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繁殖

✍ dations ◷ 2025-08-27 02:30:51 #无性繁殖
无性生殖是指生物体不以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方式,也就是不经由减数分裂来产生配子,直接由母体细胞分裂后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孢子繁殖(英语:Sporogenesis)、分裂生殖、出芽生殖、断裂生殖和营养器官繁殖、孢子繁殖等。这种生殖的速度通常都较有性生殖快很多。但是,这种生殖方式的生物常常会因为其后代无法适应新环境而灭绝,这也是无性生殖的缺点之一。 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有时也被视为无性生殖的一种,但有别于其他的无性生殖方法,孤雌生殖仍会经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脊椎动物大多无法行无性生殖,但有些会行孤雌生殖。又叫裂殖,通常是单细胞生物所行的生殖方式。该种生物直接行细胞分裂后就可产生两个(或更多)新个体。例如:草履虫、变形虫以及多数的细菌等。通常是多细胞生物受外力作用断裂成2段或多个片段后发育为新个体。例如:海星、涡虫等。某些生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本身的个体上会长出一个较小的芽体。这个芽体在经过不断的细胞分裂后,会形成一个和母体相似的形体,到最后则会脱离母体,成为一个独立的新个体。例如:海绵、水螅、酵母菌等。(但水螅还是可以行有性生殖。)有些生物能产生大量的孢子,而孢子经过各种不同的管道散播到适当的环境中后,就能够萌发成新个体。例如:多数的霉菌和菇等。注意孢子繁殖不一定是无性生殖,如藓苔、蕨类以及有些霉菌的孢子为减数分裂而来。大多数植物的生殖方式之一,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通过分根、嫁接、扦插等方式与母体脱离后,即能够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例如:甘薯利用块根、马铃薯利用块茎、落地生根以及石莲利用叶、草莓利用匍匐茎、洋葱利用鳞茎以及万年青利用茎等。瑞典发现最古老树木(英语:oldest trees)en:Old Tjikko,已经有9,500年寿命,至2016年仍在生长。外电引述报道,瑞典于默奥大学(英语:Umeå University)的科学家,2004年在一个国家公园做树木普查时,发现这棵4米高欧洲云杉,经过碳14年代测定法检定,发现树木的根至少有9,500年历史,但树干相对年轻。科学家指出,这颗树能存活这么久,相信因为这种树可以无性繁殖。人工的无性繁殖又称克隆。将植物组织放入含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容器,组织会行细胞分裂而发育为新个体。此方法常用来培养高价且不易自然繁殖的生物,如兰花和金线莲。许多商业栽培的真菌也使用无性繁殖,将菌丝分开后即可长成许多个体。

相关

  • 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克拉霉素克拉霉素也称为甲红霉素,商品名为Biaxin,是一种用来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了链球菌性喉炎、肺炎、皮肤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莱姆病等,大多是口服药物形式。常见副作
  •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Vancomycin,INN)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感染的抗细菌药抗生素。治疗皮肤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骨关节感染以及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
  • 病症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症状(英语:symptom)又称病状,医学术语,在疾
  • FICD-10 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英语:ICD-10 Chapter V: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F10–F19)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ICD-10规定的
  • 助产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接生员泛指一切从事接生工作,帮助产妇
  • 绿弯菌门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一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细菌,又称作绿非硫细菌,尽管还有一部分称作热微菌的细菌也属于绿非硫细菌。它们具有绿色的色素,包括作为反应中心的菌绿素a和
  • 海底火山海底火山,是大洋底部形成的火山。海底火山的分布相当广泛,海底火山喷发的熔岩表层在海底就被海水急速冷却,有如挤牙膏状,但内部仍是高热状态。海底火山产生的岩浆约占全年总量的
  • 自养自养生物,也称为生产者(producer,autotroph),在台湾称为自营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少数微生物,它们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
  • 杆菌杆菌,指外观呈杆状的细菌。根据其排列组合,可分为单杆菌,双杆菌和链杆菌。杆菌的样例有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幽门螺杆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