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街-皇后桥车站

✍ dations ◷ 2025-07-27 17:49:24 #21街-皇后桥车站

21街-皇后桥车站(英语:21st Street–Queensbridge station)是美国纽约地铁IND 63街线的一个地铁站,位于皇后区皇后桥(英语:Queensbridge, Queens)21街及41大道,设有F线(任何时候停站)列车服务。

此站在1989年10月连同63街线一同启用。自其通车直至2001年,此站都是该线终点站,尽管其并非如此。63街线原先规划作一条皇后区的路线,沿长岛铁路主线的绕道。然而受资金不足影响,路线只能以此为终点站,而预留轨道则延至29街。因此,该隧道成为了“无处可去的隧道”。

2001年12月,63街隧道连接线启用,容许IND皇后林荫路线的列车使用此线。此站自此成为了通过式车站,服务F线快速列车。

现时的63街线是一批1920和1930年代计划IND第二系统(英语:IND Second System)的最终版本,是IND皇后林荫路线经北部中城隧道前往第二及第六大道线。现时的计划在1960年代在MTA行动计划(英语:Program For Action)内规划 。原初1960年代的计划内,东面将设有一座位于北方林荫路(英语:Northern Boulevard)的车站(额外或此站的替代),距离皇后林荫路线皇后广场以北一个街区。两站之间将设有行人转乘通道。

车站位于21街,西面服务皇后桥屋(英语:Queensbridge Houses),东面服务商业和工业大厦。车站是在当地居民强烈要求下加入计划内的。兴建期间,横穿皇后桥心脏地带的41大道沿线受了相当的大的影响。

此站在1989年10月29日,连同整条IND 63街线开放,成为IND皇后林荫路线连接段的北端终点站。Q线列车在平日服务此站,而B线在周末停站,两者都使用第六大道线。车站启用后头几个月,前往肯尼迪机场的JFK特快也停靠此站,直至1990年停运为止。该隧道在计划期间和开放之后被喻为“哪里都去不了的隧道”,21街车站成为全线唯一位于皇后区的车站。通往皇后林荫路线的连接线在1994年开工,并在2001年完工启用,距离63街隧道开工已经接近三十年。

此地下车站唯一的夹层位于车站东端邻近曼哈顿方向月台。两个月台的连接途经楼梯、扶手电梯和升降机由月台到轨道上方的跨线桥。此处车站的天花板较高。两个侧式月台并无在月台边缘放置黄色条纹,是翻新和符合无障碍法案的地铁站特征之一。除了接近夹层和跨线桥的地方,两条轨道之间、月台上都没有任何支柱。

闸机以外,夹层通往两条位于21街和41大道东北角的街梯。另外同一路口西北角则设有升降机和扶手电梯。

直至皇后林荫路线的连接线通车为止,此站与一个两个侧式月台的终点站如IRT诺斯特兰大道线的夫拉特布什大道-布鲁克林学院车站的设计类似。这是一个比较低效率的设计,要求乘客在进入月台前得知下班列车会在哪一条轨道开出。1989年至2001年间,车站末端轨道延续至29街,在止冲挡结束。

车站以东连接至IND皇后林荫路线以前,轨道偏左,但隧道却继续直行,并在北方林荫路附近结束。这个钟口型设计是1968年计划的IND皇后林荫路线超特快绕道(英语:Queens Super-Express Bypass)的一部分。该线沿长岛铁路主线(英语:Main Line (Long Island Rail Road))介乎皇后林荫路与森林小丘-71大道行走。一个计划中的车站位于北方林荫路(英语:New York State Route 25A),29街末端轨道亦将兴建,并设立前往皇后广场车站的转乘大堂,容许在普通、快速和绕道列车之间转乘。

现时的钟口与皇后林荫路连接线一同兴建,深两层,另有两条额外的储车轨T1A和T2A。它可能成为将来兴建的绕道或北方林荫路转乘站。原初的钟口在29街结束。下层钟口在2003年开挖以便长岛铁路东城连接线(英语:East Side Access)工程进行,同时也将地铁储车轨东延至阳边车厂。29街通风口连接处上方兴建了连接器,位于一个停车场旧址。车站以西设有第二个通风口,位于介乎维农林荫路和东河之间的皇后桥公园。

2016年,此站有3,009,540人次上车,成为纽约地铁第173繁忙的车站,每工作日平均有9,779人次。

相关

  • 盖洛普调查机构盖洛普,是一间以调查为基础的全球绩效管理咨询公司,于1935年由乔治·盖洛普所创立。该公司以其于世界各国所做的民意调查而闻名。盖洛普与世界各地的组织合作。在1988年,也就是
  • 清史讲义《清史讲义》,著名历史学家孟森的代表作之一。本书是孟森在1930年代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授课时的讲义,后由其弟子商鸿逵整理,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但有删节。中华书局2006年再版的版
  • 技术制图技术制图(英语:technical drawing、draughting或drafting,通称工程制图)是创建标准化工程图纸(technical drawing(s),也称技术图纸)以描述对象的功能或结构的技术。它是一门专业基
  • 手机外壳手机外壳是一个能够包裹手机并起到保护作用的磨具。 目前,手机外壳常用塑胶材料主要有PC、ABS和PC+ABS三大类。当今手机外壳分为手机本身的和外加上的两种。(1)合成工艺是否能
  • 朱英龙朱英龙,1937年出生,台湾企业家。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人。早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赴西欧留学,先后获得联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工程师证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
  • 里德伯原子里德伯原子是指具有高激发态电子(主量子数n很大)的原子。里德伯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处于很高的激发态,离原子实(原子核和其余的电子)很远,原子实对这个电子的库仑作用可视为一个点
  • 2006年5月逝世人物列表2006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下面是2006年5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
  • 1988年3月3日月食1988年3月3日月食为一次在协调世界时1988年3月3日出现的月偏食。该次月食半影食分为1.117、全影食分为0.003。偏食维持了7分。这次月食的食分是11.00,偏食维持了7分。 本段
  • 庞师古庞师古(?-897年),初名从,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人。唐末朱温将领。早年从黄巢为盗,后事朱温甚谨,未尝离开。后为裨将,屡从朱温征战,先后破黄巢、秦宗权,累有战功。又代朱温之子朱友裕领军,下徐州,时溥自焚死,又破朱瑾于清河。累官至徐州节度使、检校司徒。乾宁四年(897年)九月,朱全忠派遣庞师古与葛从周分统大军,渡淮伐杨行密,希图一举削平淮南。庞军屯于清口(今江苏淮阴),葛从周率步骑万人从霍丘(今属安徽)渡淮河为西路,杨行密亲自领兵迎战,师古驻军寨地低下,或曰:“营地污下,不可久处。”师古不听,说非太祖之
  • 吴世勋吴世勋(朝鲜语:오세훈/吳世勳 ,1961年1月4日-),大韩民国保守派政治人物,律师出身,现任首尔特别市长。曾任韩国国会议员,并曾两度担任首尔市长一职。在首尔特别市的城东区出生,之后在第一高等学校毕业,并考上高丽大学校法学系,修读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84年,在第26回的大韩民国司法试验合格,并成为大法院(最高法院)下设的司法研修院(朝鲜语:사법연수원)17期学员。研修结束后的他加入陆军、担任法务官勤务,后转调国军保安司令部(英语:Defense Security Command)(今国军机务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