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科赫

✍ dations ◷ 2025-02-23 06:36:22 #罗伯特·科赫
海因里希·赫尔曼·罗伯特·科赫(德语: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1843年12月11日-1910年5月27日),德国医师兼微生物学家,为细菌学始祖之一,与路易·巴斯德共享盛名。1905年,因结核病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赫因发现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而出名,发展出一套用以判断疾病病原体的依据—科赫氏法则。以他命名的罗伯特·科赫奖是德国医学最高奖。科赫出生在德国小城克劳斯塔尔,父亲为矿业官员。科赫从小就热爱生物学,7岁那年,一位牧师因病去世了,科赫在去悼念的路上不断问著母亲:“牧师得了什么病?”、“绝症治不好吗?”母亲当时无法回答他的问题,也奠定了他将来从医的志向。1862年,科赫以极高的科学及数学成绩从高中毕业,19岁进入格丁根大学学习科学,3个学期后,科赫转向学习医学。科赫在医学院念书的第5个学期,参与雅各布·亨勒(德语:Jakob Henle)(Jakob Henle)的肾神经结构研究。亨勒是“组织学”的先驱,主要的贡献是经由显微镜观察的解剖学,他甚至是最早提出“病原体传染致病”假说的几个人之一。科赫在第6个学期开始研究琥珀酸,并此为毕业论文,1866年1月,科赫以极为优秀的成绩从医学院毕业。科赫师从德国著名病理学家鲁道夫·卡尔·菲尔绍(英语:Rudolf Carl Virchow)学习化学技术。累积几年临床工作经验后,于1870年自愿从军参加普法战争,在沃尔什滕小镇担任区域医疗官。当时,炭疽病(Anthrax)在他所驻扎地区的农场家畜中广为流行。早在1850年,法国医师卡西米尔·达韦纳(法语:Casimir Davaine)(Casimir Davaine)等人已经成功分离出炭疽杆菌,但尚未证明这就是造成炭疽病的元凶。在达韦纳发表炭疽病在牛与牛之间可直接传染的现象之后,科赫更加仔细地研究这个疾病,他在有限资源的局限中发明如何染色细菌,培养细菌。发明了纯化血液样本中的成分,在培养基上处理,他发现由于病原体无法长时间在宿主体外存活,因此炭疽病原会形成一种抵抗力强的内孢子。这些存于土壤中的内孢子,就是造成过去无法解释之炭疽大流行的罪魁祸首。这一发现在历史上同时也纪录了人类首次发现微生物能够致病的事实,这只细菌今日称为炭疽杆菌。1876年,科赫终于发表他的发现,四年后接受奖励。1880年,科赫被任命为德国皇家卫生署(德语:Kaiserliches Gesundheitsamt)的一员,开始在柏林工作,专门研究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和管控方法。1881年,开始提倡并宣导外科手术工具应该以高热消毒的措施。当时每7人就有一人死于结核病,而中古世纪的欧洲,结核病更是造成了三分之一以上人口死亡的可怕传染病。十九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结核病是遗传性疾病,但科赫坚信结核病是由某种病原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他决定首先将研究重心放在结核病上。在柏林,他再次向科学界证明了他在沃尔什滕时使用的染色和纯化技术、细菌培养介质(包括由其妻子协助研发的琼脂培养基),以及培养皿(德文:Petrischale,纪念其助手Julius Richard Petri)这些技术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生物研究。之后于1882年3月24日更借此资源找出结核病的病原结核杆菌,为十九世纪七大死因找到元凶,也因此,他所累积的成就能与路易·巴斯德相提并论。1883年,他在埃及亚历山大参与一个法国研究小组研究霍乱,终于将造成此种疾病的弧菌分离出来,虽然他日后并未进行实验证实。