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 (佛教)

✍ dations ◷ 2025-05-19 09:33:19 #佛教阿毘达摩术语,上座部佛教,佛教名数3

南传上座部佛教中,诸行有三相(巴利语:ti-lakkhaṇa,梵语:tri-lakṣaṇa),又称三辨识,即无常、苦、非我这三相,是一切存在的三个共同特征(共相)。这个术语主要出现在南传经论注疏中,在巴利经藏的《小部·譬喻经》中出现过一次但非此含义。

在巴利佛教中,三相的主要内容即:

涅槃不是诸行,所以涅槃没有无常和苦,不过因为“诸法无我”所以涅槃也是无我。

在现代佛教界,三相与三法印也常合称为四法印。

说一切有部的四谛十六行相中,苦谛有四相:非常、苦、空、非我。在《大毘婆沙论》中,“四有为相(生住异灭)是一切法印封幖帜”。《大毘婆沙论》中,引用“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作为“缘一切法非我行相”而不限于“缘苦谛非我行相”的契经证明,并且不定说“诸法皆空”。

《俱舍论》认为,这四种特征是法的共相。

在阿毘达磨中,认为一切有为法,皆具备生、住、灭三个特征,称为三相。

在大乘佛教,将“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称为三法印,用来印证一个说法是否符合佛法。

相关

  • 科特·考夫卡科特·考夫卡(Kurt Koffka,1886年3月18日-1941年11月22日)是一位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1886年3月18日,科特·考夫卡出生在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身材瘦小,性格内向古板。1909年,他获
  • 藓类植物门藓类植物门(学名:Bryophyta)是植物界的一门,是一类一般在1到10公分高左右的微小且柔软的有胚植物,但也有些物种会比较高大。只要有潮湿的环境与阳光照射就能轻易生长,没有花朵或种
  • 催化催化(catalysis)是利用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工艺。许多化学工业要利用催化作用来获得需要的反应速率。催化也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催化剂本身在反应中不会被消耗,但催化
  • 叶叔华叶叔华(1927年6月21日-),女,生于广东广州,祖籍广东顺德,中国天文学家。1927年生于广东广州,祖籍广东顺德。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中国
  • 盾皮鱼纲盾皮鱼纲(学名:Placodermi)是一类已经灭绝的鱼类,出现于4.3亿年前的志留纪中期,灭绝于3.59亿年前的泥盆纪末期,共繁衍了近7000万年。盾皮鱼类是脊椎动物,是最原始的有颌鱼类,头部和
  • 热情热心或热衷是一种享受、兴趣及认同。这个词语原本用作形容对神的狂热,根据Johnson's Dictionary,第一本广泛的英文字典,形容“热心”是一种对启示的虚无信念,对神圣的虚无信心。
  • 卡尔·穆尔维卡兰·弗朗西斯·穆尔韦(英语:Callan Francis Mulvey,1975年2月23日-)是一位澳大利亚男演员。从1996年开始踏入影视界,最初是出演澳大利亚电视剧《心碎高中(英语:Heartbreak High)》,
  • 澳门节日本文列出澳门的主要节日,包括放假和不放假的纪念日、节日,以及常见的民俗节日。澳门的节日既有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土地诞、端午节等节庆,也有复活节、花地玛圣像巡游、圣诞节
  • 佩特里·福塞尔佩特里·福塞尔(芬兰语:Petteri Forsell;1990年10月16日-)是一位芬兰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攻击型中场。他现在效力于芬兰足球超级联赛球队玛丽港。他也代表芬兰国家足球队
  • 阿道弗斯王子 (剑桥公爵)阿道弗斯·腓特烈王子(英语:Prince Adolphus Frederick,1774年2月24日-1850年7月8日),剑桥公爵(Duke of Cambridge),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和夏洛特王后的第七子。(他的两个弟弟夭折,形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