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产业革命

✍ dations ◷ 2025-11-18 12:09:58 #技术史,德国历史,革命

德国产业革命是德国于19世纪出现的工业革命,当中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了以手工技艺为主的生产过程。德国产业革命共分三个时期:初期(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高速发展时期或称工业突破期(1848年革命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和巩固时期或称工业革命高级阶段(Hochindustrialisierung,自从1871年德国统一至1914年)。

19世纪初期,德国的封建制度慢慢解体,经过普鲁士农奴制改革,农奴从田地释放出来,为近代工业企业提供了货币资本和自由的劳动力。行会制度的削弱减少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限制,让他们容易从英国进口机器和招聘技工。这些有利的条件使20年代的手工业有了良好发展。纺织业开始利用机器。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1846年,关税同盟各邦中已经有313家纱厂和75万枚机械纺锭,而普鲁士的毛纺业中也有机械纺锭45万枚。手工生产在整个纺织业中仍占统治地位。

由于开始建立了使用焦煤的高炉和采用搅拌法炼铁等新技术,刺激了煤和铁的产量。同时,越来越多方面包括汽船及火车都使用蒸汽机。1846年,已经有1139台蒸汽机。1824年,第一艘汽轮在莱茵河上开航。1835年,第一条铁路把纽伦堡与费尔伯特连结起来。1848年,全国铁路线长达2500公里。1843年,德国工厂工人上升至70万人。可是,德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仍然落后于法国和英国。

1848年后,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渐渐增强。期间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都迅速增长。工业棉花消费量和机器织布机各增加几倍。1861年,在制造机器的工厂内的工人总数接近10万,规模不下于英国的同类工厂。1850年至1870年,德国的蒸汽机的动力由26万匹马力增加至248万匹马力,煤产量由670万吨增加至3400万吨,铁产量由21万吨增加至139万吨,钢产量由6000吨增加至17万吨,铁路线长度由5822公里增长至18876公里。1870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上升到13.2%,超越了法国,成为了一个工业发达国家。

在德国尚未统一前,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极度不平衡。1871年,德国统一,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遍及整个德国,并取得了领导地位。

相关

  • 提比略提贝里乌斯·克劳狄乌斯·尼禄(拉丁语:Tiberius Claudius Nero,前42年11月16日-37年3月16日),又译提比留、提庇留、台伯留、提比略,罗马帝国的第二任皇帝,在位于公元14年-37年。提贝
  • 1910年代1910年代,是指二十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 人人生而平等“人皆生而平等”(英语: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或译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平等,被称为一句“不朽的宣言”,并被认为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最具“持续影响力”的一句话。托马斯
  • AC-130H/U Spectre/Spooky II炮艇机洛克希德AC-130空中炮艇(Lockheed AC-130 Gunship)是一个由美国空军所操作的重型对地攻击机系列,是以洛克希德C-130“力士”式(Hercules)运输机为基础所进一步改装而成,主要用于密
  • 菲律宾天主教菲律宾和东帝汶是亚洲仅有的两个天主教国家,也是世界第三大天主教国家(前两名分别是巴西和墨西哥)。天主教徒占菲律宾人口的83%,占有绝对优势,从西班牙传入五百年来,天主教一直对
  • 韩国料理汤饭馔韩国料理(韩语:한국 요리),又称韩餐、韩食、韩国菜/朝鲜菜、朝鲜料理(韩语:조선료리)等,泛指朝鲜民族的饮食文化。韩国料理以清淡为主,少油腻,多有辣。韩国料理有着阴阳五行的思
  • 工人党 (新加坡)工人党(英语:Workers' Party)是新加坡的一个中间偏左政党。该党是现在新加坡最大的反对党,但它在新加坡的影响力远不及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目前,该党在国会的89个选举席位和3个非
  • 卡斯帕 (加利福尼亚州)卡斯帕是美国的一个普查规定居民点,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门多西诺县。西邻太平洋,北距门多西诺(英语:Mendocino, California)约4英里(6.4千米)。齐格弗里德·卡斯帕最早于1857年在此
  • 皮鲁利尔山脉皮鲁利尔山脉(西班牙语:Cordillera de Pirulil),是智利的山脉,位于该国中南部湖大区,处于奇洛埃岛南部,属于智利海岸山脉的一部分,该山脉海拔高度254米。
  • 秦皮秦皮(学名:,英文:FRAXINI),为木樨科落叶乔木植物白蜡树或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的树皮,于春秋两季剥皮晒干可作药,为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载于《神农本草经》。 秦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