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殖器疣 (尖锐湿疣)
✍ dations ◷ 2025-04-24 18:42:09 #生殖器疣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英语:Genital warts),也称性器疣或性病疣,俗称椰菜花或菜花,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常见临床症状为菜花状肉芽,常发于生殖器,肛门等部位。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HPV)引起。属DNA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为50~55nm。主要感染上皮细胞,人是唯一宿主,组织培养尚未成功。应用核酸杂交技术,现已知HPV至少有28型。在临床上HPV的类型与引起某些不同种类的疣相关。其中HPV6、11、16和18可经性传播而引起尖锐湿疣。患者接触受感染的人后,会在两个星期至八个月内长出性器疣。患者也有身体其它部位如手臂、头及面部、颈背部甚至腹脐部产生湿疹皮炎的可能。男性患者最常见的病征,包括阴茎、阴囊或肛门长出一些痒或不痛的肉色小粒。女性患者的外阴周围或阴道内会长出椰菜花状的肉粒,患者一般难以察觉。如疣生长在女性的子宫颈,则可能会引致轻微出血。性器疣的患者不会引致严重的并发症。女性则会增加患子宫颈癌的患病机会。数据显示90%的子宫颈癌与HPV病毒有关。尖锐湿疣常与男性阴茎珍珠疹、女性假性湿疣等混淆,有的造成误诊。需要注意的是珍珠疹、假性湿疣都是无害的。醋酸白试验能够鉴别是否是尖锐湿疣。尖锐湿疣是由直接接触患者外露的伤口传播,一般经由性行为感染。间接接触包括马桶,私人衣物等,都会引起感染,而且难以透过一般的清洗和消毒过程去消灭病原体。避孕套并不能起到充分的保护作用,因为避孕套无法遮住所有受感染的部位。唯一保险的预防办法,是避免自身的皮肤与受感染的组织直接接触。有极少病例显示,口交可能令口腔及喉咙生疣。
相关
- 生物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物 (拉丁语,德语: Organismus, 英语:Organism,又称有机体)是指称类生命的个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万种
- 四氯乙烯四氯乙烯,又称全氯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学品,被广泛用于干洗和金属除油,也被用来制造其他化学品和消费品。室温下是不易燃的液体。容易挥发,有刺激的甜味。很多人在空气含有百万分之
- 口服口服给药(英语:Oral administration) (per os) 是一种给药途径,通过嘴吞服药物使其在体内发挥作用。许多药物都可以口服给药,因为其往往在全身产生作用,通过血流输送到身体的各个
- 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或称研究所、研究院、研究机构,是指以研究或研发为目的之设施、组织或机构。所做的研究通常都会聚焦于一个特定的领域。一个研究中心可能同时具有不同的学科或专业,同
- 类毒素类毒素(toxoid)是一种细菌毒素(一般是外毒素),在经过化学处理或加热后,其毒性已被抑制,甚至没有毒性,但包括免疫原性在内的其他特性仍保留。若类毒素用来作为疫苗接种,会产生免疫反应
- 马凡氏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为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马凡氏综合征为体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生于FBN1基因(位于第15对,q21.1位置上),负责编码结缔蛋白原纤蛋白(fibrillin-1;一种
- 孢子孢子(英语:Spore,汉语拼音:bāo-zǐ,注音符号:ㄅㄠ ㄗˇ)是一种脱离亲本后能发育成新个体的单细胞或少数细胞的繁殖体。孢子一般有休眠作用,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自有的传播能力,并再
- 不等鞭毛类不等鞭毛总门(学名:Heterokonta)旧为不等鞭毛门,是真核生物的主要演化支之一,已知的下辖物种超过10万个物种,当中大多数属于藻类,从多细胞的大型藻类海带,到单细胞的各种浮游硅藻,这
- 蚊子蚊科(学名:Culicidae)是昆虫纲双翅目之下的一个科。该科生物通常被称为蚊或蚊子,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绝大多数蚊科的雄蚊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蚊则外寄生于其他生物表
- 副粘液病毒亚科副黏液病毒亚科(Paramyxovirinae),属于副黏液病毒科,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