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鳞茎
✍ dations ◷ 2025-07-15 06:28:20 #鳞茎
在植物学,鳞茎是一个带有肉质叶或叶基的短茎,其功能是在休眠期间作为养分贮藏器官。鳞茎是植物的一种变态茎,形状通常为圆或椭圆形。真的茎在中心部分,直立,长得又短又粗,茎的外部生有许多层鳞片状叶子,所以这种茎被称为鳞茎。鳞茎通常是地下茎。鳞芽(bulbil),又称“球芽”,英文别名为“bulblet”、“bulbet”、“bulbel”等等。例如,天南星科植物的种子在非相似原生地,不易繁殖时,常常藉鳞芽行“无性生殖”现象。长在中心的真茎顶部,可发育为植物地上部分。长在各鳞片状叶子的叶腋内,可形成新的鳞茎,这些新鳞茎称为子鳞茎。鳞茎有类似种子的作用,由鳞茎能够发育出茎、叶、花及属于不定根的根。有些植物鳞茎的养分丰富,不必种在泥土,只要有些水分就能生长,如:水仙、风信子等。且鳞茎比种子更为优越,以下列出几点:鳞茎可以活多年,且单保留鳞茎就可发育出新的一株植物,可使植物顺利过冬。以鳞茎的外皮分两种以鳞片状叶子的形状分,又分为:洋葱、百合、水仙、风信子、郁金香、龙舌兰草、朱顶红、葱莲、韭莲、川贝、君子兰、贝母、蒜
相关
- 形态在生物学中,型态学是生命科学在生物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结构上的研究分支。包含了外观生物体的外观(形状、结构、图案、颜色),以及生物体的骨骼、器官等内部零件的功能结构。与
- RNA聚合酶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RNApol、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EC2.7.7.6)或称核糖核酸聚合酶,是一种负责从DNA或RNA模板制造RNA的酶。RNA聚合酶是通过称为转录的过程
- 肠杆菌科肠杆菌科(学名:Enterobacteriaceae)是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的一科,为格兰氏阴性菌中的一个类群,皆为杆菌。它们普遍存在于动物体肠道、水、土壤、寄生虫等。其中,大肠杆菌是被研究
- 痂痂(音jiā)指伤口或疮口表面形成的块状物,质硬,主要成分为血小板、纤维蛋白、细菌残骸等。结痂是生物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防止伤口或疮口继续出血,在伤口或疮口愈合后会自行脱落
- 大陆会议大陆会议(英语:Continental Congress),或作大陆议会,是指北美十三州在1774年至1789年间组成的联合议会,是为美国国会的前身。大陆会议与美国革命息息相关。18世纪中叶,英国与其北美
- J01E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喜帕恰斯喜帕恰斯(ίππαρχος,Hipparkhos,约前190年-前120年),或译希帕求斯、伊巴谷、依巴谷,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有“方位天文学之父”之称。公元前134年,他绘制出包含1025颗恒星的星图,
- 本能理论本能理论(本能运动的生理学理论)是经典比较行为研究一个整体概念,人们经由这种理论,就可以用统一的观点去观察动物可观察得到的和所谓的先天的行为方式。通过这种总的概念,人们可
- 暗箱暗箱(英语:Camera obscura),又称暗盒,是一种光学仪器,可以把影像投在屏幕上。暗箱的概念早在公元前已经出现。自15世纪开始,被艺术家用作绘画的辅助工具。至18世纪未,一些摄影先驱用
- 层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英语:Laminin)是细胞外基质的高分子量(~400至约900kDa)蛋白质。 它们是基底层(英语:Basal lamina)(基底膜的一层)的主要成分,是大多数细胞和器官的一个蛋白质网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