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真犬齿兽下目
✍ dations ◷ 2025-11-03 01:44:45 #真犬齿兽下目
真犬齿兽下目(Eucynodontia)是一个似哺乳爬行动物演化支,属于合弓纲兽孔目的犬齿兽亚目,包含现代哺乳动物的直系祖先与其旁系近亲。其成员可分成肉食性与草食性。存在时间可能从晚二叠纪或早三叠纪,直到现代。关于真犬齿兽类的论述集中在晚三叠纪到晚白垩纪的原始哺乳类上。真犬齿兽类中最早最基础的成员是犬颌兽。这种狼大小的掠食者几乎分布在全世界。下颌的90%是独自承受牙齿的骨头,称为齿骨(Dentary)。牙齿经过特化,使它们有不同的作用,包括撕裂与咀嚼。鳄鱼撕裂猎物但不能咀嚼。它们是有效率的掠食动物,但进食杂乱且大量耗费。犬颌兽的耳朵有一块独立骨头可协助听力(镫骨)。下颌与头骨间由称为关节骨(Articular)与方骨(Quadrate)的关节连结。犬颌兽是犬颌兽科中的唯一代表。然而,目前已知更多的衍生近亲。更多的非哺乳真犬齿兽类被发现。主要的肉食性支系是奇尼瓜齿兽超科(Chiniquodontoidea)。有些人计划将这超科分为两科。奇尼瓜齿兽科(Chiniquodontidae)的化石最主要来自南美洲晚三叠纪的下层地层。有些难以分辩的化石(主要是牙齿)从欧洲三叠纪中到晚期的地层发现。Aleodon是从非洲中三叠纪的地层发现,也被归于这科中,但是其分类还有问题。它们的大小从迷你的Gaumia,到狗大小的奇尼瓜齿兽(Chiniquodon)。奇尼瓜齿兽科 ChiniquodontidaeDromatheriidae科是基于很小的牙齿所建立起的科,生存在晚三叠纪的欧洲、北美、可能还有印度。虽然化石很稀少,但是化石很像哺乳类。哺乳类祖先的牙齿应该类似这科动物的牙齿,但这些化石还不足以代表人类的祖先。需要更多的化石来证明。这一科应该是个非正式的分类,而非天然分类。Dromatheriidae科:另一个可能被包括在奇尼瓜齿兽超科里的是Therioherpetidae科,生存在晚三叠纪的南美,可能还有欧洲。Therioherpeton曾被归类为Dromatheriidae科。也曾被归类为三棱齿兽科。目前还需要更多的发现与研究。住在南美的成员约老鼠大小,欧洲的Meurthodon更小。奇尼瓜齿兽超科中唯一在三叠纪之后还存活的是三棱齿兽科(Tritheledontidae或Trithelodontidae)。它们是小型食虫性生物,长达20公分长,而它们的生活方式推定是极度类似第一批哺乳类。这能解释它们的灭绝。化石在晚三叠纪的南美、早侏罗纪的南美与北美发现。传统上,奇尼瓜齿兽超科的草食性部分都被列入Gomphodonts(意为钉状牙齿)项目中。它们的生存在早三叠纪到早白垩纪,化石在除了澳洲以外的每个大陆都有发现。它们也被归类于三瘤齿兽科。这个分法比较像是权宜的作法,而非有系统的分类。这科动物中最基本的代表是冕齿兽科(Diademodontidae)。大部分化石来自早三叠纪的南美。其他来自亚洲,可能还有南极洲。冕齿兽科 Diademodontidae:更衍生演化出的是Trirachodontidae科,生存在非洲、亚洲、俄罗斯、可能还有北美。有些物种类似同时代的冕齿兽科,而这分支似乎存活到中侏罗纪。Trirachodon共同生存在拥挤的地方。它们的化石,与它们居住的洞穴,在南美发现。Trirachodontidae科:三叠纪Gomphodonts中,最多样性的是横齿兽科(Traversodontidae)。这科动物在早三叠纪出现,并存活到三叠纪结束。原始的代表相当小,较晚的品种可达50公分长。最近发现的化石来自于三叠纪末的欧洲,发现的是牙齿,来自于类似鼩鼱大小的动物。化石以在各大洲发现,除了澳洲与南极洲以外,而最好的化石来自于阿根廷与巴西的晚三叠纪的下层地层,可能是横齿兽类的全盛时期。横齿兽科 Traversodontidae:三瘤齿兽科可能是从横齿兽科演化而来。ㄧ般认定非似哺乳类的犬齿兽类生物在三叠纪末灭绝。由三棱齿兽科可证明这是不正确的,三棱齿兽科是食虫性动物。三瘤齿兽科外型类似三棱齿兽科,是草食性生物。它们较大(可达50公分长)而且存活的更久;至少存活到早白垩纪。它们的化石显示出它们是穴居动物,在科罗拉多州发先一个与遗骨大小相符合的洞穴,与足迹还有生理遗骨一起发现。Chronoperates是后白垩纪证据有限的代表,但这被通常是为某种哺乳类。三瘤齿兽科极度类似哺乳类,1920年代以前经常被归类于哺乳类。然而,它们的化石保留重要的爬虫类特征,特别是下颌与耳部。目前发现最早的化石起源于早侏罗纪的阿根廷。大多数代表性品种来自于晚三叠纪,这时这科生物几乎已分布于全世界。