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反卫星导弹试验

✍ dations ◷ 2025-09-03 10:3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器试验,反卫星导弹,2000年代中国航天,2007年航天,2007年中国,2007年1月

2007年中国反卫星导弹试验是指中国于2007年1月11日进行的一次反卫星导弹试验。在该试验中,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8°14′49″N 102°01′30″E / 28.247°N 102.025°E / 28.247; 102.025)发射的一枚开拓者一号火箭携带动能弹头,以反方向8公里/秒的速度,击毁了轨道高度865公里,重750公斤的该国已报废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C,是自1985年美国发射ASM-135反卫星导弹摧毁P78-1人造卫星以来首次成功的人造卫星拦截试验。

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最早报道了该事件,该报道内容于2007年1月18日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发言人所证实。中国政府最初并未公开表态,直至外交部2007年1月23日正式承认了该试验。中国在事前已经就该试验通知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

数个国家对该试验提出了负面的回应,并强调太空军备竞赛的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其他国家)没有必要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并强调“中国原则上主张和平利用太空,反对太空武器化,亦从不参与太空武器竞赛。”2008年7月中国与俄罗斯联合在日内瓦军缩会议上提出了“防止在外太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

该测试是历史上产生太空垃圾数目最多的单次事件。估计共造成了2300件以上(2007年12月13日的数据显示)的可被追踪的(尺寸大于高尔夫球)、35000多片大于1厘米的和100多万个大于1毫米的太空垃圾。由于在目标卫星的轨道高度大气阻力非常小,这些太空垃圾将在轨道上运行数十年后才能被逐渐耗尽,尤其是动能较大的大型碎片。NASA在2013年根据太阳反射的轨道估算,表示到了2035年大约还有四分之一的大型碎片(大于10公分)会在高层轨道上。

2013年1-2月间,俄罗斯BLITS卫星受到太空碎片撞击而受损无法工作,科学家分析最有可能的碎片来源是2007年中国反卫星导弹试验中被击中的风云一号C碎片。

相关

  •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英语:Macroeconomics,来自希腊语前缀makro-意为“大”+经济学),是指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
  • 嵌合体嵌合体(英语:chimera、genetic chimerism、chimaera),又名奇美拉现象,是动物学的一种特殊现象,指动物的两颗受精卵融合在一起身为一个个体并成长。嵌合体的英文名称Chimera,是源自
  • 克林菲尔德症候群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s syndrome)或称XXY、47XXY综合征、俗称次雄性综合征,是一系列由于男性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所导致的疾病。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不孕。通常症状都
  • 何积丰何积丰(1943年8月-),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形式化方法;高可信与
  • 伊内德伊内德(英语:Merhotepre Ini),埃及第十三王朝国王。人们曾经认为他的金字塔中的小金字塔建于萨卡拉,但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被发现。
  • 隆庆隆庆(公元1567年-1572年)是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明朝使用隆庆这个年号一共6年。隆庆年间,明朝采取一系列新政,重振国威,史称隆庆新政。隆庆六年六月明神宗即位沿用。寓意兴隆、喜庆
  • 乌拉乌拉(满语:ᡠᠯᠠ,转写:Ula,1561年-1613年),为明朝中后期海西女真四部之一,满语原意为“江”,因其都城位于松花江上游(今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而得名,统治者姓乌拉那拉氏,最早可追溯
  • 中海岸中海岸(Central Coast)又译中央海岸,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个统计分区,位于悉尼以北及纽卡素以南之间的海岸。现时中海岸所辖之两个小区合计有人口304,600,是纽省以人口计的
  • 法兰克福条约法兰克福条约 (法语:Le traité de Francfort) 是由德国与法国于1871年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订,由此结束了普法战争。条约条款非常苛刻,令战败的法国与战胜的德国结怨,引起了法国
  • 簋(拼音:guǐ,注音:ㄍㄨㄟˇ),是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食器兼礼器,用来盛放谷物饭食。器身横截面为圆形,器腹较深,有圈足。簋的形制多样,无盖(英语:Lid)或有盖,无耳、两耳或四耳,圈足下或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