但霍乱弧菌其实在1854年已被意大利解剖学家菲利波·帕奇尼(意大利语:Filippo Pacini)分离出来,但由于沼气致病理论在当时学界较具优势,他的努力并未获得世人肯定,而他对外发表时对此并不知情,直到1965年才正式重新病名该细菌为“1854年帕奇尼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Pacini 1854)。1885年起在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担任卫生教授,1891年成为新成立的普鲁士传染病研究院(德语:Preußisches Institut für Infektionskrankheiten)院长,在1904年退休,之后开始环游世界,更在南非、印度、爪哇等地研究更多疾病。1910年5月27日因心肌梗塞死于德国巴登-巴登,享年66岁。1905年因其对结核病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但对后世影响更深远的却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称为科赫氏法则,帮助许多疾病研究确认病原体。经过这两大成就之后,他的研究品质便再无起色,不过旗下门生却陆续发现白喉、伤寒、肺炎、淋病、脑炎、痳疯病、腺鼠疫、破伤风和梅毒等疾病的病原体。罗伯特·科赫奖即是为了这位微生物学家而设,纪念他对全世界医疗研究开创性的发现,第一位非德籍的受奖者是苏格兰格拉斯哥的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任教的威廉·M·霍奇森(德语:William M. Hutchison)教授。在日本东京都的北里大学内建有“科赫北里神社”(コッホ北里神社),供奉科赫与北里柴三郎,此二人为师生关系。此神社是北里研究所的守护神。2017年12月10日,Google Doodle以其为主题,纪念他在1905年获得诺贝尔生医奖。1901年:贝林  1902年:罗斯  1903年:芬森  1904年:巴甫洛夫  1905年:科赫  1906年:高尔基、拉蒙-卡哈尔  1907年:拉韦朗  1908年:梅契尼可夫、埃尔利希  1909年:科赫尔  1910年:科塞尔  1911年:古尔斯特兰德  1912年:卡雷尔  1913年:里歇  1914年:巴拉尼  1919年:博尔代  1920年:克罗  1922年:希尔、迈尔霍夫  1923年:班廷、麦克劳德  1924年:埃因托芬1926年:菲比格  1927年:瓦格纳-尧雷格  1928年:尼科勒  1929年:艾克曼、霍普金斯  1930年:兰德施泰纳  1931年:瓦尔堡  1932年:谢灵顿、阿德里安  1933年:摩尔根  1934年:惠普尔、迈诺特、莫菲  1935年:斯佩曼  1936年:戴尔、勒维  1937年:圣捷尔吉  1938年:海门斯  1939年:多马克  1943年:达姆、多伊西  1944年:厄尔兰格、加塞  1945年:弗莱明、柴恩、弗洛里  1946年:马勒  1947年:科里、G·科里、奥赛  1948年:穆勒  1949年:赫斯、莫尼斯  1950年:肯德尔、赖希施泰因、亨奇1951年:泰累尔  1952年:瓦克斯曼  1953年:克雷布斯、李普曼  1954年:恩德斯、韦勒、罗宾斯  1955年:特奥雷尔  1956年:考南德、福斯曼、理查兹  1957年:博韦  1958年:比德尔、塔特姆、莱德伯格  1959年:奥乔亚、科恩伯格  1960年:伯内特、梅达沃  1961年:贝凯希  1962年:克里克、沃森、威尔金斯  1963年:埃克尔斯、霍奇金、赫胥黎  1964年:布洛赫、吕嫩  1965年:贾克柏、利沃夫、莫诺  1966年:劳斯、哈金斯  1967年:格拉尼特、哈特兰、沃尔德  1968年:霍利、科拉纳、尼伦伯格  1969年:德尔布吕克、赫希、卢瑞亚  1970年:卡茨、奥伊勒、阿克塞尔罗德  1971年:萨瑟兰  1972年:埃德尔曼、波特  1973年:弗里希、洛伦兹、廷贝亨  1974年:克劳德、迪夫、帕拉德  1975年:巴尔的摩、杜尔贝科、特明1976年:布隆伯格、盖杜谢克  1977年:吉耶曼、沙利、耶洛  1978年:亚伯、内森斯、史密斯  1979年:科马克、豪斯费尔德  1980年:贝纳塞拉夫、多塞、斯内尔  1981年:斯佩里、休伯尔、威泽尔  1982年:伯格斯特龙、萨米尔松、范恩  1983年:麦克林托克  1984年:杰尼、克勒、米尔斯坦  1985年:布朗、戈尔茨坦  