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火山口

✍ dations ◷ 2025-02-23 15:21:02 #破火山口
破火山口(又称火山臼、陷落火山口)通常是由于火山锥顶部(或一群火山锥)因失去地下熔岩的支撑崩塌形成,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火山口。猛烈的爆发除了形成破火山口外,还使火山的高度大大降低,若破火山口累积降水或有其他水源流入,则可能会形成火山湖(火口湖)。如坦博拉火山爆发,产生了一个直径12公里的破火山口,并且海拔高度也随之降低了1400米。外形为碗形的凹地,其直径为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其英文名“Caldera”的语源来自西班牙文,意指“罐子”或“大锅子”。依Howel Williams与T.A. Jaggar的分类法,可将火山臼形成原因分成三类火山臼的面积大,直径通常达到数哩甚至数十哩;以往多认为火山臼的成因是由于猛烈的火山喷发作用(超级火山)所形成,但新的研究显示陷落才是主因。Howel Williams认为部分锅状火口是纯粹由火山爆发所形成,称为喷发火山臼,不过这类的火口臼甚少且面积也较小。无论火山的形状为何,最初的形成原因全都是由喷发作用开始,但是大量喷发之后导致火山锥下方空虚,引起火山锥顶陷落使得火山喷发口扩大,进而使得火山口的范围更加扩增,也因此许多火山臼都是先因喷发作用而后再由陷落导致的双重作用所形成,也因此有学者认为此说法应该称做“爆发陷落说”(Explosion-collapse theory);另有少数火山臼可能是单纯因沈降作用而成,在此沈降发生的前后并未伴随喷发作用,例如夏威夷群岛上的冒纳罗亚火山口及基拉韦厄火山口都是纯粹因为岩浆柱往下方低降导致较上地层陷落而造成,也因此火山口周围通常会发现断层崖壁,并且逐渐层移使火山口周围的崖壁陷落并扩大,之后就形成大型的火山臼;而在沉降火山臼之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称为锅状沉降(Cauldron subsidence),倘若有一块接近圆形的岩块沉落陷入岩浆穴当中,使下方岩浆受到上方压力而沿圆形周围的裂隙垂直窜升,冷却之后造成环状岩墙,因此锅状的火山口通常伴随着被被蚀的环状岩墙构造。

相关

  • 间质性肺病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病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群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肺内血管及淋巴
  • 炎症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chronic renal disease(CRD)),指肾功能在几个月或若干年期间逐渐而难以逆转的衰退。据估计,慢性肾病患
  • 肝胆肠胃科胃肠学(英语:Gastroenterology,又称为肠胃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枝,专门研究消化系统(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及相关疾病。
  • Netscape.com网景通信(英语:Netscape Communications ),以前称为网景通信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大部分通常被简称为网景(Netscape)。网景曾经是一家美国的电脑服务公司,以其
  • 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英语:cardiovascular disease,簡稱CVD)指的是关于心脏或血管的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症候群、中风、高血压性心脏病(
  • 肌腱腱(或称肌腱)是一坚韧的结缔组织带,通常将肌肉连接到骨骼,并可承受张力。腱类似韧带和筋膜,都是由胶原蛋白组成;不过,韧带是连接骨骼,而筋膜则连接肌肉。肌腱与肌肉一起作用产生动作
  • 生态工程生态工程(英语:Ecological engineering)是指人类通过生态学、系统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利用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的手段,对原有平衡被打破的生态系统进行修
  • 手性手性,又称对掌性(英语:chirality、/kaɪˈrælɪtiː/)一词源于希腊语词干“手”χειρ(chir),在多种学科中表示一种重要的对称特点。如果某物体与其镜像不同,则其被称为“手性的(
  • 廴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五十四个(三划的则为第二十五个)。就繁体中文中,归于三划部首;而简体中文中归于两划部首。廴部通常是从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