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保加利亚

✍ dations ◷ 2025-04-25 18:56:43 #保加利亚

大保加利亚(保加利亚语:Ве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拉丁文字转写:)是指保加利亚历史上的领土和一种保加利亚民族统一主义思想,旨在恢复保加利亚的历史最大疆域。其认为包括了多瑙河到巴尔干山脉之间的平原、南北多布罗加、索菲亚地区、皮罗特、弗拉涅、北色雷斯、东色雷斯部分地区、马其顿的几乎全部等地区都应该是保加利亚的领土。

大保加利亚与拜占庭帝国时期在亚速海北部存在保加利亚人居住地区的老大保加利亚之间没有关系。

保加利亚对马其顿地区的统治和争论可以追溯到保加尔人侵略巴尔干半岛。在7世纪时,库泊尔(Кубер)开始统治马其顿地区。

大保加利亚的概念是以圣斯特凡诺条约的内容为基础而提倡的。民族统一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议论自1878年圣斯特凡诺条约签订,保加利亚大公国诞生以来日益显著。不过,在柏林会议之后,新生保加利亚的部分领土被交给奥斯曼帝国。之后设立了以将交给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再次从奥斯曼帝国分离,和保加利亚统合为目的的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其活动到一战,保加利亚王国加入了同盟国,1915年至1918年将其领土达致顶峰。保加利亚军队占领了塞尔维亚的马其顿地区、塞尔维亚东部、希腊的塞萨洛尼基及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县和图尔恰县,更攻占其首都布加勒斯特,但随着德意志帝国战败,保加利亚亦被协约国肢解。到了二战,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再次扩张其领土建大保加利亚,在1941年南斯拉夫战役再次占领了马其顿地区及少部分的塞尔维亚东部,但在希腊战役,只获得了西色雷斯地区,塞萨洛尼基由盟国纳粹德国托管。随着纳粹德国的战败,保加利亚在1944年9月被苏联占领,并建立了共产政权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而“大保加利亚主义”才消失在保加利亚。

相关

  • 遗传重组遗传重组(genetic recombination;亦称基因重组(genetic reshuffling))在遗传学上的重组、是指DNA片段断裂并且转移位置的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结合。
  • 楠梓坐标:22°44′13″N 120°20′04″E / 22.737050°N 120.334424°E / 22.737050; 120.334424楠梓交流道为国道一号联外楠梓、大社、仁武地区及工业区之重要交流道,指标为356k
  •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了区别于1980年代的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常被称为“新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 热带大草原气候热带莽原气候 (又称热带干湿草原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疏林莽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地区位于赤道多雨气候的高纬两侧,具体位于非洲撒哈拉以南高原、马达加斯加岛西部、西
  • 黏性 (经济学)黏性为经济学中的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用来表示某一种变量变化较为缓慢。较为典型的为“粘性价格”(英文:Sticky Prices),在微观经济学中指在动态的竞争市场模型下,由于市场压力等
  • 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亦为高级心肺复苏、ACLS,是指一系列的临床介入(clinical intervention),作为以下情况的应急处置:心跳停止、休克,以及其他医学上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亦指施行此临床
  • 巴塔哥尼亚沙漠巴塔哥尼亚荒漠(西班牙语:Patagonia extraandina),也被称为巴塔哥尼亚草原,是阿根廷最大的荒漠,亦为世界第七大荒漠,占地673000平方公里。其沙漠主要位于阿根廷,智利南部,西侧以安地
  • 哥斯达黎加割齿喉盘鱼哥斯达黎加割齿喉盘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喉盘鱼亚目喉盘鱼科的其中一种,被IUCN列为濒危保育类动物,分布于中东太平洋的哥斯达黎加海域,体长可达3.3公分,属底栖性鱼类,生活在红树林,
  •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俄语: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Крючков,1924年2月29日-2007年11月23日)苏联政治人物,曾参与八一九政变。生
  • 泰伦斯·霍华德泰伦斯·达斯哈·霍华德(英语:Terrence Dashon Howard,1969年3月11日-)或简称泰伦斯·霍华德(Terrence Howard),是一名美国男演员和歌手。出演过的著名作品如电影《撞车》(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