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 (佛教)

✍ dations ◷ 2025-10-03 21:06:45 #佛教阿毘达摩术语,上座部佛教,佛教名数3

南传上座部佛教中,诸行有三相(巴利语:ti-lakkhaṇa,梵语:tri-lakṣaṇa),又称三辨识,即无常、苦、非我这三相,是一切存在的三个共同特征(共相)。这个术语主要出现在南传经论注疏中,在巴利经藏的《小部·譬喻经》中出现过一次但非此含义。

在巴利佛教中,三相的主要内容即:

涅槃不是诸行,所以涅槃没有无常和苦,不过因为“诸法无我”所以涅槃也是无我。

在现代佛教界,三相与三法印也常合称为四法印。

说一切有部的四谛十六行相中,苦谛有四相:非常、苦、空、非我。在《大毘婆沙论》中,“四有为相(生住异灭)是一切法印封幖帜”。《大毘婆沙论》中,引用“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作为“缘一切法非我行相”而不限于“缘苦谛非我行相”的契经证明,并且不定说“诸法皆空”。

《俱舍论》认为,这四种特征是法的共相。

在阿毘达磨中,认为一切有为法,皆具备生、住、灭三个特征,称为三相。

在大乘佛教,将“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称为三法印,用来印证一个说法是否符合佛法。

相关

  • 心境恶劣障碍持续性抑郁症(精神官能性忧郁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 (PDD))是一种慢性情绪失调,属于抑郁症范畴。持续时间比重度抑郁症长,但症状相对较轻。慢性抑郁症是一种轻度的抑
  • 陈家祠陈家祠(陈氏书院)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当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宗亲合资兴建的合族宗祠。陈氏书院建于清朝光绪十四年至二十年
  • 尹 力尹力(1957年12月-),北京人,中国电影导演。主要作品有《张思德》、《云水谣》、《铁人》。曾担任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加入中国
  • 橡港市橡港市(Oak Harbor),又译奥克港,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艾兰县的惠德比岛。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时人口为22,075人。橡港市组织于1915年5月14日。
  • 默里·罗斯巴德默里·牛顿·罗斯巴德(Murray Newton Rothbard,1926年3月2日-1995年1月7日),是美国犹太裔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自然法理论家、政治理论家,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知名学者,他的著作大量
  • 脑白质切除术脑白质切除术(lobotomy)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包括切除前额叶皮质的连接组织。脑白质切除术主要于1930年代到1950年代用来医治一些精神病,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精神外科手术。该技术
  • 行业行业是指工作者所隶属的经济活动的部门。“行业”属于中文表述的一种习惯,极少作为术语来表示特定的概念,有时与辞汇“产业”混淆使用,来表示同一概念,常指社会领域。行业属于概
  • 中国铁道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于1951年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直属的中央级出版社,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 平壤地铁DK4型电动车组平壤地铁DK4型电动车组是平壤地铁的电动车组车款之一,现在已经退出运营。DK4型由中国大陆长春轨道客车生产,共112辆。列车外观与北京地铁DK2型和DK3型相似。自1973年开始在平
  • aufsaufs(全称:advanced multi-layered unification filesystem,高级多层统一文件系统)用于为Linux文件系统实现联合挂载(英语:Union mount)。该名称最初是AnotherUnionFS的首字母缩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