1986年:科恩、列维-蒙塔尔奇尼  1987年:利根川进  1988年:布拉克、埃利恩、希钦斯  1989年:毕晓普、瓦慕斯  1990年:默里、托马斯  1991年:内尔、萨克曼  1992年:费希尔、克雷布斯  1993年:罗伯茨、夏普  1994年:吉尔曼、罗德贝尔  1995年:路易斯、纽斯林-沃尔哈德、威斯乔斯  1996年:杜赫提、辛克纳吉  1997年:布鲁希纳  1998年:佛契哥特、伊格纳罗、慕拉德  1999年:布洛伯尔  2000年:卡尔森、格林加德、坎德尔2001年:哈特韦尔、亨特、纳斯  2002年:布伦纳、霍维茨、苏尔斯顿  2003年:劳特伯、曼斯菲尔德  2004年:阿克塞尔、巴克  2005年:马歇尔、沃伦  2006年:法厄、梅洛  2007年:卡佩奇、埃文斯、史密斯  2008年:豪森、巴尔-西诺西、蒙塔尼耶  2009年:布莱克本、格雷德、绍斯塔克  2010年:爱德华兹  2011年:博伊特勒、奥夫曼、斯坦曼  2012年:格登、山中伸弥  2013年:罗思曼、谢克曼、聚德霍夫  2014年:奥基夫、莫泽夫人、莫泽  2015年:威廉·塞西尔·坎贝尔、大村智、屠呦呦  2016年:大隅良典  2017年:霍尔、罗斯巴什、扬  2018年:艾利森、本庶佑  2019年:凯林、拉特克利夫、塞门扎

相关

  • 呼吸急促呼吸急促(Tachypnea)是呼吸异常变快的情形。成人在休息时,正常的呼吸率(英语:respiratory rate)是在每分钟12次到20次之间,若每分钟超过20次即为呼吸急促。儿童的静息呼吸率比成年
  • 中世纪中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的灭亡,终于东罗马帝国(公元1453年)的灭亡,最
  •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英语:cardiovascular disease,簡稱CVD)指的是关于心脏或血管的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症候群、中风、高血压性心脏病(
  • 寄生虫病寄身虫疾病,是由于因寄生虫寄生后所引发的疾病,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较常发生,特别是热带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蛲虫病、疟疾。
  • 胚胎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胚胎学(英语:Embryology)是研究活着的有
  • 拟杆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包括三大类细菌,即拟杆菌纲、黄杆菌纲、鞘脂杆菌纲。它们的相似性体现在核糖体16S RNA。很多拟杆菌纲的细菌种类生活在人或者动物的肠道中,有些时候成
  • 细胞器细胞器(英语:organelle,或称胞器)是细胞的一部分, 是细胞中通过生物膜与细胞中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功能上独立的亚细胞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统称为“细胞质”。细胞器可依
  • 地壳在地理上,地壳(英语:Crust)是指一个星球最外层的实心薄壳,可以用化学方法将它与地幔区别。地球,月球,水星,金星,火星以及其它星球的地壳大部分都是由火成岩形成的,星球的地壳比起它们
  • 4s12,8,8,1蒸气压第一:418.8 kJ·mol−1 第二:3052 kJ·mol−1 第三:4420 kJ·mol−1 (主条目:钾的同位素钾(拉丁语:Kalium,化学符号:K)是原子序数为19的化学元素。最早于植物的灰烬
  • 轴丝动力蛋白(英语:Dynein)是一种马达蛋白(或分子马达),可将ATP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动力蛋白依靠在微管上向负端的“行走”运输细胞内的货物。细胞骨架微管的负端指向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