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ub4/subSsub3/sub

✍ dations ◷ 2025-04-26 11:08:56 #P<sub>4</sub>S<sub>3</sub>
三硫化四磷,化学式为P4S3,外观为黄色固体,是两种工业上生产五氧化二磷的两种方法之一。随着纯净程度的不同,样品可呈现出由黄绿色至灰色不同颜色。三硫化四磷由莱莫因(G. Lemoine )首先发现,其工业制法在1898年在奥尔布拉特和威尔森(英语:Albright and Wilson)实验室发展并制得。它溶于等质量的二硫化碳。与其他磷的硫化物不同,三硫化四磷的水解缓慢并具有确定的熔点。三硫化四磷分子的分子对称的点群C3v,是把硫原子插入三个P-P健的P4的衍生物。分子中,P-S和P-P的距离分别为2.090和2.235埃。P4Se3和 P4S3采用相同的结构。P4S3可由红磷或白磷与硫粉反应制得。硫粉过量会有十氧化四硫生成。据估计,1989年年产为150吨。三硫化四磷可以和溴反应:也可以和锌反应:三硫化四磷和氯酸钾按1:2混合在配上其他原料可合成一种火柴的头部。三硫化四磷闪点约为100 °C。

相关

  • 外科口罩外科口罩(surgical mask)是让医疗专业人员(英语:health professional)在手术及护理病患时穿戴的口罩,最初用意是避免细菌自穿戴者的口鼻散发在空气中,以降低对病患手术伤口的感染。
  • 病菌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高G+C) 厚壁菌门 Firmicutes(低G+C) 无壁菌门 (无细胞壁)产水菌门 Aquificae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纤维杆菌门-绿菌门/拟杆菌门 Fibro
  • 牛皮癣干癣(英语:psoriasis,/soʊˈraɪ.əsᵻs/,学名为银屑病,又称“白疕”或“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主要特色是在身上出现一块一块异常的皮肤。通常,这些块状皮肤异常会发红、发
  • 锺理和锺理和(1915年12月15日-1960年8月4日),笔名江流、里禾、锺铮、锺坚,是一位出身台湾六堆的客家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中篇小说《雨》及短篇小说《原乡人》、
  • 壶菌门壶菌(英语:Chytridiomycota)是一类具有动孢子(英语:zoospore)的真菌。其名称来源于希腊文χυτρίδιον(chytridion),意思是“小壶”,因其产生动孢子的结构动孢子囊而得名。壶菌
  • 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英语:Ochratoxin)是一类由部分曲霉菌和青霉菌分泌的霉菌毒素(mycotoxins),常见于已霉变的饲料、咖啡豆中。可毒害家禽的内脏,使其死亡。赭曲霉毒素包括了7种结构类似的
  • 曲霉菌See List of Aspergillus species麹菌属(Aspergillus)是一个由几百种多细胞霉菌菌种所组成的菌属,在许多气候条件下皆可发现它们的踪影。麹菌属于1729年被皮耶尔·安东尼奥·米
  • 水俣公约《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简称:《汞公约》英语:the 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是一部全面对汞进行规制的国际公约。公约要求缔约国自2020年起,禁止生产及进出口含汞产品。2013
  • 颅神经脑神经(Cranial nerves)属于周围神经系统,区别于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它们是直接由脑发出的。在人类中,传统上认为一共有12对脑神经,其中有10对分布于头面部。除第1及第2对外,其余
  • 小脑深部核团小脑深部核团(下简称深部核团)是小脑的深部的解剖结构。小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各有四个深部核,称为齿状核(Dentate nucleus),拴状核(Emboliform nucleus),球状核(Globose nu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