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45 解放者手枪

✍ dations ◷ 2025-11-21 14:03:04 #单发手枪,.45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口径枪械,美国枪械

FP-45 “解放者”手枪,在美军文件中称为.45口径信号枪(Flare Projector Caliber .45),但它实际上是一种美国战略情报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专供抵抗组织使用的单发手枪,仅提供给盟国的游击队用以偷袭敌军。,到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使用于敌军身上,不过游击队本来也就基本没留下什么文件记录。

这种手枪,虽然十分简陋,但是却可以正常发射子弹,甚至在它的握把里还有一个存放子弹的弹仓,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解放者”是由俄亥俄州代顿的通用汽车的内陆制造分公司生产,开始时工人们并不知道是生产手枪,只知道这份订单是生产许多小的金属片,而粗糙的枪管是在代顿的电冰箱厂生产的。最后,在印地安那州安德森的导航灯公司的工人们用这些零件装配了一百万把“解放者”手枪。

所以只有极少部分可以信赖的工人知道这些是手枪,美国人在保密措施上可谓是用尽了脑汁。生产这100万把手枪,300名工人日夜不停的工作,仅仅用了11个星期的时间,平均生产一把“解放者”手枪的23个零件每把枪只用6.6秒。当然这只是平均数,因为这种手枪是在流水线上生产的,例如装配一把“解放者”手枪的实际时间就需要10秒,不过这个时间已经可能是有史以来装配速度最快的手枪了。这种手枪不仅制造速度极快,制造费用也极低,摊分开来每把为2.10美元。

每一把“解放者”手枪连同10发.45 ACP弹和一根小木棍被装在一个涂了石蜡的厚纸板盒内,然后使用运输机飞往敌占区散发,每个捡到它的人只要用小木棍拆开纸盒可以看到一把“解放者”手枪和一组绘画说明书,就算不识字的人也会按着图画操作。但是由于保存下来的纸盒比手枪还少,因此对于收藏家来说这种“连环画”说明书比枪更有价值,结果导致枪械市场上的假说明书比真的还多。

“解放者”手枪在装填时要用手把滑动后膛打开,把子弹塞进去后再合上,还要用手把击锤扳到待发状态才能扣支扳机击发。每次发射后,都要打开后膛,然后用纸盒内附带的小木棍把空弹壳顶出枪管。握把里面是空的,底板可以滑动,在握把里面存放着额外的弹药。由于这种枪的枪管制造得非常粗糙,也没有膛线,因此精度非常差,再加上每次只能打一发,因此并不适合在作战时使用,往往是在敌人落单的时候打冷枪的时候使用,但是用户必须和敌人非常近,否则子弹可能“打飞”。

相关

  • 坎普尔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 city坎普尔(印地语:कानपुर),又译孔坡(Cawnpore)。印度北部北方邦的城市。1801年英国人占领该市,把它变成英国人的前哨站。1857年印度叛
  • 慕残慕残(Acrotomophilia)是一种性嗜好,指一个人迷恋残疾人或热衷于变为残疾人,一般分为慕残者(英语:devotee),扮残者(英语:pretender)和自残者(英语:wannabe)。慕残者通常在少年时便出现对残
  • 格雷格·塞门扎格雷格·莱昂纳德·塞门扎(英语:Gregg Leonard Semenza,1956年7月1日-),美国医学家,知名于对生命系统如何利用、调节氧气的研究。他的团队发现HIF-1(缺氧诱导因子-1)所调控的基因能够
  • 高雄市公交车东南客运 (建明客运关系企业)高雄市市区公交车是由高雄市政府交通局作为监理机关的汽车客运服务,于民国103年(2014年)年底共计有208条公交车路线,其中44条是高雄地铁接驳公交
  • 下霹雳县下霹雳县(马来语:Hilir Perak)是马来西亚霹雳州的一个县,位于州的西南部。北界霹雳河(英语:Perak River),西临马六甲海峡,南临峇眼拿督县。面积1,727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202,593人,土
  • 射速射率(Rate of fire,简称RoF),又称射击率、射击速率或射速,是武器在单位时间内能发射的弹数,其单位通常以“每分钟发射量”(rounds per minute,缩写RPM)或“每秒钟发射量”(rounds per
  • 高氯酸镉高氯酸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d(ClO4)2。碳酸镉和高氯酸溶液反应,浓缩溶液结晶出六水合物,六水合物在170~200°C的真空中失水,得到无水物。高氯酸镉六水合物于65~70°C分
  • 叶夫诺·阿泽夫叶夫诺·阿泽夫(1869年-1918年4月24日)俄罗斯社会革命党人、双面间谍,他既是社会革命党暗杀行动的组织者,又是俄罗斯帝国秘密警察公共安全与秩序保卫部的间谍。1904年到1908年,他
  • 哈佛商学院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 HBS),全世界最著名的商学院之一,早先名为“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乔治·F·贝克基金会”,是常春藤联盟商学院之一。该学院1908年始于最早
  • 李璐李璐(1992年-),笔名“林深之”,中国作家,出生于山西柳林县。李璐6岁时因意外导致脊髓神经损伤,造成双下肢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因身体残疾,李璐没有办法进入学校学习,直到2006年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