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呗

✍ dations ◷ 2025-04-28 22:14:31 #佛教音乐,宗教音乐,佛教文化,佛教术语

bài或梵匿,为“梵”(梵语:Brāhma)和“呗匿”(梵语:पाठ,pāṭha)的组合,即呗匿,为印度宗教惯用的唱诵风格,后引入佛教音乐中,简言之是为了方便经文的讽诵,而渐渐形成具特定旋律与节奏的音声组织。在汉地多以“梵呗”称。

bài,为“呗匿”的简写,对应的梵语是पाठ(pāṭha)或पाठक(pāṭhaka),呗对应音节pā,匿(古音娘母*nrik或透母*thok,取后者)对应音节ṭhak-;本意是唱诵,有时加以音乐(梵乐)伴奏,增强节奏感和可记忆性,方便诵经。梵音译全称“梵览摩”(Brāhma),用来代指印度地域事物,也可指清净无染的,故“梵呗”一词可解释为“印度式的讽诵”或“清净的讽诵”。

梵呗随着汉传佛教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朝鲜字称범패/梵唄(Beompae)。在日本,“呗”字甚至有歌唱、歌曲的意思。

梵呗主要有三种用途。首先是讲经仪式,通常行于讲经前后;其次是六时行道,即寺院每日作朝暮课诵之用;最后就是经忏法会,譬如“观音菩萨圣诞”、“梁皇宝忏”、“水陆法会”等等。

据《长阿含经》记载,梵呗必须具有五种特性:“一、其音正直。二、其音和雅。三、其音清彻。四、其音深满。五、周遍远闻。”梵呗本身就是宗教性的,因此,虽然比丘按戒律要求不应观听或参与歌舞伎乐然而,佛陀却宣扬“呗”有五种利益,包括“身体不疲、不忘所忆、心不疲劳、声音不坏、语言易解”,可见“梵呗”与“音乐”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含藏不同的意义。

一般而言,课诵本并不提供旋律的标示,因此念诵经文就没有绝对既定的旋律,而只是有个大概的模式,在汉地、藏地均有不同的模式。在近现代,印光大师教导了十念法,并为谱了多首梵呗曲如《绕佛调》,改良了汉地梵呗的模式。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来自印度的僧人到中国都以翻译经典为主,传授梵呗却并不多。根据《高僧传》卷十三的记载:“自大教东流,乃译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语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音无授。”

相传汉地出现梵呗的滥觞,源于三国时期魏国的陈思王曹植,一日在游鱼山(今山东省东阿境内)时,忽闻空中有梵乐咏赞,动听清雅,曹植受到感应,回府摹写出音律,写出汉地第一段梵呗。故有鱼山呗的公案。

齐梁时,南方佛教兴盛,金陵文宣王萧子良于永明七年(489年)召集京师善声乐音律的沙门于一处,研讨并创作佛呗赞乐,从此确立了以哀婉为主要特征的“南方梵呗”风格。到了梁武帝时,武帝更利用裁定梁朝雅乐的机会,大量引入梵乐与商周以来之中华传统音乐相融合,促成了梵呗的“中国化”转型。此后梵呗顺其自然称为宫廷雅乐。公元6世纪,中国南朝僧人慧皎在其著作《高僧传》中记载:“东国之歌也,则结韵以成咏;西方之赞也,则作偈以和声。虽复歌赞为殊,而并以协谐钟律,符靡宫商,方乃奥妙。故奏歌于金石,则谓之以为乐;设赞于管弦,则称之以为呗。”这说明在6世纪之前,中国佛教寺院内已经流行“呗唱”。由于朝廷的重视和推广,不仅在佛寺流行,甚至在民间也流行起来。

宋、元以后,梵呗及梵乐(佛教音乐)已有了明显的分化,全面走向通俗化,影响了当时的世俗音乐的发展如宋词、元曲的词、曲牌,当时的词牌中的《菩萨蛮》、曲牌中的《双调五供养》,乃至七弦琴乐中的《普庵咒》等,皆是明显的例子。俟明朝,梵呗梵乐已更加明显地分化为佛教乐曲金和传统梵呗两部分,佛教音乐流俗,和俗乐相互吸收已成为非常明显的事实。明成祖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颁布御制《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五十卷之多,通令全国僧人习唱,其中就有大量当时流行的南北民歌在内。

