配体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相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通常称为“配位
- 医疗差错医疗疏失,又称医疗过失、医疗错误、医疗失误,通常指可以被避免的医疗照护不良反应,无论它是否明显的被证明对病人有危害。它可能是源自于不精确或错误的诊断、或疗法。造成严重
- 根本原因分析根本原因分析(RCA,Root cause analysis),旨在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治本”的方式。透过调查和分析问题哪里出错、为什么出错,寻求防止差错事故再次发生
- 异常异常行为(或功能障碍行为)是一种行为特征,归因于那些被认为是罕见或功能障碍的病症。由社会不接受的行为组成,行为在非典型或不寻常的情况下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并且导致个体活动受
- 氯氮平氯氮平(Clozapine),常见商标名Clozaril,为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英语:atypical antipsychotic)。主要用于治疗其他精神科药物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情感性障碍
- 复制起点复制起点或复制原点(英语:origin of replication 或 replication origin)是在基因组上复制(replication)起始的一段序列。其中复制可以是在生命体中(如真核生物或者原核生物)的DNA
-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英文: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缩写:WMD)又称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或者核生化武器,是大规模范围屠杀及破坏毁灭的区域战略武器,针对的目标不一定局限于特定军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