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sub4/subHsub4/subFe(CO)sub3/sub
✍ dations ◷ 2025-08-21 07:10:47 #C<sub>4</sub>H<sub>4</sub>Fe(CO)<sub>3</sub>
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系统命名为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0)(化学式:(C4H4)Fe(CO)3)是一种中心铁原子与环丁二烯和羰基形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这种特殊的配合物是有机化学中制备环丁二烯的主要前体之一。它最早由罗兰·佩蒂特(Rowland Pettit) 在1965年以环辛四烯为原料成功制备:环辛四烯氯化并重排生成7,8-二氯双环-2,4-辛二烯,后者继续与含碳碳三键的丁炔二酸二甲酯发生Diels-Alder反应,然后在200°C下热解,通过逆向Diels-Alder反应得到顺式二氯环丁烯。该化合物与九羰基二铁(可由五羰基铁光解制得)反应最终生成目标产物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表现出芳香性,因为它参与的一些反应可归属于芳香亲电取代反应:在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中,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与乙酰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反应生成乙酰基衍生物2;与甲醛和盐酸发生氯甲基化反应生成氯甲基衍生物3;在Vilsmeier-Haack反应中,它与N-甲基甲酰苯胺和三氯氧磷反应得到甲酰基衍生物4;而它的Mannich反应可制得胺的衍生物4。这些反应的反应机理与芳香亲电取代反应是相同的: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还是一种有机合成原料,例如它与二溴苯醌一起被硝酸铈铵氧化,再进行光化学反应形成基本骨架,再经过Favorskii重排反应形成四元环,最后脱羧得到立方烷:注:右下方物质少画了一根键施密特和格拉布斯分别独立研究了这个反应,以确定该分子间环加成反应过程是产生了游离的环丁二烯还是以金属配合物进行反应。他们都认为该反应经历了一个非手性的中间体,因此只能得到外消旋的产物。后来雷贝克的三相测试证实了环丁二烯中间体的存在。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能够释放出活泼的中间体,经过很少的几步操作就可以生成所需的环系。一些问题还处于研究之中,例如该化合物作为双烯体或亲双烯体的反应,以及环丁二烯二聚机理的竞争等等。
相关
- 子囊果子囊果(ascocarp, ascoma,複數為ascomata)是子囊菌门真菌的子实体,由许多菌丝紧密交织组成。子囊果内可能含有上百万个子囊,每个子囊内均可产生八枚子囊孢子。子囊果的形状多为盘
- 抵抗力免疫(英语: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
- 经济体系一群经济个体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关系,如礼物经济、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等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体系中个体间的通货可以互相兑换,任一个体的变动都会对总体造成
- 桑葚胚桑葚胚(拉丁文中的morus指的是桑葚的意思)是属于胚胎的早期发育,包含囊胚腔外围的细胞,包覆细胞外层的环带称为透明带。桑葚胚是合子胚胎分裂一直到32细胞时期,整个形状像一颗桑
- 抗真菌药物杀真菌剂(英语:fungicide)是指用来杀死或抑制真菌或真菌袍子的化合物或者生物体。真菌能够对农业产生严重的危害,例如严重减产,质量降低等。卵菌不是真菌,尽管它和真菌很相似,例如
-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FPS,ForMemRS,HonFRS(英语:James Prescott Joule,1818年12月24日-1889年10月12日),英国物理学家。在研究热的本质时,发现了热和功之间的转换关系,并由此得到
- 唐纳尔·汤玛斯爱德华·唐纳尔·托马斯(英语:Edward Donnall Thomas,1920年3月15日-2012年10月20日),美国医生,曾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大学教授。他曾任西雅图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英语:Fred
- 干燥器干燥器是一种实验室玻璃仪器,用于暂时储存对潮湿敏感的试剂。常见干燥器形状是一个带盖的玻璃缸,下部有一塑料圆盘隔开的隔层,用于装填干燥剂。使用时在缸体和盖结合处涂上凡士
- 色球藻目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是蓝藻门蓝藻纲的一个目,有害微生物铜绿微囊藻即属于此目。当水中悬浮物高居不下、温度上升、氧气不足、氨氮浓度升高等因素使水质恶化时,这种藻类即会
- 肉鳍鱼类肉鳍鱼总纲(学名:Sarcopterygii)是硬骨鱼类的一个演化支。此类鱼的特点是鱼鳍中有一个中轴骨,在前鳍的基部上有明显的肌肉组织与分开的两片腹鳍,和之后两栖动物和四足类动物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