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体外途径

✍ dations ◷ 2025-02-23 20:20:37 #质体外途径
质外体(英语:apoplast)是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围由细胞壁、细胞间隙和导管组成的系统,它是养分运输的重要途径,并有贮存养分和激活养分的功能。质体外途径(apoplast pathway)是相对于共质体途径的另一种无机盐运输方式,和共质体途径同为高等植物把水及无机盐从土壤运送到木质部的方法。质外体一词为1930年由德国植物学家恩斯特·闵希(英语:Ernst Münch)所取,用以与共质粒区别。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由根吸收之后,不输入细胞内,就沿着细胞壁中的空隙从表皮、皮层到内皮层,进入木质部。但是内皮层细胞壁中有不透水的凯氏带,会阻止水及离子的运送,因此到内皮层时,会又转为共质体途径,往细胞内部运送到木质部的导管。

相关

  • 自然医学自然医学(英语:Naturopathy,或Naturopathic Medicine),又称自然疗法,起源于19世纪欧洲的非主流医疗方式,通常被归类在替代医学中。自然医学把人体视为一个整体,相信人体存在生命力,有
  • 脂质体脂质粒(英语:Liposome)也称为微脂粒,是一种具有靶向给药功能的新型药物制剂。脂质粒是利用磷脂双分子层膜所形成的囊泡包裹药物分子而形成的制剂。由于生物体质膜的基本结构也是
  • 全身症状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症状(英语:symptom)又称病状,医学术语,在疾
  • 蛲虫病蛲虫(学名:Enterobius vermicularis,英文Pinworm),别名:针状虫、坐虫,线虫动物门中的一类肠道寄生虫,是蛲虫病的病因。在全世界均有其分布。成虫虫体外型有如粉红色线头,前端有三片
  • 上皮囊肿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是一种皮肤症状,又称粉瘤,通常用来指表皮样囊肿或毛囊囊肿(英语:Trichilemmal cyst)。然而这两种囊肿都不是由皮脂腺引起的。因此技术上说这两种囊肿都
  • 至今全新世(Holocene)(旧称冲积世(Alluvium,该词汇现指冲积层),日语称完新世)是最年轻的地质年代,从11700年前开始。根据传统的地质学观点,全新世一直持续至今,但也有人提出工业革命后应该
  • 异丙安替比林异丙安替比林(英语:Propyphenazone)是一种安替比林的衍生物,具有类似的止痛药和退烧药(英语:antipyretic)作用。
  • 甚高频甚高频(英语:Very high frequency,常用缩写:VHF),是指频带由30MHz到300MHz的无线电电波。比VHF频率略低的是高频(HF),比VHF频率略高的是特高频(UHF)。VHF多数是用作电台及电视台广播,同
  • 奎孕酮奎孕酮(英语:Quingestrone)也称为孕酮-3-烯醇环戊醚(progesterone 3-cyclopentyl enol ether,PCPE)是一种黄体制剂药物,在1962年起用作复合口服避孕药,但在意大利等国已不再使用奎孕
  • 上萨瓦省上萨瓦省(法语:Haute-Savoie)是法国的一个省(74),为历史上萨伏依的一部分,这个省份和萨瓦省、安省接壤,同瑞士和意大利毗连。在1860年以前,这个地区属于萨瓦公国。5个海外省及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