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换儿

✍ dations ◷ 2025-07-14 12:14:38 #调换儿

调换儿是一种在西欧民俗传说和信仰中的生物。它们经常被描述为妖精(fairy)、巨怪(troll)、精灵(elf)或其他传说生物的后代,被秘密地以人类婴孩的身份留在人类家庭中;调换儿亦可能由一段被施法的木头幻化而成,但会很快衰弱至死。“调换儿”一词有时亦可用来指被掉包的人类婴孩。“调换儿”这个主题在中世纪文学中很常见,反映了当时的人对于罹患未知疾病或是智能不足孩子的关注。

人类婴孩之所以会被带走有以下几个原因:将人类婴孩当做仆人、对人类婴孩的喜爱或纯粹的恶意;一般通常认为是妖精换走了孩子。有一些挪威民间故事认为调换婴儿最主要的目的是要避免近亲繁衍,让妖精和人类两个种族都能注入新血统;作为回报,人类可以得到具有怪力的孩子。在极罕见的案例中,妖精一族的长者会与人类的婴孩调换身份以享受舒适的生活及人类父母的爱宠。在孩子睡觉的地方留下一些简易的护身符,像是里外反转的外套或是打开的铁剪刀,就可以避免它们靠近;持续在孩子身边监视也是一个办法。要摆脱调换儿,最好的方法是让它们发笑。这样它们的父母就会被迫领回调换儿并留下原本的婴孩。

有些人相信巨怪会带走未受洗的孩童;一旦孩子受过洗礼成为基督教会成员之一,巨怪就无法带走他们;另有一说是被人类养育长大对于巨怪而言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所以它们才会想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人类抚养。

人类孩童与年轻女子的美貌,尤其是金发这个特质,对妖精而言是无法抵抗的吸引力。

在苏格兰民间传说中,人类的孩童被用来代替妖精的孩童作为献给恶魔的贡礼,最为人所知的故事记载于英雄谭林()的叙事歌谣中。除此之外,根据苏格兰神话,如果一个孩子生下来整张脸都被胎膜包覆住,那他一定是一个调换儿,且必死无疑。

有些民俗学家相信调换儿的故事其实是衍生自欧洲多处居民为入侵者所迫而四处躲藏的历史记忆。换句话说,掉换婴儿的事件曾经在真实生活中发生;躲藏的人会将他们自己病得奄奄一息的孩子和入侵者的健康孩子掉包。

传说英国康瓦尔郡的史前巨石群由一群能奇迹治愈各种疾病的妖精或是小精灵看守着。偶尔会有邪恶的小精灵把人类的婴儿掉包,此时孩子的母亲只要让调换儿穿过史前巨石的石圈就能逆转邪恶的咒语,并把自己真正的孩子带回身边。

在爱尔兰,婴儿不可受到过度关注,因为这种态度会使还在妖精法力控制下的年幼婴孩陷入危险。对其他人(尤其是身体健全或面貌俊美的人,以及新娘和新手妈妈)说仰慕或者羡慕的话语同样很危险,所以最后必须再给对方一些祝福。爱尔兰人相信把调换儿放进火里,它们就会被烧得窜进烟囱里并交还人类的孩子。也有故事叙述女妖精带着人类的孩子到人类母亲的家里,并说其他妖精把她们的孩子掉包了,想要把自己的孩子换回来。有些时候调换儿并不是被掉包的妖精孩童,而是年老的妖精被带到人类的世界等死。

调换儿的故事在爱尔兰某些地区最久一直持续到1895年都还有人深信不疑;就在这一年,布莉姬‧克利里(Bridget Cleary(英语:Bridget Cleary))的丈夫因为认为他真正的妻子被绑架,而在他身边的妻子其实是个调换儿,所以把她杀害了。

在盎格鲁苏格兰边界地区,人们普遍相信精灵(或妖精)住在精灵山丘(妖精山丘)上。它们能将小孩或甚至是成人偷偷拐走,并将他们带回自己的世界亚尔夫海姆。在此地流传的调换儿故事中,妖精夺取了人类婴儿后会让一个妖精(通常是成年男妖精)扮成婴儿的模样留下让人类母亲哺育。妖精们会好好对待真正的人类婴孩,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妖精的一员,然而另一方面妖精扮成的调换儿则会逐渐对人类生活感到不满和厌烦。许多药草、药膏和种子都可被用来使妖精现出原形和防备它们的不良意图。

此地流传着一则故事,一个人类母亲怀疑她的孩子已经被调换儿掉包了,后来她的怀疑被证明为事实无误,因为有一天当她的邻居冲进她家大喊:“快出来看看!那边的妖精山丘起火啦!”,假扮成孩子的妖精就立刻跳了起来,大叫:“苦死我也!我妻和我儿如何是好?”,然后就从烟囱里窜出去了。

相关

  • 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英语: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也简称为PK,是药理学的分支,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其中的药物包括药剂、激素、营养素和毒素
  • 1045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1973年智利政变智利军队1973年智利政变(西班牙语:Golpe de Estado en Chile de 1973),指发生于1973年9月11日,一场推翻当时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军事政变。结果阿连德遇害,由皮诺契特将军
  • 梁宏达梁宏达(1972年2月20日-),艺名老梁,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199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新闻专业。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评论员、中国教育电视台评论员。主持的节目有:《体育
  • 柘植正时柘植正时(つげまさとき,天正13年-宽永19年,即1585年-1643年),日本江户幕府旗本。柘植正俊子。平右尉门。正时出生于摄津国。庆长5年(1600)出仕德川家康。庆长14年(1609)由父亲一方继任
  • 戈麦斯·曼里克戈麦斯·曼里克(Gómez Manrique,1412年-1490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军人、诗人、剧作家。他写作过一些文艺复兴时期最为人们所欢迎的戏剧作品,同时他也是约热·曼里克之叔父。
  • 道宣道宣(596年-667年),俗姓钱,唐朝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一说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生于长安。为汉传佛教律宗南山宗初祖,初依智首律师听习律藏。才得一遍、便欲归山坐禅。和尚教
  • 第50届柏林影展第50届柏林影展(德语:)于2000年2月9日至2月20日于德国柏林举办,开幕片为德国导演文·温德斯执导的英语电影《百万大饭店(英语:The Million Dollar Hotel)》,闭幕片则是巴西导演布鲁
  • 尤里斯·伊文思尤里斯·伊文思 (荷兰语:Joris Ivens,1898年11月18日-1989年6月28日),男,荷兰纪录片导演。1898年出生于荷兰奈梅亨。曾在中国拍摄《四万万人民》、《愚公移山》、《风的故事》等作
  • 希沙姆·阿拉齐希查姆·阿拉兹(阿拉伯语:هشام أرازي‎,直译:Hicham Arazi,1973年10月19日-),摩洛哥职业网球运动员。他的职业生涯从1993年底的2007年。左手持拍,于2001年11月5日他达到单打排名最高排名22位。在其职业生涯,阿拉兹生涯仅获得一个冠军,在卡萨布兰卡,另外曾在2001年蒙地卡罗闯入决赛,负于当代红土之王古斯塔沃·库尔滕获得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