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书带蕨

✍ dations ◷ 2025-05-19 12:42:09 #书带蕨属,附生植物,1997年描述的植物

海南书带蕨,是书带蕨属的一个物种,原分布于中国海南省(三亚、白沙、陵水、儋县、乐东)、云南省(河口)及越南北部。

2003年李荣文在台湾台北市北投唭哩岸山进行生态总体调查发现共约130株海南书带蕨孢子体聚落。2005年高卉、张宪春等依据1995、1997年Edmund H. Crane对书带蕨科的研究成果,将中国蕨类分类原为书带蕨科与车前蕨科合并成书带蕨科,原有的Vittaria成员应属Haplopteris,因此海南书带蕨的学名更动为 Haplopteris hainanensis (C. Chr. ex Ching)。

2003年8月,李荣文进行唭哩岸山生态总体调查时,发现海南书带蕨族群。当时普调全区发现孢子体植株总量约130余株,其后因天灾、动物、人类不当采集等危害与自然老死,至2006年6月底只剩50余株。至2007年底,因盗采严重,成熟植株剩下不到十株,有灭种危机。2008年普调生长海南书带蕨配子体岩壁约3平方米。

该地区海南书带蕨苞子体个体附生岩壁苔藓层或桫椤(笔筒树)基部上,比旁边的姬书带蕨个体耐旱。配子体密生附生岩壁上,条件适合处密生孢子体,少许可长大成株形成孢子体聚落。孢子体幼生期只长营养叶,成熟后才长孢子叶,初熟个体营养叶与孢子叶共存,老熟体只剩细长孢子叶,枯萎叶片宿存不掉落。营养业叶形汤匙状,长约1-7公分,每年初春新抽营养叶2-3片。个体成熟后开始长孢子叶,初生孢子叶叶形半汤匙与线形状,长约10公分。孢子囊群着生在叶片后半段。成熟孢子叶线形,宽约0.5-1公分,长约10-35公分,孢子囊群分布叶背两侧近叶缘深陷凹槽中,每年初春(约2-3月)抽新孢子叶1-8片,新孢子叶红色,清明前后转绿色逐渐长出孢子囊群。与中国产海南书带蕨植株附生于蒲葵树干上不同。少数昆虫会啃食海南书带蕨嫩叶,已纪录到有蝗虫类等,属杂食性昆虫,尚未纪录到以海南书带蕨为寄主植物之昆虫。

早在1995年,刘以诚等人曾在台北市剑潭山西向岩壁卧龙岗裸露岩壁发现疑似海南书带蕨配子体与幼生孢子体。此处岩壁于2008年实地观察没有发现成熟营养叶与孢子叶个体,长有配子体岩壁约1.5平方米。

初步判断海南书带蕨的孢子随着在越南或中国南方发展之强盛热对流雷雨包,经强盛西南气流输送台湾北部降水落地后萌芽生长。

相关

  • 硫醇硫醇或巯(Thiol)是包含巯基官能团(-SH)的一类非芳香化合物,是一类有机硫化合物。可以看成醇中的氧原子被硫原子替换。硫醇中,硫原子为不等性sp3杂化态,两个单电子占据的sp3杂化轨
  • 司马贺赫伯特·亚历山大·赛门(英语: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年6月15日-2001年2月9日),汉名为司马贺,美国著名学者、计算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公
  • 清晰法案清晰法案(为成法律前即众所周知的C-20草案)(英语:The Clarity Act)是由加拿大国会立法通过,条文定义了加拿大政府在一个省进行可能脱离联邦的投票时加入协商讨论。这规定为了进行
  • 川边经略使经略使是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一种地区性军政职务(另一种为巡阅使)。1913年6月北洋政府废川边镇抚使,另设川边经略使兼都督衔主持西康军事行政。1914年1月改为川边镇守使。节
  • 山体滑坡山体滑坡(英文:Landslide),又称山崩、山泥倾泻或土溜,是指在重力的影响下块体沿着一段山坡下滑的坍方现象。若是土体坍方时,混和雨水或河水则演变成土石流。地滑又称走山,是融合岩
  • 小嶝岛小嶝岛为中国福建外海岛屿,行政区划上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小嶝岛本属泉州府同安县翔风里,1912年属思明县,1914年属金门县。1949年被解放军占领。2003
  • 大沽河大沽河是位于中国山东省东部的河流,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20世纪80年代开辟为青岛市主要的城市供水水源地。发源于招远市阜山,流经莱西市、平度市、青岛市即墨区、胶州市、城阳
  • 肉体 (神学)在基督教中,“肉体”用来隐喻罪的倾向。保罗在罗马书7:18描述了它们之间的关联:在宗教语言中,“肉体”特别隐指性方面的罪。
  • 奥地利-埃斯特的洛伦兹大公 (比利时亲王)奥地利-埃斯特大公,洛伦兹亲王(德语:Lorenz Habsburg-Lothringen;英语:Prince Lorenz of Belgium, Archduke of Austria-Este,全名:洛伦佐·奥托·卡尔·阿梅迪乌斯·玛利亚·庇护
  • 1985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1985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1985年6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