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皮

✍ dations ◷ 2025-04-25 07:12:33 #豆腐皮
腐皮,又称腐竹,是煮沸豆浆表面凝固的薄膜,可鲜吃或晒干后吃,是东亚地区常见的食物原料。豆腐皮一词最早出现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说,将豆浆加热时,表面出现一层膜,将膜取出,干燥后即得豆腐皮。将新鲜大豆浸泡后,磨浆,滤去豆腐渣,这时的产品就是豆浆,然后煮豆浆,在其表面会凝固的一层高蛋白质含量的薄膜(皮),这层皮就是腐皮。用工具挑起薄膜后挂起。最先挑起的一层皮以片状鲜吃或晒干,称为腐皮,口感最滑。腐皮之下的会挂起成条状,称为腐竹,口感次之。之后的平放晒干,多用作煮甜汤。到较底层的则较粗,多用作包裹食物用。最底层的称为甜竹,用作配料。在中国,腐皮一般都会晒干,然后再用来作烹饪的材料。在日本,除了晒干后再泡制,亦爱吃新鲜制成的腐皮,并称之为“生汤叶”。生腐皮除了可以作小吃以外,亦可以把它当做刺身蘸酱油吃,或者制成半干,然后包裹着寿司一起吃。在味道方面,中国的腐皮都是咸食,但在日本,却作为甜食。在日本包裹寿司的一般是薄的油炸豆腐,并不是腐皮。素鸡,素鸭,素火腿等的主要材料便是腐皮,只要加上各种香菇素菜及酱油调味后压成条状,便是一味不像鸡的鸡了。粒状,球状或鸡状的斋鸡,同样是豆制品,但不是这里的素鸡。

相关

  • 两栖类两栖动物(学名:Amphibia)是两栖纲生物的通称,又名两生动物,包括所有生没有卵壳的卵,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蚓螈的四肢已退化)。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
  • 打巴奴里猩猩 (iP. tapanuliensis)打巴奴里猩猩(学名:Pongo tapanuliensis,英语:Tapanuli orangutan)是猩猩属的一种,生活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南打巴奴里(英语:South Tapanuli Regency)的森林之中。打巴奴里猩
  • 共和党革命共和党革命,是指美国的共和党在1994年中期选举中,在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纽特·金瑞契的领导的共和党革命下,成功重夺美国国会众议院及参议院控制权,终结民主党对国会长达40年的控制
  • 郡委会都会与非都会郡(Metropolitan and non-metropolitan counties)是英格兰四种行政区划层级的其中一级,为特定地方政府的管辖区域。此层级依当前的立法状态而有多种不同的区划型态
  • 杂交探针杂交探针(英语:Hybridization probe)是一小段单链DNA片段(十几到几百个碱基),用于检测与其互补的核酸序列。双链DNA加热变性成为单链,随后用放射性同位素(通常用32P)、荧光染料或者酶
  • 尼科二世尼科二世 Necho II,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法老(公元前609年—公元前593年在位)。继续执行其父普萨美提克一世发展贸易的政策。腓尼基水手在他的支持下完成了第一次环绕非洲的航行
  • 丹麦及挪威威瑟演习作战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向挪威和丹麦发起的袭击行动,德军代号为威瑟演习作战(德语:Weserübung),意即“威悉河演习”。纳粹德国在1940年4月9日当地时间4时15分
  • 鬼片鬼片是恐怖电影的一类。鬼片还可以指:
  • ð浊齿擦音全称是浊无咝齿擦音,辅音的一种,在某些语言中出现。在国际音标中,这种音用⟨ð⟩表示,在X-SAMPA则用⟨D⟩表示。它在国际音标的符号就是古英语字母里的Eth,但此字母在古
  • 中后圆唇元音是一个用于一些口语中的元音。由于在国际音标中并没有专门表示半闭与半开之间的元音音标,习惯上通常将此音直接写作⟨o⟩。若要更精确地描述,可以加上变音符号,如