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汐力
✍ dations ◷ 2025-04-26 12:39:42 #潮汐力
潮汐力是将物体压缩或拉伸的一种假想力,是由于引力场强度不同所导致的。潮汐力引发的现象如潮汐,潮汐锁定,天体分解,在洛西极限内环的生成,并在极端的情况下,造成物体的面条化。潮汐力产生的原因是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受到来自另一个物体的引力场强度不相同,在靠近引力场源那侧受到的引力大于远离的那侧,引力不均造成了物体被拉伸。所以,潮汐力是一种差动力,也是引力场的次级效应。天体受到的潮汐力的强度取决于该天体的大小和该天体与场源之间的距离。以月球在地球上造成的潮汐力为例,潮汐力强度正比于地球直径,而与地球至月球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作用于湖泊、游泳池、浴缸及其他小型水体的潮汐力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图一显示引力如何随距离减弱,在图中,引力以
1
/
x
2
{displaystyle 1/x^{2}}
的速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潮汐力则可以被视为引力的梯度,因此潮汐力与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图中,潮汐力的大小取决于两点间Y坐标的差。因此,若两点的X坐标之差越大,或者两点愈靠近图的左侧,则两点间的Y坐标差愈大,潮汐力即愈大。
举例来说,对地球而言,月亮造成的潮汐力大于太阳造成的潮汐力,尽管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较强,但因为地球距离太阳远,因此,在地球上太阳的引力梯度较小。月球在地球上造成的潮汐力大于地球在月球上造成的潮汐力。虽然两者的距离及所受引力大小相同,但地球的直径较大,也就是地球两端的距离较大,因此受到较大的潮汐力。一个物体受到的潮汐力不等于其所受到的引力,而是物体两端受到的引力差。也就是,如果物体直径越大,两端受到的引力差越大。引力与天体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靠近另一天体的一端受到引力大,远离的一端受到引力较小,而潮汐力正比于两端引力差。对于一个无限小的弹性球体,潮汐力效应会扭曲它的形状但不改变体积,球体会变成椭球体,凸出的两边分别朝向和远离引力源。大一点的物体会被扭曲成卵形,轻微地被压缩,地球上海洋受月球引力影响即是此种状况。地球和月球绕着两者的重心旋转,引力提供两者所需的向心力。地球(物体1)会受到月球(物体2)的引力影响,导致海水的重新分布,在靠近和远离月球的两侧形成凸起。当自转的天体受到潮汐力时,内部摩擦力会导致旋转动能以热的形式消耗。以地球和月球为例,旋转动能的损失造成每世纪增加2毫秒。潮汐力会影响海流,而海流能传递热能以调节全球温度。因此有人认为潮汐力的简谐震荡会导致气候变化,但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两者的关联性。潮汐力在靠近体积小却高质量的物体(如中子星或黑洞)时变得非常显著,这时潮汐力会将被吸引而下落的物体面条化。
潮汐力引发地球海洋的潮汐现象,主要的引力体为月亮,而太阳的影响较弱。潮汐力所造成的现象还有潮汐锁定,潮汐加速,潮汐加热,而潮汐可能引发地震。潮汐力也会在地球内部生成导电流体,影响地球的磁场。借由牛顿万有引力和运动定律,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来自另一质量为M的球体的引力,两者距离为R。加速度
a
→
g
{displaystyle {vec {a}}_{g}}
为r
^
{displaystyle {hat {r}}}
是从物体M指向物体m的单位矢量(物体m朝物体M的加速度方向为负),
现在考虑物体m附近的粒子因物体M所引起的加速度。R为从M质心到m质心的距离,Δr为粒子与物体m质心之间的距离。为简单起见,假设Δr远小于R,且Δr与R的方向平行。如果物体m本身是一个半径为Δr的均匀球体,那么所考虑的新粒子可能位于其表面上,至物体M的质心的距离为(R±∆r)。M在粒子处产生的引力加速度为将R2项提出将
1
/
(
1
±
x
)
2
{displaystyle 1/(1pm x)^{2}}
的级数展开成
1
∓
2
x
+
3
x
2
∓
⋯
{displaystyle 1mp 2x+3x^{2}mp cdots }
,可以得到第一项是M 在
m
{displaystyle m}
质心产生的加速度。这一项不影响观察到的m表面上的粒子加速度,因为相对于M,m(及其表面上的一切)是自由落体的。如果将近粒子的受力减去远粒子的受力,第一项会抵消,其他的偶数阶项也是如此。剩下的项表示两粒子受力差异,即是潮汐力造成加速度的项。当Δr与R相比较小时,只要考虑剩余的第一项,因为其他剩余项非常小并且可以忽略,此即是近似后的潮汐加速度这个式子中的距离∆r 是在m和 M的质心连线上,方向是从m的质心指向外部。
相关
- 细胞粘附分子细胞黏附分子(英语:Cell adhesion molecules,缩写:CAMs)是位于细胞表面上的蛋白,参与了与其他细胞或细胞外基质(ECM)中的称为细胞黏附(英语:Cell adhesion)的结合(英语:Molecular binding
- 电视剧电视科幻作品是指将具科学幻想的内容以电视节目呈现,其最早上映源自于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电视科幻作品主要透过特殊效果等制作技术,让创作者的发想不必被现实社会拘束,而得以重
- 23S rRNA23S rRNA是一个长为2904nt(在大肠杆菌中)的细菌核糖体大亚基(50S亚基)组分。核糖体的肽基转移酶活性中心就位于此rRNA的第五结构域(domain V),而此结构域也是许多抑制转录的抗生素
- 米高·毕晓普约翰·米高·毕晓普(英语:John Michael Bishop,1936年2月22日-),美国免疫学家及微生物学家。1989年,他夺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目前,他则是任教于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19
- 瓦斯炉瓦斯炉是一种以天然气、丙烷或其他可燃性气体作为燃料以产生火焰的厨房煮食用具。最早的煮食用炉具,可追溯至中国历史的秦朝,西方的炉具更于1735年才出现,瓦斯炉面世前,当时的人
- 国人暴动国人暴动,也称彘之乱,是中国西周时期一次以首都镐京四郊平民为主体的暴动。国人是西周、春秋时期对居于都城之人的统称。对于国人暴动的性质除了平民暴动,亦有是贵族政变等说法
- 张春霆张春霆(1936年9月19日-),山东烟台人,中国生物信息学家,天津大学教授。。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5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银镜反应银镜反应(英语:silver mirror reaction)是一价银化合物的溶液被还原为金属银的化学反应,由于生成的金属银附着在容器内壁上,光亮如镜,故称为银镜反应。常见的银镜反应是银氨络合物
- 埃及法老列表这是一份古埃及统治者的列表。该表中列出的君主始自约前31世纪的第一王朝,结束于希腊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这段时期中埃及的最高君主的称号是人们熟知的法老。在使用此表时,请
- 马加比家族马加比家族(希伯来文:מכבים)是犹太教世袭祭司长的家族。于公元前167年,犹太祭司玛他提亚领导犹太人对抗塞琉古王朝。玛他提亚于公元前166年卒,犹大·马加比继承父志并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