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ub4/subHsub4/subFe(CO)sub3/sub

✍ dations ◷ 2025-07-08 22:10:12 #C<sub>4</sub>H<sub>4</sub>Fe(CO)<sub>3</sub>
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系统命名为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0)(化学式:(C4H4)Fe(CO)3)是一种中心铁原子与环丁二烯和羰基形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这种特殊的配合物是有机化学中制备环丁二烯的主要前体之一。它最早由罗兰·佩蒂特(Rowland Pettit) 在1965年以环辛四烯为原料成功制备:环辛四烯氯化并重排生成7,8-二氯双环-2,4-辛二烯,后者继续与含碳碳三键的丁炔二酸二甲酯发生Diels-Alder反应,然后在200°C下热解,通过逆向Diels-Alder反应得到顺式二氯环丁烯。该化合物与九羰基二铁(可由五羰基铁光解制得)反应最终生成目标产物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表现出芳香性,因为它参与的一些反应可归属于芳香亲电取代反应:在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中,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与乙酰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反应生成乙酰基衍生物2;与甲醛和盐酸发生氯甲基化反应生成氯甲基衍生物3;在Vilsmeier-Haack反应中,它与N-甲基甲酰苯胺和三氯氧磷反应得到甲酰基衍生物4;而它的Mannich反应可制得胺的衍生物4。这些反应的反应机理与芳香亲电取代反应是相同的: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还是一种有机合成原料,例如它与二溴苯醌一起被硝酸铈铵氧化,再进行光化学反应形成基本骨架,再经过Favorskii重排反应形成四元环,最后脱羧得到立方烷:注:右下方物质少画了一根键施密特和格拉布斯分别独立研究了这个反应,以确定该分子间环加成反应过程是产生了游离的环丁二烯还是以金属配合物进行反应。他们都认为该反应经历了一个非手性的中间体,因此只能得到外消旋的产物。后来雷贝克的三相测试证实了环丁二烯中间体的存在。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能够释放出活泼的中间体,经过很少的几步操作就可以生成所需的环系。一些问题还处于研究之中,例如该化合物作为双烯体或亲双烯体的反应,以及环丁二烯二聚机理的竞争等等。

相关

  • 肌炎肌肉发炎(英语:Myositis)指的是肌肉发炎或肿胀。受伤、药物、感染、或自体免疫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肌肉发炎。 目前已知降脂药物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和fibrate(英语:f
  • 躁郁症躁郁症(英语:bipolar disorder,亦称双相情感障碍、情绪两极症,早期称为躁狂抑郁疾病、manic depression),是一种精神病经历情绪的亢奋期和抑郁期。情绪亢奋期(躁期)可分为“狂躁”或
  • 日本菜日本料理泛指日本的饮食方式,又称日餐、和食(日语:和食/わしょく Washoku ?;此名称更侧重于大和民族的饮食),是日本文化重要的一环。“日本料理”在日语解作“日本式烹饪”,但是此
  •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简称MAP)为医学上用来描述个体平均血压的词汇,其定义为一个心跳周期(英语:cardiac cycle)中平均的动脉血压。总周边血管阻力(Total Peripheral R
  • 萨里沙长矛萨里沙(希腊语:σάρισα)长约3.6到6.4米(12-21英尺)。其经由腓力二世引入马其顿方阵,来取代先前的希腊长枪(Dory)。萨里沙长矛光是枪尖的部分即约有50公分,其尾部装有铜钉使重心
  •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新华社译名室编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本提供规范化人名翻译的工具书。本书有姊妹篇《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外国人名按
  • 闭元音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闭元音(close vowel、high vowel(美国使用))是元音的一种,特征是舌头的位置尽可能接近上颚,而不产生属于辅音的过狭收缩。这个限定是由国际语
  • 雪球地球雪球地球(英语:Snowball Earth),是为了解释一些地质现象而提出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新元古代时候曾经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冰河期,以至于地球上的海洋全部被冻结,仅仅在厚达两公里的冰
  • 水葫芦凤眼蓝(学名:Pontederia 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梭鱼草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凤眼蓝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引进,广泛分布与世界各地,亦被列入世界百
  • 猛犸象猛犸象又称长毛象,古哺乳动物,是长鼻目象科中特化的一类象,属于猛犸象属(学名:Mammuthus),大小近似现代的象,周身覆盖有棕色长毛,门齿向上弯曲。猛犸象源于非洲,早更新世时分布于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