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拟人化

✍ dations ◷ 2025-08-15 12:00:24 #萌拟人化

萌拟人化是拟人化的一种形式,指对非人类的对象拟人化、并将受仿对象的特点加入萌的元素。或是借Cosplay行为把该等角色扮演出来;属于二次创作的其中一种手法。

拟人化概念与拟人化角色之创立,旨在从人类的角度出发,把商品/事物给模拟或演化成人形(或类人形)或其他具有智慧的形体,甚至从该商品/事物之机能、特性、传奇等成分元素经拟人化手法转绎和取其一些关键元素作处境翻译并设入该拟人化角色当中,给予人们对该商品/事物一份亲切感和耳目一新的感觉,帮助加深人们对该其之直接印象,以收增强宣传该商品/事物或其引申意识思想等之效。

由于拟人化的变绎手法细节变数无穷,加上有额外加工改造拟人化角色以表达另类讯息的可能,不同手笔、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对某商品/事物的拟人化效果也就不尽相同。以商品/事物拟人化设计的构思来说,大致可分为两类:

以上两种拟人化设计塑造手法,使商品/事物富有人情味和个性化。再通过各种可行的表达/呈视形式(文字、漫画、动画、游戏或Cosplay等)来强调商品/事物的特征,把其动作、言语与该商品/事物本身直接联系起来,凸显宣传效果。

萌拟人化手法常见的类型以蓝本和例子来分:

娘化,又称“萌娘化”,指的是将任何人物或者事物赋予女性的性格、外貌、衣着等的行为和过程,是萌拟人化的一种。现在的娘化,一般是指萌化的娘化,就是用萌系手段进行的女性化,是伴随着日本ACG次文化发展而兴起的。在日本漫画、动画和电子游戏中,很多本来是男性的角色都会被娘化,变成萌系女性的形象,因为娘化的角色能更吸引观众和玩家,尤其是男性。目前网络和虚拟文化中的娘化情况非常普遍,甚至一些历史和宗教角色都被描绘成女性。“Japanizing Beam!”(娘化光线)是一个揶揄这种现象的词汇,用以讽刺无论任何事物都会被娘化。

以下是少数萌拟人化手法的特殊类型和例子:

拟人化Cosplay乃就拟人化角色度身特别制造服饰或兽皮衣,在了解受扮者之历史、传奇、时事等背景资料的准备下,并配合道具、化妆、身体语言等来扮演该等拟人化角色。部分角色更会加上蕾丝花边、优雅饰物与剪裁等作装备(属于二次创作手法)。更大胆的更会学习中式古代画作常用手法“抽象”,采取形像上较抽象的拟人化,例如以另类线条和剪裁比喻一些结构,使之较有更浓厚的艺术和虚幻气息。

相关

  • 白介素-1结构 / ECOD介白素-1包括11种细胞因子,在机体控制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细胞因子的发现始于1943年至1948年间,Menkin和Beeson对兔子腹腔细胞释放的致热原蛋白质
  • 厌氧发酵发酵作用(英语:fermentation)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
  • 自转转动,是指物件旋转的运动。三维物件绕着旋转的轴称为转动轴或旋转轴,若旋转轴通过物体的质心,则称此物体在自转,而此轴称为自转轴。恒星和行星都会自转,小天体亦大多会自转。作为
  • 输出入银行中国输出入银行(简称输出入银行或输银)依据《中国输出入银行条例》,在中华民国财政部监管下所设立的国营之输出入信用专业银行,因此,每年的年度经营预算都需经立法院审议后方可执
  • 爱新觉罗清朝: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诏书》)爱新觉罗氏(满语:ᠠᡳ᠌ᠰᡳᠨᡤᡳᠣᡵᠣ,穆麟德:Aisin Gioro,太清:Aisin Giuro),是清朝国姓。清朝皇室以《爱新觉罗宗谱》来记录宗族成员。爱
  • 甜叶菊甜叶菊(学名:)又名甜菊,是菊科甜菊属的一种,原生于南美洲。是生产甜菊糖——一种重要的食用甜味剂及代糖的重要作物。本种原生于巴拉圭及巴西等地,作为经济及药用作物而被引种到世
  • 波段配置规划波段配置规划是一个计划,用于使用无线频率的特定波段,属于电磁频谱的一部分。每个波段计划定义所包含的频率范围,包括频道是如何被定义,和频道所带出的资讯。阐述在波段配置规划
  • 马丁·齐尔恩鲍尔 马丁·R·齐尔恩鲍尔(德语:Martin R. Zirnbauer,1958年4月25日-),德国物理学家,科隆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 克里斯塔普斯·波尔辛吉斯克里斯塔普斯·波尔辛吉斯(拉脱维亚语:Kristaps Porziņģis,1995年8月2日-),生于拉脱维亚利耶帕亚,为拉脱维亚职业篮球运动员。现效力于NBA联盟达拉斯独行侠,场上位置为大前锋/中锋
  • 任兰枝任兰枝(1677年-1746年),字香谷,号随斋,室名见南楼。江苏省江宁府溧阳县(今常州市溧阳市)人,清朝政治人物,擅长诗、古文辞。早年为邑庠生。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恩科榜眼。授翰林院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