其中的小驼兽属已经在欧洲、中国、北美发现。破碎的三瘤齿兽遗骨曾经在南极洲发现。最近的无争议化石来自于西伯利亚与日本。三瘤齿兽科的绝种可能与哺乳类的多瘤齿兽的兴起有关,尤其是北半球。根据较宽松的定义,哺乳类开始于摩尔根兽(Morganucodon)。真犬齿兽类中少数几个属被归类于哺乳类,但应该称为爬虫类。中国尖齿兽(Sinoconodon)是确切的例子。它的牙齿位置与成长环境并非哺乳类。同样的例子也适用于晚三叠纪最早期(卡尼阶)岩石的Adelobasileus与Gondwanadon。Haramiyida也是同样的例子。然而,身为一个例外,Haramiyida较为人知的是它的迷你牙齿。除非等到重要的的化石出土,Haramiyida的分类倾向仍有待解决中。ㄧ般来说,非哺乳类的陆地脊椎动物,下颌的齿骨只有一种牙齿,与犬齿兽相比较不占优势。然而,犬颌兽内耳里只有一块骨头,而且两者的颌部关节是一样的。在哺乳类之中,除了最早期己的代表以外,齿骨是唯一的下颌骨头;牙齿非常特化;内耳有三块协助听力的骨头,砧骨、锤骨、镫骨;颌部关节是由关节骨与方骨构成。所有这些特征出现在三叠纪到侏罗纪的过度性化石纪录中。非哺乳的真犬齿兽类变的更类似哺乳类,更多样化的物种与早期的哺乳类之间只有生理结构上的层级差异。在三叠纪原始哺乳类之中,可负载牙齿的齿骨变的更具有优势,直到下颌骨变的迷你。牙齿长得更复杂、更有效率。哺乳类的颌部关节(齿骨-方轭骨)逐渐取代非哺乳类式的下颌。内耳的骨头仍然只有一块,其他相关的重要变化仍在进行中;耳蜗管(cochlear canal)出现,例如:云南兽(Yunnanodon)。
相关
- 健康信息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信息学,或称卫生信息学或医学资讯
- 脑动静脉血管畸形脑动静脉血管畸形(英文: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简称cAVM)是一种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造成脑部出现动静脉血管直接连接的先天性畸形,主要病征是脑部血管不正常
- 秋季秋季是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三季。秋季的时候,自然景观最明显的变化在树木上面,城市里会开始清扫大量的落叶,山区则涌进不少观赏红叶的游客们。秋季是四季中的一季,在夏季与冬季之间
- 修昔底德修昔底德(古希腊语:Θουκυδίδης,约前460年—约前400年)古希腊历史学家、思想家,以《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传世,该书记述了公元前5世纪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因为修昔底
- 及物动词在语法学上,及物动词(又叫他动词、外动词)是需要支配一个直接主词和一个或一个以上宾语的动词。此与不搭配宾语的不及物动词相对。一个搭配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的动词又称“双及
- 调味剂调味料或调味品是指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如果细分,调味料可以分为作料和佐料。作料指的是在烹调食物之前和过程中加入的调味料,比如腌制食物的料酒、炒菜时
- 范思哲詹尼·范思哲公司(英语:Gianni Versace S.p.A,台译为“凡賽斯”)是意大利时装公司,由詹尼·范思哲于1978年创立,詹尼·范思哲逝世后,公司由其妹多纳泰拉·范思哲接手。范思哲的主要
- 圣母百花大教堂圣母百花圣殿,又称花之圣母大教堂(意大利语: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或佛罗伦斯主教座堂。是位于意大利佛罗伦斯的一座教堂,属哥特式风格的主教座堂。始建于1296年,
- 万神殿坐标:41°53′54″N 12°28′36″E / 41.89833°N 12.47667°E / 41.89833; 12.47667万神庙(意大利语:Pantheon),又译万神殿、潘提翁神殿,位于今意大利罗马,古罗马时期的宗教建筑,后
- 甲锡烷甲锡烷(SnH4)是锡的氢化物。它可以由氢化铝锂还原四氯化锡制得。 甲锡烷在室温下缓慢分解产生锡和氢气,与空气接触会起火。甲锡烷的衍生物都是剧毒的化合物。甲锡烷可以看作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