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绩(188年-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官吏,官至郁林太守、偏将军。为《二十四孝》中怀桔遗亲的主角。
其父亲陆康在担任庐江太守时,与诸侯袁术有来往。陆绩六岁时,在九江面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陆绩却暗中收起三颗。当要离去时,陆绩拜辞袁术,但三颗橘子却在怀里跌在地上,袁术对他说:“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陆郎(陆绩)你作为宾客,但却私下收起橘子?)”陆绩跪下回答:“欲归遗母。(我想拿回家给母亲吃。)”袁术对此感到十分稀奇。
孙策占领江东后,在吴郡(今苏州),张昭、张纮、秦松作为上宾,一起讨论四海并未泰平,须要用武功来平定,当时陆绩因年少未能与他们同坐,便在远处大声说:“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当年管夷吾在齐桓公下任相,九次聚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说:‘远处的人不服从,便修正文德,他们便会来。’现今讨论的人不务求怀取道德的技术,而只是崇尚武功,我陆绩虽是年幼无知,但还未能安心。)”张昭等人对他甚为异奇。
后孙策死,孙权继承事业,辟陆绩为奏曹掾,后转任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给予二千兵。不过陆绩有脚疾,而学养深厚,为官不是他的志向。虽有参加军事,但著述并没有废弃,曾为易经作,又作浑天图。自知将会逝世,便作辞说:“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遘疾遇(逼)厄,遭命不幸(永),呜呼悲隔!(有汉室志士吴郡陆绩,幼时整修诗经、书经,成年时擅长于礼经、易经,受命南征,遇上疾病,遭遇命运的不幸,呜呼悲隔!)”又说:“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由今开始,六十年以后,车可同轨道,书可同文字,遗恨我不能看见。)” 指的就是晋朝统一天下。后逝世,享年三十二岁。
陆绩容貌雄壮,博学多才,观星、历法、算数、易占都十分擅长、喜爱,而脚有疾病,不能随意走动。不过相识的人不分年龄、地区,如虞翻、庞统都是陆绩好友。
原本论辈份陆绩才是吴郡陆氏家主,但因其年纪幼小,由较年长的堂侄陆逊协助。
《三国志》评曰:“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陆绩之于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陆瑁笃义规谏,君子有称焉。吾粲、朱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二十四孝》诗曰:“孝顺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事堪奇。”
有陆绩廉石压船的传说,电视剧《廉石传奇》就是以此传说为蓝本拍摄。郁林石:吴陆绩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能道海,乃取一大石置舟中以归。人号郁林石。
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东吴群儒,其中陆绩认为曹操虽然蛮横但作为功臣之后肯定其政权正当性,并质疑刘备出身不好无法与之抗衡。诸葛亮首先将“怀橘遗亲”的孝行改称为“席间盗橘”的恶名,并强调曹操逾越人臣规范败坏家门,而高祖身为亭长也能领有天下,出身不好并不羞耻,大声斥责对方,让陆绩无话可说。
《廉石传奇》以陆绩为主角,由于荣光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