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二酮也称为“二氧化二碳”,是一种早于1913年被提出,但直到2015年才被证实存在的碳氧化物。
乙烯二酮的分子式为C2O2, 结构式为O=C=C=O。C2O2可以看作是CO的二聚体或乙醛酸的烯酮式结构。
早期的理论研究认为C2O2的三重态可能是稳定的,与CO2或C3O2不会相差太远。但后来许多合成微量C2O2的尝试都失败了。最近的研究表明C2O2分子可能只拥有极短的寿命,会在10-8s内分解成两分子的CO,以致无法用质谱仪进行分析。另有研究认为,无法观测到C2O2并不是因为其寿命太短,而是现有合成方法制得的C2O2都在不稳定的激发态上。所以有研究者提出在超低温环境下分解CHO2C2O2前体,并用非共振激光多光子电离技术在数纳秒的时间限度内检测C2O2的实验方式。
虽然当前的研究都表明C2O2十分不稳定,但称为乙炔二醇根离子的二价态阴离子C2O22-在无水环境中却是稳定的。
2015年,美国土桑亚利桑那大学一群化学家证实了它作为一种瞬态分子(transient molecule)存在。
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底特律的一位物理学家威廉·弗雷德里克·科克声称他合成出了C2O2,并命名为“乙醛剂”。他宣称所谓的“乙醛剂”是一种解毒剂,可治疗由“毒素”引起的的包括糖尿病和癌症等各种疾病,但并无证据证实其言论。1943年,政府科学家揭露了科克的“乙醛剂”实为蒸馏水的内幕,而后FDA也认定“乙醛剂”只是一个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