由此可见,梵呗梵乐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国时期的草创与独创,南北朝时期有选择性地融合,唐、宋时期的定型、繁盛与对外发挥影响力,元、明、清以来的极度通俗化。

在唐代之前产生的呗唱作品有《如来呗》(《如来梵》)、《云何呗》(《云何梵》)、《处世呗》,及《赞佛偈》等。唱词都出自佛经。

在现代中国,梵音发展出多种流派风格,如西南一带的“上江腔”梵呗,在成都文殊院、重庆华严寺仍有传承。而在台湾,梵呗的风格主要可以分“鼓山调”及“海潮音”两种。

早期到台湾的僧人多半来自大陆福建鼓山涌泉寺,因此他们唱诵的调称为“鼓山调”。除“鼓山调”外,目前台湾梵呗的另一种唱腔为“海潮音”。它是1949年跟随从大陆浙江省及江苏省的僧人带入台湾,因此,于1949年之前已经在台湾流传的梵呗曲调可以泛称为“鼓山调”,亦称为“本省调”。海潮音则称为“外省调”。

“鼓山调”大致上的速度较快,骨干音加花比较多,而“海潮音”速度较为舒缓平稳,旋律比较简单。所以,若令法会气氛热闹,就使用“鼓山调”,但若需要庄严摄心的气氛,则可使用“海潮音”。

南传佛教巴利语梵呗以赞颂三宝为主,有时念诵还会夹杂方言。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呗曲有 :

相关

  • 孟尼利克二世孟尼利克二世(Menelek II of Ethiopia,1844年8月17日-1913年12月12日),另有译曼涅里克二世、米尼力克二世,绍阿国王、埃塞俄比亚皇帝(1889年—1913年)。埃塞俄比亚历史上最伟大的统
  • 张砚卿张砚卿(1990年7月5日-),台湾新闻主播,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现为三立新闻台主播。2013年参加三立新闻台超级主播比赛,获选为培训主播。2015年加入壹电视新闻台担任政治财经线记者、整
  • 我们信仰上帝“我们信仰上帝”(英语:In God We Trust)是美利坚合众国及其佛罗里达州的官方格言。这句格言首先出现于南北战争期间。因着基督教的影响,这一格言首次出现在美国于1864年发行的
  • 龙背上的骑兵《龙背上的骑兵》(日版名:ドラッグ オン ドラグーン,Drag-On Dragoon,英文版名:Drakengard,港台译作“誓血龙骑士”)是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于2003年9月11日,在PlayStation 2平台上发售
  • 鲍沃沙德·格利高里·莫斯(英语:Shad Gregory Moss,1987年3月9日-),是美国的说唱歌手和演员。他在13岁时便发行了出道专辑《Beware of Dog》,之后以小鲍沃(Lil' Bow Wow)作为艺名从事演出
  • 索诺和索诺和,满洲正蓝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书。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三十年十一月丁巳,接替席柱,担任清朝工部尚书,后改兵部尚书。由沙穆哈接任。
  • Yellowdog Updater, ModifiedYum(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由Duke University团队修改Yellow Dog Linux的Yellow Dog Updater开发而成,是一个基于RPM包管理的字符前端软件包管理器。能够从指定的服
  • 未解决的神经科学问题尚未解决的神经科学问题包括:
  • 衡阳市图书馆衡阳市图书馆,位于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先峰路,是国家一级图书馆。衡阳市图书馆曾名衡阳县公立图书馆、省立衡阳图书馆、衡阳市船山图书馆等。1917年,衡阳县公立图书馆筹备成立,19
  • 分福茶釜《分福茶釜》(日语:分福茶釜)是全日本所流传的一则传说。也被写成文福茶釜。故事是狸猫出现,看它变成茶釜来欺骗人的场面为主。根据江户时代的赤本和绘本,茶釜有脸与手脚的狸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