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棱菊石目
✍ dations ◷ 2025-07-31 11:08:25 #棱菊石目
棱菊石目(Goniatitida)是一群已经灭绝的菊石亚纲生物,与乌贼、章鱼关系较接近,与鹦鹉螺关系较远。棱菊石目最早出现在泥盆纪中期(大约3.9亿年前),兴盛于石炭纪与二叠纪,最后于古生代末期,约2亿5100万年前灭绝。
所有的棱菊石类都拥有外壳,硬壳内部被隔板分隔成独立的壳室,壳室里可能都充满着气体。大部分的棱菊石类直径都小于15公分,甚至常常小于5公分。棱菊石类的外壳通常都具有螺旋状的花纹,与中生代的菊石类不同。古生代的菊石类外壳大部分只有部分螺旋花纹,有些种类甚至没有螺旋花纹。
相关
- 血浆蛋白结合大多数药物可以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如人血清白蛋白、脂蛋白、糖蛋白和α, β, γ 球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结合。弱酸性药物主要与白蛋白结合,弱碱性药物除了与白蛋白结合外,还常
- 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常置入之大静脉包括有:全血 · PF24/新鲜冷冻血浆 (冷上清制剂 + 冷沈淀制剂)基于血红蛋白的
- 虔婆老鸨(鸨,音:Bǎo),又称鸨母、虔婆、龟婆,是妓院的实际经营者,或妓女的经纪人,一般指女性;男性则称龟公、龟头、皮条客。其中的老代表熟练之人,鸨为会走不会飞之鸟,在中国古代象征淫贱。
- 纳古菌纳古菌(学名:Nanoarchaeota),是古菌的一门,迄今只包括一个种,即由Karl Stetter于2002年在冰岛的热泉口发现的骑行纳古菌(Nanoarchaeum equitans),这是在另一种古菌燃球菌上生活的专性
- 乔治·勃兰特乔治·勃兰特(瑞典语:Georg Brandt,1694年6月26日-1768年4月29日)瑞典化学家和矿物学家,钴元素的发现者。勃兰特出生于瑞典西曼兰省欣斯卡特贝里教区的里达尔许坦。母亲是Katarina
- 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德语: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年3月12日-1887年10月17日),德国物理学家。在电路、光谱学的基本原理(两个领域中各有根据其名字命名的基尔霍夫定律
- 卡末林·昂内斯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语:Heike Kamerlingh Onnes,1853年9月21日-1926年2月21日),荷兰物理学家,超导现象的发现者,低温物理学的奠基人。昂内斯1853年出生于荷兰的格罗宁根。他的
- 2-乙基己醇2-乙基己-1-醇,分子式C8H18O。无色有特殊气味液体。可燃。粘度:9.8 mPa·s(20°C)。 溶于约720倍的水,与醇、醚和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互溶。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其中水占20%,共沸点99
- 元建模元模型(或称替代模型)是“模型的模型”, 元建模则指建立元模型的过程(meta-physics 为”形而上学“,即“科学的科学”)。因此,元建模的工作包括:分析、构建和开发一套用于给某类指定
- 科芬园坐标:51°30′43″N 0°07′22″W / 51.51197°N 0.1228°W / 51.51197; -0.1228科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ˈkɒvənt/),是英国伦敦西区的一个地区,位于圣马丁巷(英语:St. Mar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