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

✍ dations ◷ 2025-08-13 02:27:53 #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指晋朝时中原政权和文明首次大规模南迁,由黄河流域迁至长江流域。八王之乱后,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之中原地区仍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政权,威胁到西晋政权,最终匈奴攻破中央朝廷,即“永嘉之祸”。晋建武年间,司马睿率中原汉族士族臣民从西晋京师洛阳南逃。王导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豪强,协助晋元帝重建朝廷,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晋室渡江后,定都江东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也是古代中国正统皇朝首次由中原迁都至江南,亦是继孙吴后在江南建立的第二个汉人建立的偏安皇朝,连同南朝四个皇朝,合称六朝。“衣冠”:东晋时士族峨冠博带,风度翩翩,衣冠楚楚。因普通人家无力负担搬迁费用,随晋室南迁的尽是名门世族大户,官宦士绅,故有“衣冠南渡”之谓。同时“衣冠”象征文明,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在福建,从唐代初年开始出现“(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衣冠入闽”的传说,最晚在唐宋之际,已有“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的具体叙述:自永嘉二年(308年)起,中原士族开始大规模进入福建,入闽的主要八姓,指林、陈、黄、郑、詹、邱/丘、何、胡。王仲荦教授认为,自永嘉元年(307年)至宋泰始二年(466年)一百六十年间,北方流民分七个阶段南下,但流亡南下的人大都只抵达荆州、扬州、梁州、益州等地,没有流入福建的记载。朱维干教授考证后认为“衣冠入闽说”不仅无根据,且背离四世纪当时的历史局势。东晋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大量士族从华北,南下江南一带,在江南落地生根。华北士族南渡,号称侨姓,居首者: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合称“王、谢、袁、萧”。此外也有其他士族南渡,如祖逖、苏峻由原本青州刺史部迁居至江南。

相关

  • 诺伯特·维纳诺伯特·维纳(英语:Norbert Wiener,1894年11月26日-1964年3月1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美国应用数学家,在电子工程方面贡献良多。他是随机过程和噪声信号处理的先驱,又提出“
  • 欧莱雅欧莱雅集团(法语:L'Oréal S.A.),创办于190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企业,也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欧莱雅集团经营范围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150个分公司、42家工厂
  • 双缝干涉在量子力学里,双缝实验(double-slit experiment)是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双缝实验是一种“双路径实验”。在这种更广义的实验里,微观物体可以
  • 天公玉皇上帝,通称玉皇大天尊,简称玉皇、玉帝,俗称玉皇大帝、天公,宋代尊称之为昊天玄穹玉皇上帝。玉皇上帝源自中国自古以来信仰的昊天上帝。中国人自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崇敬“天”,最
  • 高雄行动创意高雄行动创意,全称“高雄行动创意国际征选”(Idea for Action Kaohsiu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是高雄市政府为了配合国际都市发展协会(International Urban Development A
  • 郑徐高铁.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北仑河北仑河(越南语:Sông Ka Long)是中国和越南边境东段上的一条界河,上游称江口河(又名八庄河),发源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西部峒中镇以北与宁明县交界处的十万大山捕龙
  • 风向袋风向袋或风锥是一个圆锥形纺织管,旨在表明风向和风速。风向袋通常是用在机场,或有气体泄漏危险的化工厂。他们有时是坐落在公路两旁当风的位置。风向袋所表示的风向是与风向袋
  • 2009年维多利亚森林大火2009年维多利亚森林大火(黑色星期六大火, Black Saturday bushfires )是2009年2月初,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发生的大型山火。造成173人死亡,1万多人无家可归。大面积的农田和森林
  • 维生素B2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维他命B2,维生素G。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1879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