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格·毕希纳

✍ dations ◷ 2025-08-17 12:32:42 #1813年出生,1837年逝世,德语作家,德国剧作家,黑森人

卡尔·格奥尔格·毕希纳(Karl Georg Büchner,1813年10月17日-1837年2月19日),德国作家、革命家。他所撰写的悲剧《丹东之死》(《Dantons Tod》)是现代思想史上的一块路碑。其主要作品有政治宣传册《黑森快报》,小说《伦茨》,戏剧《雷昂采与雷娜》。

格奥尔格·毕希纳1813年生于达姆施塔特附近的黑森。19岁时开始学习医学。在学习自然科学之外,他也撰写了许多文学作品和政治宣传册。

21岁那年,毕希纳通过一篇名为《Der hessische Landbote》的政治小册子而出名。在这份传单中,他和其他的作者号召民众起来革命。在传单中可以找到许多引用的词句“和平的人民!战争的宫殿!”他认为故乡的社会秩序是劳动者贫穷和苦难的根源。在传单散布之后,他和其他的作者也将遭到逮捕。

毕希纳逃到了法国的斯特拉斯堡,之后他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丹东之死》(《Dantons Tod》)上演于法国大革命时期, 毕希纳也把自己的政治观点写进其中。在完成喜剧《莱昂斯和莱娜》(Leonce und Lena)之后,他撰写了戏剧《Woyzek》。在这第三部也或许是最重要的著作中,他深入剖析了社会的苦难和不公平性。

格奥尔格·毕希纳生命的最后两年是在苏黎世度过的,期间他完成了关于鱼类神经网络的科学论文。不久之后,年仅23岁的毕希纳死于伤寒。他的剧本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也将继续在全世界上演。

德语文学的最重要文学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以他为名。


相关

  • 单倍群O-M175单倍群O-M175(英语:Haplogroup O-M175)是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群之一,主要分布于东亚与东南亚,源于单倍群NO。单倍群O首次出现于距今约3万年前,出现地为东南亚或东亚,是单倍群NO-M214
  • 结合能结合能(英语:Binding Energy)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结合成更大的微粒释放的能量,或相应的微粒分解成原来的粒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这两种表述是等价的。比如质子和中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放
  • Ching chongching chong、ching chang chong是一个贬义词,经常被某些美洲人用来嘲弄华文使用者、华裔甚至其他外貌类似华裔的东亚人。一些评论认为该词语具有侮辱性质,指出有诸多针对东亚
  • 樊春海樊春海(1974年3月-),汉族,江苏张家港人,中国化学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核酸分析化学、DNA纳米技术、生物光子学等。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
  • 巴罗达 (古吉拉特邦)巴罗达为印度古吉拉特邦人口第三多的城市,仅次于艾哈迈达巴德和苏拉特,也是该邦四大人口逾百万的城市之一。该市面积148.22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2,065,771人;地处Vishwamitri Riv
  • 李伯遇李伯遇(?-?),字载纯,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福建乡试第四十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二十名进士。隆庆二年(1568年)官广东惠州府知府。不事私蓄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坐标:42°54′5.5″N 129°27′52.67″E / 42.901528°N 129.4646306°E / 42.901528; 129.4646306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韩语:연변조선족자치주 도서관),简称延边图书馆(韩语:연
  • 唐格拉唐格拉(Tangla),是印度阿萨姆邦Darrang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7313(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7313人,其中男性9382人,女性7931人;0—6岁人口1780人,其中男897人,女883人;识字率76.30%,
  • 王牌特工:源起《王牌特工:源起》(英语:)是一部于2021年上映的英美合拍动作冒险片,由马修·沃恩执导,卡尔·盖达塞克(英语:Karl Gajdusek)撰写剧本。电影改编自漫画《王牌特工》,为2015年电影《王牌
  • 陈大天陈道贤(英语:Daniel Chen,1988年4月13日-),因在综艺节目中,詹惟中老师建议改艺名为陈大天,旧艺名小虾,是初恋女友为他取的昵称,台湾艺人,擅长模仿。大学就读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戏剧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