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弗雷德·欧文

✍ dations ◷ 2025-06-29 05:03:26 #1893年出生,1918年逝世,英国诗人,英国LGBT作家,战地作家,军功十字勋章,LGBT诗人,男同性恋作家,威尔士裔英格兰人,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陆军人士,雷

威尔弗雷德·欧文(Wilfred Edward Salter Owen,1893年3月18日-1918年11月4日)是一名英国诗人和军人,被视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诗人。由于受到诗人朋友萨松(Siegfried Sassoon)的深切影响,他在那些震撼人心及极具现实感的战争诗篇中,每每描写出战壕和毒气的可惧。欧文一些有名的著作大多是在他死后出版,包括Dulce Et Decorum Est, Anthem for Doomed Youth,Futility和Strange Meeting。1919年编辑出版的诗集序言引用了他不少的佳句,尤其是 'War, and the pity of War' 'the Poetry is in the pity'。据传他是在战争结束前的一个礼拜阵亡于Sambre-Oise Canal的,因为当欧文的死讯传到他的故乡时,当地的教堂钟声刚好宣布战争结束了。

欧文以描述战壕和毒气的战争诗篇闻名于世,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首要的诗人。他的好友,当代诗人萨松对他有深刻的影响,欧文最著名的诗篇(Dulce et Decorum Est , Anthem for Doomed Youth) 正正反映出友人的影响。萨松亦为他幸存的手稿作注释。欧文的诗篇能受到大众的拥戴,是因为这些都是他的亲身经验。他的诗句极着重协调性且具有革新精神,堪称才华横溢。他不是当时唯一会利用这些写作技巧的诗人,但他是他们当中,最先把这些技巧广泛应用的诗人。

就他的诗涯而言,1917年可谓一个转捩点。欧文的心理医生鼓励他把自己的经历转化成诗句,尤其是一些曾在睡梦中再三体验过的。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的萨松在身边帮助他,用例子引导他。萨松的讽刺性作品影响了欧文,于是他开始了“萨松式”写作。萨松对欧文的诗篇大力宣传,包括在他生前和死后,他亦是欧文的首位编辑之一。欧文对萨松的尊敬不亚于英雄崇拜。虽然如此,欧文的诗篇仍是颇具特色,而且普遍认为他比萨松更优秀。

虽然欧文计划了写一定数量的诗篇,有些他甚至已写了序言,但他从未看过自己的作品出版,除了一些曾在杂志刊登的。

1915年10月21日,他被步枪队征召入伍。接下来七个月,他在Essex的Hare Hall Camp受训。1917年1月,他被委派为曼彻斯特兵团(The Manchester Regiment)的少尉。欧文起初对战争感到振奋和乐观,但他很快就改变了。经历创伤后,包括带领下级交战及被困了三日三夜,欧文被诊断出有厌战症,并被送到爱丁堡的Craiglockhart War Hospital接受治疗。他就是在医院复原的时候结识了萨松,这次的邂逅改变了欧文的一生。

经过了在苏格兰的康复期,他回到步兵团。1918年3月,他被派到Ripon的Northern Command Depot。不少诗篇都是在Ripon创作的,包括"Futility"和"Strange Meeting"。他的25岁生日在Ripon的大教堂平静地渡过。

1918年10月1日,回到前线后,欧文带领部队攻占敌军要塞(village of Joncourt)。1918年11月4日,欧文战死,仅仅在战争结束前一个星期。为表扬他在Joncourt action中的勇敢和领导才能,他被追颁军功十字章 (Military Cross)。

1918年7月,虽然他应该要处理家事,欧文还是回到法国服现役。他会作出这个决定是因为萨松被遣回英格兰。萨松在误杀事件 (friendly fire) 头部中枪,在战争期间被撤离。基于爱国心和道义,欧文认为他应代替萨松在前线的位置。萨松强烈反对欧文回到战壕,并威胁他要自残双腿。得悉对方态度坚决,欧文没有告知他直至回到法国为止。

欧文在1918年11月4日阵亡,当时他正在横渡Sambre-Oise Canal,刚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一周前。他在死后获晋升为陆军上尉。欧文的母亲在停战纪念日接到儿子死讯的电报,同时,教堂钟声正在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他的遗体被埋葬在公墓(Ors Communal Cemetery) 。Gailly, Ors, Oswestry, 和 Shrewsbury 都有欧文的纪念碑。

有一所小型纪念馆是为了欧文和他密友而设立的,现存于Napier University building,原址是Craiglockhart War Hospital,即二人初次相遇的地方。

相关

  • 芜菁发黄镶嵌病毒科芜菁变(发)黄镶嵌病毒属 玉蜀黍雷亚多精致病毒属 小黑点斑(纹)病毒属芜菁发黄镶嵌病毒科,又称芜菁变黄镶嵌病毒科(Tymoviridae),是病毒的一科,包括以下属:
  • 酶类酶(英语:Enzyme(/ˈɛnzaɪm/ )),是一类大分子生物催化剂。酶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即具有催化作用)。由酶催化的反应中,反应物称为底物,生成的物质称为产物。几乎所有细胞内的代谢过
  • 尤利乌斯·温岑兹·冯·克罗姆布霍尔兹尤利乌斯·温岑兹·冯·克罗姆布霍尔兹(Julius Vincenz von Krombholz,1782年12月19日-1843年11月1日)是出生于捷克Oberpolitz的医师与真菌学家。克罗姆布霍尔兹曾于布拉格大学
  • 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又名北洋水师学堂,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于1881年。光绪六年(1880年)七月二十一日,李鸿章上奏朝廷,在天津建立一所现代化的水师学堂,这是为建立北洋舰队所做
  • 塞迈雷迪·安德烈塞迈雷迪·安德烈(匈牙利语:Szemerédi Endre,1940年8月21日-),匈牙利数学家,他主要的研究领域为组合数学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他自从1986年以来一旦担任美国罗格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
  • 日本菊石见内文日本菊石(学名:)是生存于晚白垩纪的一属菊石。它们可能是以浮游生物的形式生存的,在温暖海洋的中上层漂浮,利用其触须捕捉小动物为食。其化石主要分布于日本,另外在堪察加半
  • 塞缪尔·丹尼谢夫斯基塞缪尔·丹尼谢夫斯基(英语:Samuel J. Danishefsky,1936年3月12日-),美国合成化学家,服务于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哥伦比亚大学。 丹尼谢夫斯基是1995/96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200
  • 萨特县 (加利福尼亚州)萨特县(英语:Sutter County)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县,县治尤巴城。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0年统计,共有人口78,930,其中白人占67.52%、亚裔美国人占11.26%、非裔美国人占1.91%、
  • 陈中凡陈中凡(1888年-1982年),原名陈锺凡,字斠玄,号觉元、清晖、清晖馆主,江苏建湖人,中国文学家。祖籍江州,宋末迁江苏,光绪十四年八月二十四日(1888年9月29日)生于建湖上冈镇七里庵乡。父陈
  • 褐马鸡褐马鸡(学名:)是马鸡属中的一个种,它只分布在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的特有种。分布于中国山西西部、北部,河北西北部及北京周边的山地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