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式203毫米Б-4型榴弹炮

✍ dations ◷ 2025-08-13 21:41:24 #203毫米火炮,苏联火炮,苏联二战武器

1931年式203毫米Б-4型榴弹炮(俄语:203-мм гаубица обр. 1931 г. (Б-4))是苏联早期一款重型榴弹炮,纳粹德国称之为“斯大林之锤”(Stalin's sledgehammer)。装备苏联炮兵的大本营直属大威力预备炮兵,用于摧毁德军筑垒要塞与城市攻坚战。

1926年5月17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和炮兵总局召开扩大会议,批准了红军现役火炮改造计划,决定研制203毫米的攻坚火炮。彼尔姆兵工厂负责研制火炮身管及炮瞄器材,布尔什维克工厂负责研制炮架。采用轻型坦克的行走装置的15172工程方案中标。1928年1月末完成图纸设计。1930年11月完成组装,投入试验。试验期间对设计修改了146处。1931年6月定性,在布尔什维克工厂投产装备红军。此后至苏德战争爆发,一直是苏联各大城市公开阅兵的重点装备。

履带式炮架重11吨,炮架尾部装有一对大直径辅助轮用于牵引。采用“共产国际”履带式拖拉机作为牵引车,牵引速度15千米/小时。采用特殊的双重驻退复进系统,炮身相对于炮床,炮床相对于大架均可以后退复进。

1939年12月19日,1个4门制的榴炮连在苏芬战争的霍京恩筑垒防线参战,以近距离直瞄摧毁芬兰军队的坚固永久筑垒要塞工事。1940年2月1日至3月13日苏芬战争最后阶段的作战中,共投入20多个炮兵连实施了270余次压制或抵近射击。

苏德战争爆发后,被德军缴获的火炮被授予“20.3cm H503(r)”的编号。苏军战略大反攻时,Б-4参与了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列宁格勒、齐尔塞、柯尼斯堡、但泽、柏林和措森等攻坚战。

1944年春季,使用KV-1坦克底盘制造了自行火炮,称S-51.

Template:SovArtyGPW

相关

  •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结构 / ECOD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英语: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或称为烯醇丙氨酸磷酸羧激酶或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简称为PEPCK,EC 4.1.1.32)是以一条单一肽链构成
  • 博奈尔岛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5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立国历史博奈尔(荷兰语:Bonaire)是加勒比海中一岛屿,现为荷兰的公共实体(英语:Public body (Netherlands)),与附近的荷兰王国构成国阿鲁
  • 潮汐力潮汐力是将物体压缩或拉伸的一种假想力,是由于引力场强度不同所导致的。潮汐力引发的现象如潮汐,潮汐锁定,天体分解,在洛西极限内环的生成,并在极端的情况下,造成物体的面条化。潮
  • 独立市独立市或独立镇是指不隶属于多用途地方政府的城市或城镇。在神圣罗马帝国,以及其(某种程度上的)继承国德意志邦联和德意志帝国,所谓的“自由帝国城市”(free imperial cities,主格
  • 林邓璐德林邓璐德(英语:Ruth Duncan,1921年-2015年9月16日),美国德克萨斯州拉巴克人,护士、海外基督使团宣教士,在南台湾照顾汉生病人多年。1921年,邓璐德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拉巴克,获护理学位
  • 突泉突泉可以指:
  • 滞洪池滞洪池(detention basin)是于河溪湖泊内、或邻接处、或支流上开挖出的区域,将地表径流暂时储存以收调节洪水功效,降低因为暴雨尖峰流量对下游低势地区所带来的伤害。一般来说,滞
  • 夏尔·库仑夏尔·奥古斯丁·德·库仑(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1736年-1806年),法国物理学家、军事工程师、土力学奠基人。库仑是法国著名军事工程学专家和物理学家,库仑最为知名的是他
  • 三氧化碲三氧化碲〔TeO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碲的化合价为+6。三氧化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红色的α-TeO3,一种是灰色的β-TeO3。α-TeO3的结构与三氟化铁相似,由加热碲酸至300°C制得。
  • 乔治·戴维·伯克霍夫乔治·戴维·伯克霍夫(英语:George David Birkhoff,1884年3月21日-1944年11月12日),美国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