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书带蕨

✍ dations ◷ 2025-04-28 11:39:29 #书带蕨属,附生植物,1997年描述的植物

海南书带蕨,是书带蕨属的一个物种,原分布于中国海南省(三亚、白沙、陵水、儋县、乐东)、云南省(河口)及越南北部。

2003年李荣文在台湾台北市北投唭哩岸山进行生态总体调查发现共约130株海南书带蕨孢子体聚落。2005年高卉、张宪春等依据1995、1997年Edmund H. Crane对书带蕨科的研究成果,将中国蕨类分类原为书带蕨科与车前蕨科合并成书带蕨科,原有的Vittaria成员应属Haplopteris,因此海南书带蕨的学名更动为 Haplopteris hainanensis (C. Chr. ex Ching)。

2003年8月,李荣文进行唭哩岸山生态总体调查时,发现海南书带蕨族群。当时普调全区发现孢子体植株总量约130余株,其后因天灾、动物、人类不当采集等危害与自然老死,至2006年6月底只剩50余株。至2007年底,因盗采严重,成熟植株剩下不到十株,有灭种危机。2008年普调生长海南书带蕨配子体岩壁约3平方米。

该地区海南书带蕨苞子体个体附生岩壁苔藓层或桫椤(笔筒树)基部上,比旁边的姬书带蕨个体耐旱。配子体密生附生岩壁上,条件适合处密生孢子体,少许可长大成株形成孢子体聚落。孢子体幼生期只长营养叶,成熟后才长孢子叶,初熟个体营养叶与孢子叶共存,老熟体只剩细长孢子叶,枯萎叶片宿存不掉落。营养业叶形汤匙状,长约1-7公分,每年初春新抽营养叶2-3片。个体成熟后开始长孢子叶,初生孢子叶叶形半汤匙与线形状,长约10公分。孢子囊群着生在叶片后半段。成熟孢子叶线形,宽约0.5-1公分,长约10-35公分,孢子囊群分布叶背两侧近叶缘深陷凹槽中,每年初春(约2-3月)抽新孢子叶1-8片,新孢子叶红色,清明前后转绿色逐渐长出孢子囊群。与中国产海南书带蕨植株附生于蒲葵树干上不同。少数昆虫会啃食海南书带蕨嫩叶,已纪录到有蝗虫类等,属杂食性昆虫,尚未纪录到以海南书带蕨为寄主植物之昆虫。

早在1995年,刘以诚等人曾在台北市剑潭山西向岩壁卧龙岗裸露岩壁发现疑似海南书带蕨配子体与幼生孢子体。此处岩壁于2008年实地观察没有发现成熟营养叶与孢子叶个体,长有配子体岩壁约1.5平方米。

初步判断海南书带蕨的孢子随着在越南或中国南方发展之强盛热对流雷雨包,经强盛西南气流输送台湾北部降水落地后萌芽生长。

相关

  • 法国历史法国历史开始于人类第一次踏足这片后来被称为法兰西的土地。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起,就陆续有人定居于此。到了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凯尔特人又源源不断地涌入。后来,公元
  • 法属南部领地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法语:Terres australes et antarctiques françaises,缩写为TAAF)简称法属南部领地,是法国的一个海外领地。它包含以下地区: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无常住居民,人口
  • 安德烈雅·佩伊奇安德烈雅·佩伊奇(1991年8月28日-),澳大利亚藉波斯尼亚裔,跨性别女性超级模特儿,变性前名称为安德烈(Andrej)。据报安德烈17岁于麦当劳工作时被星探发掘,亦有说她在墨尔本中学的游泳
  • 昆士兰科技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英语: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缩写:QUT),中文简称昆科大,又译为昆士兰理工大学,设于澳州联邦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现为昆士兰州
  • 蛋白质资料库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简称PDB)是一个专门收录蛋白质及核酸的三维结构资料的数据库。由Worldwide Protein Data Bank监管。PDB可以经由网络免费访问,是结构生物学研究
  • 史都华·哈默洛夫史都华·哈默洛夫(Stuart Hameroff ,1952年7月16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麻醉学系与心理学系教授、意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天敌 (消歧义)天敌可以指
  • R-重子超对称R-重子是一种假想中的复合粒子,属于奇异重子,因其与重子的标准模型不同。目前并没有实验证据以确认其存在,引入这种粒子是用以解释反常的现象。R-重子具有三颗夸克和一颗
  • 薤白中药薤白,为以下葱属植物的白色鳞茎:
  • 徐尚徐尚(1535年-?年),字志伯,四川重庆府涪州人,军籍,治《易经》,年二十八岁中式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九名进士。二月二十六日生,行一,曾祖徐得中;祖徐曰祖;父徐行;母周氏。具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